浅谈领导力与领导能力的区别
浅谈领导力与领导能力的区别
领导能力的实质是领导主体所具备的适应领导活动的知识、技术、性格、品质等因素形成的个体“资源”,是领导主体在领导实践中
可以发挥和运用的个体资源。
这种将领导主体在领导实践中所具备或者运用的能力等同于领导力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传统“领导文化”中“官本位”
思想影响深远,无形中受到专制主义、等级制度、传统领导职能归
属(领导是“官事”)等影响。
其次是传统哲学中“矛盾二分”思想的影响。
在传统哲学中将矛盾对立问题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并将矛盾的解决重心偏向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
在领导力研究中,学者自然将领导主体归为主要矛盾或者矛盾主要一方,认为领
导主体才是领导实践的决定性力量。
最后是现实科层制或者官僚制
的影响。
在现实的领导活动中,绝大多数沿用了科层制、官僚制等体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首长”具有决定组织的绝对权力,其余成员
处于跟随、服从地位。
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决定了相当一部分学者在
研究领导力时只关注领导主体的能力,从而忽视了领导主客体之间
朝向组织未来目的的“合力”。
领导实践是一种目的性、意识性很强的社会活动,目的'是凝聚
组织成员和力量,使组织整体向未来美好愿景前进,领导主体要对
领导客体施加“影响”,使客体朝向目标前进,同时领导客体也对
领导主体所描绘的美好愿景和实施步伐等有独立的认知,从而对领
导主体的“影响”产生“接受”或者“抵制”力。
领导能力和领导力之间的区别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质不同。
领导能力是领导主体所具备的个人能力,是在领导活动中,领导主体所运用、发挥的自有“资源”,是领导主体运
用于领导实践活动中的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等的综合。
领导力是领导实践中主客体之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综合,是领导
主体对客体施加影响,客体接受主体影响后形成的朝向组织愿景、
目的的合力,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力的综合。
其次,量不同。
领导能力的量主要由领导主体自身因素决定,是领导主体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实践经验积累和个体性格等
因素共同形成的实施领导活动能力,其强弱主要集中表现在领导主
体一方。
领导力是领导主客体之间的“合力”。
其量的大小不仅由领导主体对领导客体所实际施加的影响力的大小所决定,更受到领导客体的接受度、认可度的影响。
如果领导客
体在接受度上为“零”(漠不关心)或者为“负”(彻底抵制),这样
在领导主客体之间朝向组织愿景的“合力”(即领导力)将严重低下。
领导力的大小不是领导主体施加影响的大小的量化,而是主客体之
间合力的量化。
再次,归属不同。
领导能力是领导主体自身所具备的驱动领导实践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归属领导主体一方,与领导客体关系松散,
一个领导能力很强的领导主体可以在不同的组织中面对不同的对象
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就是佐证。
领导力是领导主体对客体施加影响和领导客体对领导主体的影响的接受度两者的合力,其要素主要由主体的影响力和客体的接受度
两者共同决定。
不仅和领导主体个体发出影响的大小有关,而且和
领导客体即领导对象的反作用(接受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