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空间布局及其创新模式比较
城市空间布局及其创新模式比较
#
城市空间结构开发原则与 科学界定城市功能分区
(一) 城市空间结构面临的问题 (# ) 人地矛盾以及建设用 地 和 农 业 用 地的矛盾日益尖锐。 ($) 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 (%) 城市空间发展密度过高, 空间发
"
核心城市空间优化及区 域协调合作机制的建立
(一) 核心城市空间优化 (# ) 中心城 市 空 间 集 聚 与 扩 散 的 一 般
环境同治的思路, 积极实施一体化 实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同 线 、 战略。 (二) 示范模型二: 以城 市 要 素 整 合 为 特点的杭州湾空间模型 《浙江省环杭州湾产 *--+ 年底通过的 业带发展规划》 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将城 市发展要素与区域空间整合紧 密 结 合 , 既 着眼于省内区域发展, 又着眼 于 融 入 更 大 的都市圈 (长三角) 之中, 从而极 大 地 拓 展 了发展空间。 (三 ) 示范模型三: “不 以 省 会 城 市 为 龙头” 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空间模型 《山东半岛城市 群 发 展 战 略 研 究 》 提
! 一 " 当前城市空间布局规划面临的主
(#) 城市空间规划滞后导致 “城市病” ($ ) 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缺 位 导 致 区 域 发展失衡 (二 ) 分层、 组团、 板块式发展是城市 空间布局的战略选择 基于这一思路, 开展 “十一五” 城市 空 间布局规划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 “就城市 论城市” 的局限, 跳出行政区域的框框, 从 城市带、 城市圈以至更大的区域范围来整 合自身的发展空间。
城市空间布局 及其创新模式比较
!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 “ 十一五” 核心问题研究课题组
!
要矛盾
以区域的理念做好城市空 间布局中长期战略规划
展格局不舒展。 一些城市空间构成要素发展失当, (&) 城市空间功能混杂。 (’ ) “城中村” 严重影响着城市发展。 (二) 优化城市内外部空间结构 目前, 中国城市拓 展 发 展 空 间 的 途 径 应该是空间结构的双重优化。 (#) 内部优化 首先是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而重点 则是调整空间结构。其次是尽快建立起城 市统一的土地使用市场。 第三, 应该充分合 理地开辟利用地下空间。 ($ ) 外部优化 外部优化主要是指 站 在 城 市 圈 、 城市 群的角度上, 在城市之间关 系 机 制 方 面 进 行调整与重新布局, 形成城 市 在 城 市 体 系 的网络空间中的健全有机联系和同步协 调发展的新格局。
!
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战 略架构
(一) 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主要任务 着重对一些经济联系紧密的城镇密 集地区、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 都 市 经 济 圈 地区、 重点开发地区等进行规划பைடு நூலகம் (二) 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 ) 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的原则。 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 ) (+ ) 有利于区域有序发展的原则。 (三) 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实现途径 首先, 跨省 (市 、 自治区) 的区域规划 的编制和实施。其次, 必须 使 经 过 综 合 协 调形成的各类区域空间规划具有法定的 权威性和约束力, 从而依法对 规 划 的 实 施 进行管理。最后,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消除 区域空间布局规划实施的体制性障碍。
导决策信息
速读中国城市
编者按: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 市 化 加 快 发 展 的 时 期 , 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规模 的不断膨胀, 导致城市资源、 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等面临着空前压力。 在一些大中城市, 由 于城市发展与人口、 资源、 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人口超饱和、 建筑空间拥挤、 绿地 面积减少、 交通阻塞、 城市抗灾能力差等 “城市病” 已经开始显现。 由于没有前瞻地预测到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影响和问题。因此, 以区域的视野做好城市空间 布局中长期战略规划就是 “十一五” 城市规划的必然选择。 城市空间整合七大模型为我们 制定 “十一五” 规划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建立资源共享、 产业互补、 生态共建、 各具特色、 协调发展的现代城市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规律 根据国外学者对城市发展模型的研 究, 城市空间演变分为 ( 个阶段。 前 % 个阶 段人口处于集聚状态, 城市规模不断扩张。 第 & 个阶段城市规模继续扩张,但郊区人 口增长快于 中 心 市 , 中 心 市 在 整 个 都 市区 人口中的比重开始下降。第 ’ 阶段扩散强 度开始超过集聚, 中心市人口向郊区迁移。 第 ( 个阶段人口扩散范围扩大到都市区之 外。前 % 个阶段可以称为城市化阶段, 第& 阶段出现郊区化前兆,第 ’ 阶段为郊区化 阶段, 第 ( 阶段进入逆城市化阶段。 与经济 发展阶段相对应,则为工业化初期—— —城 市化阶段, 工业化后中期—— —郊区化阶段, 后工业化时期—— —逆城市化阶段。 ($ ) 核心城市空间集聚与扩散调整的 原则 城市空间集聚与扩散调整的一般原则 是: 当核心城市的 集 聚 成 本 (交 通 拥 挤 、 地 价上涨等) 超过集聚带来的收益时, 人口开 始向周边地区扩散。 (% ) 核心城市空间调整对策建议 首先在社会政策上,可通过下述三项 政策影响: 住房政 策 、 通勤政策、 限制贫富 差异政策。 其次是通过城市功能区调控。 资
"
城市空间整合七大示范 模型
(一) 示范模型一: 以城 市 功 能 整 合 为 内容的西安咸阳空间模型 西安、 咸阳两市签订了 《西 *--* 年 , 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书》 。 *--, 年 《 西 安・咸 阳 实 施 经 济 一 体 化 战 略 规 . 月, 划纲要》 获得两市通过。 《规划 纲 要 》 提出 两市将按照规划同筹、 交通同网、 信息同 享、 市场同体、 产业同布、 科教同兴、 旅游
’( !""# 年 $ 月第 %& 期
欢迎登录中国政务信息网
!!!"##$%&"%’$"#(
中国城市报道
本和技术引进, 人口移动, 产业升级和区 位变化对城市功能区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 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在现有的体制下, 城市之间跨区域的 合作, 可以引入市场经济体制下跨行政区 的管理模式—— — “协治” , 建立区域间 的 合 作制度, 即政府、 企业以及其他有关机构 通过签订协议, 并形成条文, 通过联席会 议等各种组织形式, 履行协议, 形成法制 化、 制度化的合作关系。 (三) 城乡一体化空间战略 ()) 城乡一体化空间战略的目标 以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 努力建 设现代化的城乡居民点体系; 以加快产业 集聚为重点,合理布局市域产业发展空 间,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以 农村村庄改造为重点, 不断改善和提高农 村居住环境和质量; 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 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重点, 形成城市、 镇、 中心村等不同层次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网络,不断缩小城乡基础设施配套的差 距。基本形成城乡居民点体系布局合理、 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生活环境良好、 产业 布局科学的新型城乡空间布局体系。 (* ) 实施城乡一体化空间战略应 遵 循 的原则 城乡整体有机协调发展原则; 可持续 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 突出个性和特 色原则。 (+) 城乡空间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强调空间集聚—— —改变分 散 状 态 , 形 成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和强大的中心城 市; 强调协调分工—— —实行资源的优化 配 置, 功能的合理分配; 强 调 资 源 共 享—— — 发挥资源和资金的最大效益; 强调环境质 各项设施, 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 ) 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战略的 主 要 内容 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按照城乡 一体化的要求, 抓紧编制市区分区规划和 建设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进一步确定 大市区城乡空间规划框架和基本格局, 确 定大市区土地利用、 基础设施配套、 生态 环境建设等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 特 别是要研究农村地区今后的发展目标和 定位, 努力在农村地区创造良 好 的 生 活 和 生产空间。 出了半岛都市群发展 的 六 大 战 略 , 其中明 确提出 “让青岛成为龙头” 是一大亮点。另 外, 《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 展 战 略 研 究 》 还提 出了面向域外 (携手日韩 ) 的战略, 这也是 其一大特色。 (四) 示范模型四: “突 破 行 政 区 划 ” 的 南京都市圈空间模型 南京都市圈是目前国内最为成熟的 都市圈之一, 《 南京都市圈规划》 已于 *--+ 年获批准开始实施, 其最 大 的 特 点 是 , 《规 划》 拆开了行政区划这个 “围 墙 ” , 跨过省 界将安徽省的马鞍山、 芜湖、 滁州三市纳 入区域规划当中。 (五) 示范模型五: “三 城 融 一 ” 的长株 潭一体化空间模型 湖南省发改委委托中国 *--, 年 / 月, 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的长株潭城市群区 域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这个规划把长株 潭城市群作为珠三角、 长三角、 武汉城市 群三大经济圈中间的一个新生经济联合 体, 并且和这三大经济圈 既 有 学 习 、 接轨、 靠拢、 协作的关系, 又具备竞争和跨越的 实力。 (六 ) 示范模型六: “中 心 城 市 带 动 县 域经济” 的中原城市群空间模型 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初步构想 是: 发挥区域优势, 壮大 中 心 城 市 , 培育特 大城市和大城市, 积极发展卫星城, 整合 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规 模 结 构 和 功 能 分 工 , 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 着力构筑中原城市 群经济隆起带, 率先 实 现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目标, 使其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 东引 西进的主要平台。 (七 ) 示范模型七: “政 策 分 区 空 间 管 治” 的珠三角城镇群空间模型 《珠江 三 角 洲 城 镇 群 协 调 发 展 规 划 》 创新性地引入政策分 区 空 间 管 治 理 念 , 根 据区域经济、 社会、 生态 环 境 与 产 业 、 交通 发展的要求, 根据对 区 域 内 不 同 类 型 城 镇 地区的扶持、 提升要求, 将区域内生态环 境、 城镇、 产业与重大基础设施地区划分 为 0 类政策区,不同分区实施不同的空间 管治, 实施不同的引导和控制要求, 使规 划更具可操作性。 (本报告原文约 * 万字, 详细内容请与 中 国 城 市 论 坛 秘 书 处 联 系 ,或 登 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