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创新案例100 例1、山西长治:“党建网联工程”“网格化管理”,就是按照“分级、分类、分工”的原则,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式,将所辖区域划分成个个网格,把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党建资源全部纳入网格,由地方党组织和责任单位党组织负责管理,彻底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
“联动式共建”,就是通过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工作联动、上下联动,整合党建资源,发挥组织优势,打破城乡和区域界限,打破各成体系、封闭运行的工作模式,推动网格内和网格之间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2、北京市崇文区法院:支部样板化建设确立了法院发展至关重要的八项工作,作为重点建设的八大样板,同时,该院挑选了八个主要的业务庭室支部,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分别确定所承建的样板。
在各样板支部的工作逐步形成经验的时候,该院各样板支部开始互相学习先进经验,部分样板支部的成熟经验开始在全院推广。
通过“支部样板化建设”,崇文法院切实发挥了党组织在法官队伍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对审判工作的促进机制,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阶梯互动”的良性格局使各项工作提档加速,审判工作实现“质”“效”双升。
3、河北新河:“四位一体”防瘫机制每年年初,县委根据上年度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结果对全县农村进行大排队,把倒排后四分之一的村作为本年度的重点帮扶对1象,按照分类施治、因地制宜的原则,对排查出的问题村实行由县级领导带头分包、县直单位对口帮扶、乡镇干部到村蹲点、组工干部经常联系的立体帮扶模式。
4、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基层组织建设“抓软肋、出实招”通过抓基础设施“软肋”,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阵地,通过抓组织涣散“软肋”,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组织领导,通过抓制度体系“软肋”,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通过抓管理服务“软肋”,进一步发挥党员作用。
5、海南乐东:实行“四项机制”破解“四不适应”为了解决县村级干部队伍管理方面还存在的“四个不适应”问题,即职责不适应、为民服务意识不适应、激励机制不适应、监督机制不适应问题,多方位激发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乐东县委组织部制定和实行了“四项机制”,即实行村级班子和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为民办实事承诺制、建立农村激励关怀帮扶制度、建立农村干部监督管理机制。
6、山东泰安:实施“泰山先锋”工程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坚持标准化要求,确定“泰山先锋”创建内容;坚持个性化设计,创新“泰山先锋”创建载体;坚持规范化推进,巩固“泰山先锋”创建基础;坚持科学化考核,建立“泰山先锋”评价体系;坚持系统化落实,明确“泰山先锋”创建责任。
7、山东临朐:实施基层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借鉴“精细化管理”理念,坚持用精心态度、做精细管理、出精品业绩,创新创优基层党建工作。
通过坚持“流程再造”、健全2党建制度规程,坚持“全面质量管理”、制定一流工作标准,坚持“量化管理”、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坚持“内修外宣”、倡树精细组工理念,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细、抓实基层组织建设。
8、河南信阳浉河区:农村基层党建“五位一体”模式为推动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信阳浉河区全面推行“党支部+双强村干部+合作社(协会)+远程教育+特色农业人才示范基地”五位一体的农村基层党建模式。
以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为手段,把支部建在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上,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党支部实施有效管理,运用远程教育手段培育特色农业人才、壮大特色农业人才队伍,培育“双强”村组干部,培养发展新党员,扩大党在农村的覆盖面。
9、安徽铜陵狮子山:社区“大党委”体制广泛吸纳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居民党员代表、党员民警进入社区党委班子,建立以社区党建工作为基础,以驻区单位党建工作为依托,以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共建协作机制为关键,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的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从垂直管理向区域整合,实现社区党建工作“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构建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格局。
10、江苏康乃馨织造公司:突出“三创三提”打造党员人才高地为探索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地开展“三创三提”党员人才工作法。
通过把好人才进口关、晋升晋级关和产品研发关,创优引才模式,逐步提升企业对党员人才3的吸引力;通过实施党建工作亮化工程、合理化建议考评制度和集体承诺活动,创新活动载体,有效提升党员人才对企业的作用力;通过建立“双培”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舆论导向机制,创活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党组织与党员人才的互动力。
11、上海国际汽车城:扎实推进“千人计划”围绕“让人才留住、让项目落地、让环境优化、让服务到位”的建设标准,组建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设立海外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建设。
12、山东青州王府:探索村级党建目标量化管理一是因村制宜,结合辖区城乡差距悬殊的实际情况,分别对城区社区和山区农村,按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学习实践活动、工作实绩“五大方面”科学设置目标,并细化为50 多个考核指标。
二是强化责任,按照“抓书记、书记抓”的原则,党工委书记与村级党组织书记逐一签定《村级党建目标量化管理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
建立定期调度和现场评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调度,每季度组织一次现场点评。
三是统筹兼顾,把党建目标量化考核与年度综合考核、经济目标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坚决杜绝“为考核而考核”、“走过场、搞形式”等消极懈怠思想。
对各村(社区)党建工作完成情况,在全街道范围内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是奖优罚劣,对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分别给予单位和党组织书记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在资金扶持和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对村级党建目标量化不达标的,年底评先树优实行“一票否决”,并与年终村干部工资补贴和奖金发放相挂钩,同时,由党工委书记对其训诫谈话。
413、四川古蔺:推行党建“项目领办制”针对不同乡镇和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党建工作的不同特点,在全县推行了基层党建“项目领办制”,按照经济工作的项目管理模式实施党建项目建设。
具体措施为:打造“农村小康快车”,推进党建富民工程;争创县级“优秀村(居)民监督委员会”,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创新社区党建工作,不断完善城镇服务体系;发挥远教资源优势,推进远教“惠民”工程;创新非公企业党建,促进村企和谐发展。
14、山东济宁:开展“三级联考,逐级问责”以“市对县、县对乡、乡对基层党组织”考核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考”,逐级开展“硬问责”,突出变“虚”为实,把党建考核内容具体化;坚持客观公正,做到考核方式科学化;严格实施奖惩,实现党建问责制度化。
15、湖北兴山:推广农村党建“两会两评”模式变党员“结对子”为组织“搭台子”,建立“党支部+关怀理事会”。
变村域层面自治为农户联合自治,建立“村委会+户联理事会”。
变“一肩挑”为责权重构,实行书记、主任分岗评。
变“一言堂”为扩大民主,实行党员、理事群众评。
先由群众“背靠背”评议党员或理事发挥作用情况,然后在党员会或理事会上通报群众评议结果,最后组织党员或理事“面对面”相互评议。
16、青岛市城阳区:创建“党情传递、服务双赢”党建品牌突出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和发挥作用两大目标,着眼于服务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推进企业科学发展三个重点,从而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党员、职工的利益诉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互促共赢。
517、安徽望江:以“双向承诺”深化“三级联创”在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中全面推行了以“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分别向党员、群众承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党员向党组织、群众承诺保持先进性的具体事项”为主要内容的“双向承诺制”。
18、大同煤矿:党校党委实行“多项分值汇总排序评优法”先用党的创新理论进行引导,使全校党员的思想认识先到位,同时谋划制定评优的路径和方略。
在此基础上,设计制定细化的“打分内容”和“打分人员”。
在评分时,通过监督填写打分表格,限时上交表格,严格真实操作。
统计汇总时,必须两人以上工作人员操作,并派纪检、工会人员进行监督。
最后,校党委召开专门会议,听取操作汇报及有关详情,对多项分值汇总排序结果进行认真审定,按照结果决定优秀。
19、山东东平:开展“星级创建”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在农村党组织和党员中,从建立量化评价体系入手,开展了以“目标承诺、标准量化、考核定星、联星定评、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星级创建”活动,激励引导他们创业致富,努力形成人人有事干、个个争先锋的局面。
20、甘肃金塔:“双岗双争”活动构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新模式“双岗双争”即“在工作岗位争当业务先锋、在社区争当居民模范”,主要做法是,通过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楼院)党支部——在职党员党支部和各类党小组组成的新型组织网络体系,把街道、社区、驻社单位、党员所在单位、居住在社6区的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带动社区居民一起投身于社区建设。
通过广泛征求社区党员和群众意见建议,细致调查摸底在职党员的情况,结合实际为在职党员设岗定责,开展党员承诺和年终评议活动等方式,构建在职党员社区发挥先锋作用的平台。
21、大庆钻探:实施党支部“星级”建设、“梯级”管理狠抓“三基”工作,规范党支部基础工作;确立“星级”党支部建设标准,建立科学考核标准和机制,实施阶梯化管理;搭建四个平台,增强“星级”党支部活动实效。
22、贵州思南:开展“点题服务”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建立能人服务中心、服务协调中心和服务监督中心,由服务协调中心接受群众服务申请;由能人服务中心根据群众“点题”,有针对性地落实服务措施;由服务监督中心对服务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并定期公开服务结果,以此形成群众点题申请—支部组织协调—党员和能人服务—群众监督落实的点题服务的基本模式。
23、河北景县:农村党员干部“365 便民服务超市”制定在全县农村建立党员干部“365 便民服务超市”的实施方案,建立了一套较为规范的“超市”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了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三全两化”(全覆盖、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工作体系。
在建立过程中,紧紧抓住“人、财、物”三个关键,明确超市工作人员由乡村党员干部担任并通过转移支付资金列支,乡村自筹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超市正常运行。
明确了超市开展思想道德和文化教育、传播先进科学技术、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开展卫生服务、建设连锁“农家店”等十项职责。
724、陕西白河:三联共建按照“领导联点,示范带动,打造一批民心工程;支部联建,城乡互动,培植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员联帮,扶贫送智,帮强一批发展能人”的工作思路,整合党建资源,精心设计部署;深入调查摸底,确定共建对象;实现有效对接,明确目标责任;严格督查考评,保证活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