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ks5u参赛课件】历史:第22课《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必修3)
【ks5u参赛课件】历史:第22课《文学的繁荣》(新人教版必修3)
2.典型作品有哪些? 3.现代主义文学具有哪些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法国, 贝克特《等待戈多》
《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 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的渔夫桑提 亚哥在同象征着厄运的鲨鱼的斗争 中虽然失败,但他坚忍不拔,在对 待失败的风度上取得了胜利。小说 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 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 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段名言反映了苏联文学的一 个显著特点,充满了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它表现了作者要为建立 人类社会美好未来奋斗的人生 态度。
合作探究四
讨论:
二、现实主义文学
合作探究二
现实主义文学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现实 主义文学具有哪些特点?
阅读材料,分析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 : 19世纪30、40年代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几个主 要国家最后战胜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 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 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 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①面对这种冷酷的社会现实,“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 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② ( 注: ① ②出自《共产党宣言》) 19世纪30年代后社会矛盾激化的原因何在?——工业革命 的发展,政治上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巩固,经济上推动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越来越 尖锐。 原因归纳: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一 步发展,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也日趋尖锐。
贝 克 特
泰戈尔
鲁 迅
高尔基
第 22 课
文学的繁荣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主要成 就。理解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 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对比法、情景再现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 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以人为本,对学生进 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难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 要特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苏联文学的 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政治的演进 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变迁
18世纪末-19世纪:浪漫主义 19世纪中叶后:现实主义 20世纪:现代主义 苏联文学 亚非拉文学 影视艺术
社 会 进 步
巴 尔 扎 克 狄 更 斯
雪 莱
拜 伦
海 涅 雨 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罗 曼 罗 兰
普 希 金 托尔斯泰 安徒生
马克吐温
萧伯纳
奥 斯 特 洛 夫 斯 基
海明威
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19世纪30~4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的革命的推动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2、特点:
(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 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 荣 (3)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和正面人物。 3、影响: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请探究: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特征。
定义 是一种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倾向的文学风 格和表现形式。其流派包括象征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派等。
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 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物。 特点: (1)集中表现自我; (2)手法怪诞,故事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3)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 风格悖离传统。
巴尔扎克——法国现代小说之父
巴尔扎克(1799-1850) 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 杰出代表。100多年来, 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 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 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 “超群的小说家”“现实 主义大师”。
巴尔扎克《高老头》
(1) 启蒙思想理性王国的破灭、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 动荡、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2) 知识分子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作 者
雨 果
国家
作品
主要内容
法国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先爱后恨,迫害 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 《巴黎圣母 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 院》 破产,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 挞了丑、恶和黑暗。 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 “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 《解放了的 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 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 普罗米修斯》 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 《德国,一 面,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 个冬天的童 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 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 话》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家族,它的 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 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贫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 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 有它的整个社会!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这主要是指 他的作品( ) A.描写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B.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C.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D.用小说的形式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 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 反映的产物。 ——毛泽东
失望、幻灭、不满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 的,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而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 发展。
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文学知识过过招 .你还知道哪些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能简单 介绍吗? 文学观点碰碰撞
你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属于浪漫主义的文 学作品吗?你最喜欢哪部作品为什么?
为你推荐 为你推荐
你的朋友需要你为他推荐一本有助于了解欧美工业革 命之后社会状况的文学名著,你打算推荐哪一部,请 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四、20世纪苏联文学(20世纪上半期) 1、背景: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
2、代表作:
高尔基:《母亲》(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基础)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特点
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 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多样化的民族形式,社会主义内容
4.影响: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历史性变革
14-16世纪: 人文主义文学(如莎士比亚) 17世纪:
18世纪: 古典主义文学(莫里哀 ) 启蒙文学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 伏尔泰 :《老实人》)
19世纪以来的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 二、现实主义文学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初期的现实主义文学 (2)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3)苏联文学 (4)亚、非、拉文学
一个富翁叫高里奥,他爱女如命, 把一生积攒的几百万财富,统统 用在满足两个千金难填的欲壑上。 盲目的父爱导致他自食苦果,被 两个女婿撵出了家门,像一只丧 家犬悲惨地死在一家寒酸的公寓 里。死的时候没有一个女儿前来 照料,没有一个亲友前来吊唁, 没有一个亲属前来送葬。他的后 事全靠两个在读的穷学生帮忙草 草操办。高老头会赚钱,但他不 会用钱,钱花光了,父女之情也 彻底断了。
萨缪尔· 贝克特 《等待戈多》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材料二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 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 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 存权力。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 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 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 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 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基于这 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
辩题是:娜拉该不 该出走.
正方:该走 反方:不该走 鲁迅先生说:“人生最苦痛 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 是现实逼迫娜拉出走,然 而她走以后会又是什么样 呢?“不是堕落,就是回 来”鲁迅用很简短的语言 说明了娜拉以后的道路。
三、现代主义文学
合作探究三
1.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学思之窗:“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 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 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 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 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 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 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名言 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它对 你有什么启发?
《等待戈多》写两个流浪汉在荒 野路边的一棵树下等待戈多,用 各种无聊的动作和对白来消磨时 光。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 他,剧中没作交代,唯一的主题 便是等待。 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 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 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 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 有若无的期望。借两个流浪汉之 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 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 剧主题。
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国别 作家 作品
法国 英国
《人间喜剧》 巴尔扎克 《大卫· 科波菲尔》 狄更斯 《叶甫盖尼· 奥涅金》 普希金 俄国 列夫· 托尔斯泰 《安娜· 卡列尼娜》 《安徒生童话》 丹麦 安徒生 《玩偶之家》 挪威 易卜生 费恩历险记》 美国 马克· 吐温 《哈克贝利· 《苹果车》 英国 萧伯纳 克里斯朵夫》 法国 罗曼· 罗兰 《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