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镇痛药物
阿片类药物
吗 啡
【体内过程】口服后易自胃肠道吸收,但首关 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低,故常用注射给药。 皮下注射后30分钟已有60%吸收。约1/3与血 浆蛋白结合。未结合型吗啡迅速分布于全身, 仅有少量通过血脑屏障,但已足以发挥中枢 性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镇静
吗啡有强大选择性镇痛作用,但意识及其它感觉不受影 响。吗啡对各种疼痛都有效,而对持续性慢性钝痛的效 力大于间断性锐痛。 吗啡还有明显镇静作用;并能消除由疼痛所引起的焦虑、 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因而显著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非阿片类药物
NSAIDs 酮洛酸、酮洛芬、双氯芬酸 作用机理 外周: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Ⅰ和Ⅱ阻断前列腺素 的合成。 中枢:抑制脊髓水平前列腺素的合成调节中枢反应的 功能。
作用特点 肠道外NSAIDs具有传统阿片类镇痛药相同的镇痛 作用,且不会出现阿片类相关的副作用
四,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
缓解病人的疼痛才是最重要的, 缓解病人的疼痛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必须走出吗 啡是鸦片类用药的认识误区。目前, 啡是鸦片类用药的认识误区。目前,对“药后成 隐”的恐惧是癌痛治疗的瓶颈,而患者习惯忍痛 的恐惧是癌痛治疗的瓶颈, 的心理等更是阻碍了癌痛治疗发展的因素。 的心理等更是阻碍了癌痛治疗发展的因素。 担心镇痛用吗啡上瘾,是不必要的。 担心镇痛用吗啡上瘾,是不必要的。有流行病学 调查显示,以镇痛治疗为目的的情况下, 调查显示,以镇痛治疗为目的的情况下,吗啡成 瘾的实际发生率仅为一万分之一左右, 瘾的实际发生率仅为一万分之一左右,非常罕见 的
1999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九届世界疼痛大会 1999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九届世界疼痛大会 (IASP)首次提出了“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症状, (IASP)首次提出了“疼痛不仅仅是一种症状, 首次提出了 也是一种疾病”的概念。 也是一种疾病”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于2000年提出“ 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于2000年提出“慢 (WHO)也于2000年提出 性疼痛是一类疾病” 现已把疼痛称为继呼吸、 性疼痛是一类疾病”。现已把疼痛称为继呼吸、脉 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标。 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标。
4.治疗量吗啡能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导 .治疗量吗啡能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 致尿潴留; 致尿潴留; 5.还能促进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 还能促进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 6.大剂量吗啡能收缩支气管。 大剂量吗啡能收缩支气管。
哌替啶
哌替啶为苯基哌啶衍生物, 哌替啶为苯基哌啶衍生物,是临床 为苯基哌啶衍生物 常用的人工合成镇痛药,其结构虽与 常用的人工合成镇痛药, 人工合成镇痛药 吗啡不同, 吗啡不同,但它仍具有与吗啡相同的 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2.平滑肌 能中度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及括约肌张力, . 能中度提高胃肠道平滑肌及括约肌张力,
减少推进性蠕动,但因作用时间短,故不引起便秘, 减少推进性蠕动,但因作用时间短,故不引起便秘, 也无止泻作用。能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 也无止泻作用。能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提高胆道 内压力,但比吗啡弱。 内压力,但比吗啡弱。治疗量对支气管平滑肌无影 响,大剂量则引起收缩。对妊娠末期子宫,不对抗 大剂量则引起收缩。对妊娠末期子宫, 催产素兴奋子宫的作用,故不延缓产程。 催产素兴奋子宫的作用,故不延缓产程。
使用方法与成瘾性
成瘾的发生率与给药方式有关
静脉注射:药物浓度突然增高,易导致成瘾。 静脉注射:药物浓度突然增高,易导致成瘾。 口服给药:在慢性疼痛治疗中应多采用阿片类药 口服给药: 物的控释制剂,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 物的控释制剂,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使血液 中的活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 中的活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不亦成瘾
关于成瘾性
WHO已经不再使用“成瘾性”这一术语,取而代之 WHO已经不再使用“成瘾性”这一术语, 已经不再使用 的是“药物依赖性” 的是“药物依赖性”,即“在生理以及行为上不同 程度地将使用精神活性药物(麻醉药物) 程度地将使用精神活性药物(麻醉药物)作为日常 首要之需要,其特点是渴求获得及使用这些药物, 首要之需要,其特点是渴求获得及使用这些药物, 并有长期寻求这些药物的行为” 并有长期寻求这些药物的行为”。躯体依赖性和耐 受性是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中的正常生理反应 是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中的正常生理反应, 受性是阿片类镇痛药物治疗中的正常生理反应,不 同于“药物依赖性” 美国的有关法规规定: 同于“药物依赖性”。美国的有关法规规定:“在 没有其它有效的治疗措施时, 没有其它有效的治疗措施时,医生可以给疼痛患者 使用麻醉性药物” 使用麻醉性药物”。
治疗量可致体位性低血压, 3.心血管系统 治疗量可致体位性低血压, 原因同吗啡。由于抑制呼吸,也能使体 原因同吗啡。由于抑制呼吸, 内CO2蓄积,脑血管扩张而致脑脊液压力 CO2蓄积, 蓄积 升高。 升高。
芬太尼
芬太尼镇痛作用较吗啡强100倍 芬太尼镇痛作用较吗啡强100倍(治疗量为吗 100 啡1/100),一次肌内注射0.1mg,15分钟起 1/100),一次肌内注射0.1mg,15分钟起 ),一次肌内注射0.1mg 效,维持1~2小时。可用于各种剧痛。不良 维持1 小时。可用于各种剧痛。 反应有眩晕、恶心、呕吐及胆道括约肌痉挛。 反应有眩晕、恶心、呕吐及胆道括约肌痉挛。 大剂量产生明显肌肉僵直。 大剂量产生明显肌肉僵直。静脉注射过速易 抑制呼吸,成瘾性小。 抑制呼吸,成瘾性小。
【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皮下或肌内注射后吸收更迅速, 口服易吸收,皮下或肌内注射后吸收更迅速, 起效更快,故临床常用注射给药。 起效更快,故临床常用注射给药。主要在肝 代谢为哌替啶酸及去甲哌替啶,再以结合型 代谢为哌替啶酸及去甲哌替啶, 或游离型自尿排出。去甲哌替啶有中枢兴奋 或游离型自尿排出。去甲哌替啶有中枢兴奋 作用,中毒时发生惊厥可能与此有关。 作用,中毒时发生惊厥可能与此有关。哌替 啶血浆t 啶血浆t1/2约3小时。 小时。
使用方法与成瘾性
事实上,规范化阿片类药物致成瘾的现象很少见。 事实上,规范化阿片类药物致成瘾的现象很少见。 原因:当疼痛刺激沿着神经通路上行的过程中, 原因:当疼痛刺激沿着神经通路上行的过程中, 患者的体内生成了特殊的阿片受体可与阿片类物 质结合,分散了进入体内的缓解疼痛的药物。 质结合,分散了进入体内的缓解疼痛的药物。而 没有疼痛的个体内由于不存在这些受体, 没有疼痛的个体内由于不存在这些受体,进入体 内的阿片类物质可造成脑内阿片类药物浓度突然 增高, 增高,增加了药物成瘾的可能。
镇痛药物的分类
按作用机理
阿片类 非阿片类 辅助用药
阿片类: 阿片类:
弱阿片类:以可待因为代表, 弱阿片类:以可待因为代表,还有右 旋丙氧酚和羟考酮; 旋丙氧酚和羟考酮; 强阿片类:以吗啡为代表, 强阿片类:以吗啡为代表,常用的有 口服吗啡普通片和控释片, 口服吗啡普通片和控释片,以及丁丙 诺菲、芬太尼、美散痛、度冷丁等。 诺菲、芬太尼、美散痛、度冷丁等。
非阿片类: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阿片类:①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水杨 酸类药物(阿司匹林) 酸类药物(阿司匹林)和非水杨酸类药物 布洛芬); 扑热息痛。 );② (布洛芬);②扑热息痛。 辅助药: 抗惊厥药:酰胺咪嗪、 辅助药:①抗惊厥药:酰胺咪嗪、丙戊酸 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丙咪嗪等; 等;②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丙咪嗪等; 抗焦虑药:苯二氮杂卓类、安定、 ③抗焦虑药:苯二氮杂卓类、安定、酚噻 嗪类等; 皮质类固醇类。 嗪类等;④皮质类固醇类。
目前中国癌症患者450万,每年新发病人180万,死 于癌症的人数高达140万。六成以上伴有不同程度的 疼痛,七成的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难以忍受。 国际著名疼痛专家、美国南加州疼痛治疗中主任莫 世湟教授称,近年中国的临床癌痛治疗有所发展, 引进了很多新药物和先进仪器,但治疗规范落后。 由于传统认识和实施方面的障碍,作为主要缓解疼 痛的治疗药物——吗啡,2005年在中国的消耗量仅 为253公斤,人均消耗量只是发达国家的1/170。目 前仅有41%肿瘤患者得到有效缓解,而晚期癌痛患者 仅有25%得到有效缓解。
合理应用镇痛药物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谢红
引 言
疼痛的定义
国际疼痛学会( 年提出: 国际疼痛学会(IASP)于1986年提出:疼痛是由实 ) 年提出 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 感经历。 感经历。 争议: 争议:生理和心理因素 如果仅将疼痛定义为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 伤相关的经历,显然忽略了疼痛的心理因素, 伤相关的经历,显然忽略了疼痛的心理因素,可能会 影响对一些患者疼痛的诊断和治疗。 影响对一些患者疼痛的诊断和治疗。
美沙酮
美沙酮有左旋体及右旋体。左旋体较右旋体效力强 8~50倍。常用其消旋体。药理作用性质与吗啡相 似,但它口服与注射同样有效(吗啡口服利用率 低)。其镇痛作用强度与持续时间与吗啡相当。 耐受性与成瘾性发生较慢,戒断症状略轻,且易 于治疗。
二氢埃托啡
二氢埃托啡为我国生产的强镇痛药。为吗啡受体激动 药。其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2000 倍。用量小,一次 20~40μg 。镇痛作用短暂,仅2小时左右。小剂量 间断用药不易产生耐受性而大剂量持续用药则易出 现耐受性。它也可成瘾,但较吗啡轻。常用于镇痛 或吗啡类毒品成瘾者的戒毒
疼痛治疗现状
目前疼痛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尤以亚洲国家严重, 目前疼痛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尤以亚洲国家严重, 普遍存在阿片成瘾恐惧症。 普遍存在阿片成瘾恐惧症。 WHO已经联合IASP和国际麻醉剂控制委员会一起呼 WHO已经联合IASP和国际麻醉剂控制委员会一起呼 已经联合IASP 吁降低阿片成本,改善对医用阿片类药物过分控制的现状。 吁降低阿片成本,改善对医用阿片类药物过分控制的现状。 IASP发起一个年度性的“世界镇痛日”活动, IASP发起一个年度性的“世界镇痛日”活动,目的是 发起一个年度性的 免除疼痛”的理念深入人心, 使“免除疼痛”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加深对 “免除 疼痛是基本人权” 的认识。 疼痛是基本人权” 的认识。 但是实现全球疼痛治疗有赖于多种措施的结合,教育、 但是实现全球疼痛治疗有赖于多种措施的结合,教育、观 统一标准、立法、放松国家对阿片药物管制、 念、统一标准、立法、放松国家对阿片药物管制、国际合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