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公开课课件
11、襜( chān )帷
12、睢 ( suī )园
13、瓯 ( ōu )越
14、骖騑 (cān fēi )
15、睇眄 ( dì miǎn ) 16、棨戟 ( qǐ jǐ )
17、披绣闼 ( tà) 18、叨( tāo )陪鲤对
19、遄 ( chuán )飞 20、命运多舛 ( chuǎn )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早给骈文特点作了 总结说:“铺采离文,体物写志”,即写景抒 情,借物言志。
作 王勃的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六岁即善
者 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16岁授官朝散郎, 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 。因一
简 篇游戏文章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杀死官奴而犯 介 罪,父亲受牵连被贬交趾。26岁时,王勃南下
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 赋诗并作序。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 死。《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
文体常识
骈文是魏晋以后出现的一种新文体,又称 “骈俪文”、“骈体文”或“骈偶文” 。骈 文本义即是对偶文的意思,因其常用四六字 句,故又称为“四六文”。南北朝是骈俪文 的全盛时期。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 1、双句为主,对仗工整, 2、讲究平仄,声律和谐, 3、崇尚藻饰,多用典故。
走进《滕王阁序》
欣赏美文
参加宴会的时间和秋季山水之美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到高峻 的山岭中寻访美景;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亲临滕王阁前的沙洲,看到滕王当年 修建的馆阁。
王勃来访滕王阁的过程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在这里可以望见)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 上达重霄;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涂饰的朱红色油 彩鲜艳欲滴,向下俯视,地好像没有了似的。
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 翠”本是翠绿的琉璃瓦色,这里借指瓦,突出了颜色鲜艳 悦目。“飞”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飞,“流” 字 形容彩绘鲜艳欲滴。
秋水秋色 来阁过程 阁之美景
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良辰 美景
烟光凝而暮山紫
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景观,使读者 开阔眼界,视通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 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登临之状: 披绣闼 俯雕甍
山川之美
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嘱
远 望 人烟之盛
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之 景
雨后天晴 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
落霞孤鹜 秋水长天
人鸟共乐 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寒潭清 暮山紫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 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 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 怒,拂袖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 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 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 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矣!”遂即亟宴所,极欢而罢。
登 岳 阳 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唐 ·王 勃《滕王阁序》
滕王阁面临赣江,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 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 封号为名。
滕王阁经历了诸多风风雨雨,屡建屡毁。1300多 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最后在1926年被北洋 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仅存一块“滕王阁”青石 匾。经过南昌市民的几年努力,1989年重阳节,滕 王阁终于重新矗立于赣江之滨。
滕 王 阁 序
王 勃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 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 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 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 有了特殊的含义。
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呢?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滕
鹳
王
雀
阁
楼
岳
黄
阳
鹤
楼
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
历史之悠久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着““洪襟以衡州”…山和…处“为和在带衣庐”襟翼”山为、、意。“轸动以用二…法…星,为的束 分“控管”区“引域”,:控地制面、连连接接。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束带,控制着楚地,连
接着瓯越。
地域之广大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天上牛、斗 二星所在的区域;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文章的辞采犹如腾蛟腾空凤凰起飞,
那是文坛宗主孟学士; 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紫电青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兵器库里。
人物之盛多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家父做交趾县的县令, 我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我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了这场盛大的 宴会。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白鹤和野鸭栖息的水边平地和小洲,极尽岛屿曲 折回环的景致;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用桂木、木兰修筑的宫殿,(高低起伏)像冈 峦起伏的样子。
滕王阁及其周围的景色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层叠的山峦耸立起一片苍翠,向上冲出了层层青云; 凌空的阁道上闪动着艳丽的朱红油彩,(从那里)向 下看看不见大地。
第一段描绘了一幅山川秀美与天上星光遥相辉映
的景象,视野开阔,气势宏伟。
翻译分析第二、三段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时间是在九月,季节属于深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 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
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 色的色彩变幻: 上句设色淡雅,下句浓重,在色彩浓淡对比中突出 秋日景物的特征,写出色彩变化之美。
【词语解释】 江:指赣江。 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物:四季的景物。 帝子:指滕王。
【诗文解释】
高高的滕王阁靠着江边,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 经停止了。早上,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 山的雨。闲云的影子映在潭中,时日悠悠不尽,事物变换,星 座移动,渡过几个春秋。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 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 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滕王阁序》。
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 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 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 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 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 “三王文章”。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根据这样的特点,我们把文章写景、抒情 的两个部分是?
2—3段:描写滕王阁美景
4—5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1段,概述滕王阁所处地理环 境,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6-7段,诗人述说自己的身世和 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表达对主人的知 遇之恩的感谢。
翻译分析第一段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汉代的豫章旧郡, 现在是新设的洪州都府。
俨骖騑,访风景 色彩 临长洲,得旧馆 丰富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建筑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华丽
讲究
桂殿兰宫
翻译分析第三段
披绣闼,俯雕甍,
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迂回的 河流、湖泽使人看了吃惊。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房屋遍地,有不少显赫富贵的官宦人家;
掌握字词、把握节奏
欣赏美文,明确字音
1、翼轸 ( zhěn ) 2、襟 ( jīn )三江
3、鹤汀 ( tīng ) 4、凫 ( fú )渚 ( zhŭ )
5、川泽纡 ( yū ) 7、樽 ( zūn )
6、孤鹜 ( wù ) 8、迥 ( jiŏng )
9、盛筵 ( yán ) 10、梓 ( zĭ )泽
全文写完后,阎的女婿说这是前人已有的文章,不 足挂齿,接着一口气把《滕王阁序》一字不漏地背了 出来。在座之人,对他非凡的记忆力惊奇不已。王勃 听后,也暗暗佩服,但灵机一动,问道:“序文之后 还有一诗,能否也将诗背将出来?”那位女婿一听, 不禁张口结舌了。王勃挥笔疾书,将诗写了出来: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参会之原因
按 历史之久: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提 地域之广: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示 找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雄州雾列,台隍枕夷夏之交
出 人物之优: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相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应
俊采星驰, 宾主尽东南之美
的 句 子
人物之盛:都督阎公 宇文氏
孟学士,王将军,我
参会之因: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鸣声到衡阳水滨而止。
生活之乐及自然情景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傍晚的彩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 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
前人曾指出,王勃的句法出自庾信《马射赋》 两句,这句确实脱胎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 柳共春旗一色”诗句, 但王勃的句子较原句更真实 自然,优美动人。
说到王勃,我们就会想起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 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 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