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全身麻醉
其他少见不良反应有
1.咽部痉挛 2.过敏反应和心搏停止
在麻醉时同时使用其它药物,很难 确定这些反应是否与舒芬有关。
(三)禁忌证
1.对舒芬太尼和其他阿片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2.实施剖腹产手术期间婴儿剪断脐带之前禁用,
以免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
3.新生儿、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4.在使用舒芬太尼前14天内用过单胺氧化酶抑
定用药方案。 5、不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无燃爆危
险。、可控性差。麻醉效应的消除依赖于 肝肾功能和机体内环境。
2、单种药物无法达到理想麻醉状态, 需采取复合给药。药物之间的相互 作用可引起药效学和药动学发生变 化,导致对麻醉效应难预测性增大, 或出现意外效应。
3、存在与剂量相关的呼吸、循环抑制 作用。
抑制),对痛觉敏感,不能实施手术。 第三期:中枢其它部位直至延髓依次抑制分
为三级,1级可实施体表小手术, 2级可实施外科手术,3级则麻醉过深。 第四期 :延髓完全抑制,呼吸先停止、肌肉
松弛,血压剧降,脉弱直至心跳停止。
三、麻醉方法
单次注入法: 分次注入法: 连续滴入法:
四.适应证
1、全麻诱导; 2、短小手术:有镇痛不全和呼吸抑制的
(一)药理特点 1.瑞芬太尼为纯粹µ受体激动,是一种强
力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 2.分布容积小(0.39L/kg),起效快
清除快(清除率41.2ml/kg/min) 消除半衰期9.5min 、 持续输注半衰期t1/2cs3.7min
适合持续静脉输注 !
3.瑞芬太尼在体内被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 性酯酶迅速水解,使其作用时间短、恢 复迅速、无蓄积的原因。
⑵ 呼吸抑制:瑞芬太尼对呼吸的抑制呈剂量依 赖型。
⑶ 肌僵 瑞芬太尼引起的肌僵呈剂量依赖型, 由于起效非常快,所以比芬太尼和舒芬太尼 更容易观察到肌僵的发生
(4)恶心呕吐。
瑞芬太尼的不良反应同它的镇痛作用一 样持续时间较短。
(三)临床应用
1、麻醉诱导:2-4ug/kg,可稀释成1020ml静注,减轻心动过缓反应。
四、静脉全身麻醉的药物输注系统
1、输注泵:恒速微量输注装置, 以ml/h计算。适用于小容量精 确给药,一般用于麻醉效应强, 作用时间短的静脉麻醉药物的 输注。也可用于小婴儿的输血 输液。
靶控输注系统
Target Controlled Cnfusion,TCI)
【定义】是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 学原理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的 药物浓度为指标,由计算机控制给 药输注速率的变化,按临床需要调 节麻醉、镇静和镇痛深度的麻醉方 法。
9、紫质症、先天卟啉代谢紊乱者; 10、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严重
糖尿病;
11、巴比妥钠过敏患者。
六、并发症
1.静脉炎; 2.误注入血管外可引起皮肤坏死、脂肪液化、
硬结、红斑; 3.动脉内膜炎:误注入动脉内所致,眼动脉走
行的剧烈烧灼痛,局部皮肤苍白,动脉搏 动消失;【处理】A.即在动脉近端注入生 理盐水以稀释药物,同时注入普鲁卡因、 酚苄明止痛、扩张血管。
②心动过缓:雷米芬太尼较明显,可用 阿托品对抗;
③胸腹肌僵硬:可致影响通气,肌松剂 或阿片受体拮抗药可缓解;
④遗忘呼吸:原因不明,临床上应警惕。
表1.麻醉性镇痛药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名 血浆蛋白结合率 分布容积 清除率 消除半衰 期
%)
(L/kg) (ml/kg·min) (h)
吗啡
30
3.2~3.7 14.7~18
六、并发症
B.星状神经节阻滞或臂丛神经阻滞,可解除动 脉痉挛,改善血运,有效缓解疼痛。
C、肝素水抗凝1mg/kg,可减少血栓形成。 4.过敏反应:少见。表现为荨麻疹、头面部水
肿、支气管痉挛、休克。 5.注药过快、过量可引起呼吸、循环抑制; 6.肌张力亢进、肢体不自主活动,咳嗽、呃逆、
喉痉挛等。
第三节 芬太尼及其衍生物静脉麻醉
硫喷妥钠麻醉
一、药理特点 1、理化性质:淡黄色非结晶粉末,
PH10.6~10.8;水溶液不稳定,一般 可保存24~48小时。 2、中枢神经系统:小剂量催眠,大剂量 麻醉。中枢作用部位在大脑皮质和网 状结构,对小脑、前庭和脊髓的抑制 作用较弱。静脉注射后15~30秒钟神 志消失,持续睡眠3~5小时(初醒 后),脑电为自然睡眠波。使脑血管 流量减少48%,颅内压力下降50%。
缺点; 3、控制痉挛和惊厥:如局麻药中毒等; 4、颅脑手术。
五.禁忌症 1、婴幼儿; 2、孕妇、剖宫产手术; 3、心衰患者; 4、休克和低血容量患者; 5、有呼吸系统疾病、呼吸道阻塞或
狭窄、、哮喘、喉水肿者;
6、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禁忌症
7、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 电解质紊乱者;
8、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及长期激素 治疗(该药抑制肾上腺功能);
瑞芬太尼0.05-0.25ug/kg/min 丙泊酚3-5mg/kg/h 维库溴胺0.05~0.08mg/kg/h
计算机模拟证明丙泊酚最佳血浆浓度 位2.55mg/kg/h+瑞芬太尼0.2 ugµg/kg/min(TCI4.08 ug∕L),当用于3小时滴注时,苏醒 最快。7min神智恢复,如增加丙泊 酚剂量则苏醒延迟。
【瑞芬太尼-异氟烷复合麻醉】 瑞芬太尼0.1-0.2µg/kg/min v.drip, 0.3%MAC异氟烷。
使用瑞芬太尼时,异氟烷MAC 可减少60-70%
三、舒芬太尼Sulfentanl
(一)临床特点 1.镇痛作用最强,是芬太尼的5-10 倍。 2.镇痛时间长,是芬太尼的2倍。 与阿片受体结合力强,代谢产物去 甲舒芬太尼镇痛强度与芬太尼相等。 3.消除半衰期2.5h ,比芬太尼短。
依据患者年龄、体质、术中伤害 性刺激的变化、病人的反应性变 化选定并及时调整靶浓度,实现 相对恒定的血药浓度,使麻醉深 度稳定,可控性强,苏醒质量好, 生命指标平稳。
【TCI系统的2种工作方式】
(1)开环方式—药物固定不变地按照预 先设定的程序给予。
(2)闭环方式—将实施监测到的血浆药 物浓度或脑电图、心电图、血压及心率 变异性等指标反馈回程序模块,并自动 作出调整,改变给药速率,以满足手术 过程中对麻醉深度的实时需要。
(1)大剂量芬太尼也不能完全阻断应激反 应,例如劈胸骨时血压仍会明显升高;
(2)“封顶效应” 、 “快通道麻醉”,使 芬太尼用量减少。
(3)总用量20~50ug/kg,可根据手术需 要分次静脉注射,也可使用TCI、微量泵 注射方法。
4、MAC:与丙伯酚或咪达唑仑复合 用于门 诊短小手术、无痛内窥镜检查。
一、药理特点
3、呼吸系统:对呼吸中枢有明显抑制作 用,以潮气量减少为主。对交感神经抑 制大于副交感神经,所以喉头及支气管 平滑肌处于敏感状态,易诱发喉和支气 管痉挛。
4、循环系统:心率加快,血压下降(抑 制左心室及延髓血管运动中枢,交感抑 制血管扩张)。
5、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二、麻醉体征
第一期:意识模糊、语言不正确。 第二期:意识消失(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
5ug/kg.h v.drip 佳苏仑 广谱全麻拮抗药,兴奋中枢皮层和呼吸中枢,
不去除阿片镇痛作用。用量50~100mg,20mg/次 缓慢iv。 【不良反应】纳络酮和佳苏仑用药后均有交感神经兴奋 作用,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甚至 肺水肿。高血压、心肌缺血患者慎用。
二、瑞芬太尼remifentanil
4、循环更稳定。 5、对呼吸的影响呈剂量相关性。 6、不良反应与芬太尼相似。 7、有急性耐受和身体依赖性。
(二)、不良反应
1. 呼吸抑制、呼吸暂停。 2. 骨胳肌僵直(胸肌强直)、肌阵挛。 3. 低血压、心动过缓。 4. 恶心、呕吐。 5. 眩晕、缩瞳和尿潴留。 6. 在注射部位偶有瘙痒和疼痛; 拮抗药为纳洛酮、烯丙吗啡、烯丙左吗喃。
静脉全身麻醉
郭海燕
【定义】
将药物经静脉注入,通过血液循环作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全身麻醉的 方法称为静脉全身麻醉,又称全凭静 脉麻醉TIVA(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一、静脉全身麻醉的特点
【优点 】 1、起效快、效能强。 2、病人依从性好。 3、实施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 4、药物种类齐全,可根据病人情况制
【TCI系统】 (1)所用药物的药代模式; (2)人群药代参数资料; (3)输液泵和微机硬件; (4)微机程序和模拟药代转换控制系统。
【技术关键】
采用带有TCI程序的电子微量输注泵。给药 的同时可以显示目标血浆药物浓度、效应 室药物浓度、给药时间和累计剂量,使静脉 麻醉的控制变得简便易行。
技术指标
二、方法分类 1.基础麻醉 2.诱导麻醉 3.维持麻醉 三、给药方法 1.单次注入 2.分次注入 3.连续静脉输注
三、监测下的麻醉管理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
【几个概念】 1、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2、清醒镇静Conscious Sedation 3、监测下的麻醉管理
2~3
哌替啶
60
3.8
10.4~15,1 2.4~4
芬太尼
84
4.1
11.6~13.3 4.2
瑞芬太尼 70
0.39
41.2
9.5min
阿芬太尼 92
0.86
6.4
1.2-1.5
舒芬太尼 92.5
1.7
12.7
2.5
一、芬太尼
(一) 适应症和麻醉方法
1、全麻诱导:与静脉全麻药、镇静药、肌松药 复合,2-5μg/kg。
4.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呼吸及中枢神 经系统的影响呈剂量依赖型。
5.代谢物经肾排出,清除率不受体重、性 别或年龄的影响,也不依赖于肝肾功能, 可用于老人及肝肾功能异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