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讲 英国的相对衰落

第十讲 英国的相对衰落

第十讲英国的相对衰落“英国”的正式名称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在爱尔兰于1921年独立以前称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其地理范围主要指大不列颠岛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及北爱尔兰。

“大不列颠”是指大不列颠岛的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又有英伦三岛之称,是联合王国的主体。

“英帝国”或“大英帝国”是英国及其所辖殖民地和自治领的总称。

自从1867年加拿大第一个获得自治领地位以后,澳大利亚(1901年)、新西兰(1907年0、纽芬兰(1917年)、南非联邦(1910年)、爱尔兰(1921年)等先后取得自治领地位。

1926年的帝国会议承认自治领和英国都是英联邦内地位平等的自治成员。

本文讲的英国的衰落主要指英帝国的土崩瓦解,英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及与之相关的国际影响力的下降。

所谓衰落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衰落,而是相对衰落,是实力地位的相对下降,主要是指其发展速度比其他国家慢,因而造成英国在国力对比上先后落到了美、日、德、法等国家的后面。

但就英国本身而言,其绝对实力不仅没有衰落,而且还有很大发展。

一、走过巅峰时期鼎盛时期的英国19世纪中期的英国充当了世界霸主,它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工业大国,也是最大的商业大国、海运大国.世界金融中心、最大的殖民帝国。

一战前夕,英国在海外有50多块殖民地,其面积达33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本土面积的130多倍,殖民地人口3.935亿人,等于本国人口的8.6倍。

那时,英国的米字旗在世界各大洲飘扬,英国被称作“日不落帝国”。

工业霸权的丧失好景不长,到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工业生产方面就被美国超过,20世纪初又被德国超过,沦为第三工业强国。

帝国的余威不过,这时的英国虽然丧失了工业霸权地位,但综合国力仍然强大。

伦敦仍然是国际金融中心,英国仍然是最大债权国,它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在国际事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两次大战之间的衰退一战的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国综合国力全面下降的一个转折点。

但这次战争不仅没有增强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反而加快了英国衰落的过程。

战争使英国在人力财力上遭受了重大损失。

战前英国是美国的主要债权国,战后却变成了美国的主要债务国。

英国在世界上的金融地位被削弱,世界金融中心从伦敦转移到了美国的纽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战后,印度、埃及、阿富汗、伊拉克和爱尔兰等地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新高潮。

战后,英国与自治领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1931年的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从法律上肯定了此前帝国内部关系的变化,承认了自治领在立法、独立制定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缔结国际协定的权利。

这一事件标志着,由英国及其殖民地和自治领组成的英联邦已经形成。

经济增速相对缓慢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是充满危机的年代。

三、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削弱。

英国虽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在经济上蒙受了巨大损失。

英国债台高筑,甚至变成英联邦自治领的债务国。

战争使英国进一步衰落,在国际上的地位继续下降。

英国沦为二等强国。

殖民体系基本崩溃战争结束时,英国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实力严重削弱,维持殖民地统治的能力下降。

社会主义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及战后亚洲和东欧一系列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在大战期间,美国趁英国困难之机,将势力进一步渗透到英国过去的势力范围之内。

这也是加速英国殖民体系解体的一个因素。

经济比较发达的自治领“离心”倾向进一步加强,这也加速了英帝国的解体。

加拿大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战后更加依赖美国。

澳大利亚、新西兰出于经济和军事上的原因也向美国靠拢。

南非联邦在1961年5月宣布为共和国,退出英联邦(1994年重新加入)。

在50、60年代,在各个殖民地到处都燃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硝烟,在风起云涌的解放斗争浪潮下,许多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大英帝国迅速土崩瓦解。

“英国病” 二战结束后,英国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由于英国经济增速过慢,经济实力很快被德国、日本、法国超过,并一度被意大利超过。

西方经济学家把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并存的现象称为滞胀,又把英国以滞胀为特征的经济困难叫作“英国病”。

在60和70年代,英国一直受“英国病”困扰。

经济史学家们对20世纪英国经济相对衰落的原因作了大量的探讨,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工业垄断地位的丧失,背上了先行者的包袱。

英国在生产的组织管理方面落后于美、德等国家。

英国的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存在重文科、轻工科和轻工程,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向。

帝国遗产的消极影响。

与美、德、日比较起来,英国在研究与开发(R&D)方面的投入少,投资率低,在新技术开发方面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英国金融界与工业界缺乏建设性的联系。

体制上的缺陷英国政府和资本家没有处理好劳资关系。

世纪末的复兴虽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但它并没有一蹶不振,进入80年代以后,英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在90年代甚至赶上和超过了欧洲大陆国家和日本。

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其GDP的位次也从第6位提高到第4位。

1979年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后,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

实行以下几项主要政策:第一,放弃执行多年的凯恩斯主义,转而采纳货币主义政策,极力控制货币发行量,减少公共开支,治理通货膨胀,稳定英镑币值和物价。

第二,大力推行非国有化政策。

在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时的1979年,国有化企业占国内生产值的10.5%。

她认为,国有化是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之一。

她把实行私有化作为其经济政策的核心。

保守党政府鼓励职工买企业股票,改善私人企业的经营环境,扩大资本主义的社会基础。

撒切尔政府倡导所谓“人民资本主义”,采取廉价出售和赠送股票的办法,把劳动者变民企业股东。

把工人变成企业的股东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减少罢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增加企业赢利,刺激经济发展。

这一措施还可以把选民拉到保守党一边来,削弱工党的社会基础,因此此举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第三,削弱工会力量。

她认为工会力量过于强大是妨碍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障碍,因此采取了削弱工会力量的策略。

第四,改革税制,减少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并削减福利开支,减少教育经费,其目的在于节省公共开支,刺激投资和增加国内需求。

第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压缩采煤、钢铁、造船、纺织等“夕阳工业”,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以撒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取得了相当的效果,使英国经济出现了新的生机,结束了相对衰退的状态。

在渡过1979—1981年的经济危机后,经济连续9年保持增长势头,在1981—1989年之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6%,198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5%,这不仅是战后英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而且也高于美国、西德、法国和意大利,仅次于日本。

从1982年开始,持续多年的两位数通货膨胀率也降了下来,在1982年——1989年期间摇摆于3.3%至7.8%之间。

私有化和减税政策刺激了投资积极性,使企业恢复了活力,劳动生产率提高。

在1980—1990年期间,英国制造业人均值年均增加4.6%,高于其他主要西方国家。

由于出售国有企业股份和资产及市政公房的收入,加上公共支出和失业津贴的减少,财政出现20年来少有的赢余。

对外贸易在1980—1985年连续6年顺差。

北海石油的开采对改善英国的经济状况也起了不小作用。

北海石油不仅改变了石油靠进口的局面,而且还大量出口,石油收入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

英国经济的病态得到初步治理。

撒切尔政府取得的经济成就令世人瞩目,使保守党连续执政达18年之久,这是战后英国历史上少有的现象。

在工党政府执政期间,经济发展比较平稳。

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1990-2001年,英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为2.5%,同期美国为2.1%,法国为1.5%,德国为1.2%,意大利为1.4%,日本为1.0%。

从布莱尔上台至今的情况看,他所推行的“第三条道路”的内外政策,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新问题。

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便是表现之一。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英国相对衰落的趋势似乎已经得到遏制,但随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英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中的地位还可能下降。

不过,英国本身绝对不会止步不前,它一定会沿着人类共同发展的道路继续前进。

作为一个曾经在近代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国家,英国在未来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仍然不可小视。

思考和练习一、选择题1、1867年()第一个获得自治领地位。

A 加拿大B 澳大利亚C 纽芬兰D新西兰2、在1961年5月宣布为共和国,退出英联邦,1994年又重新加入的是()A新西兰 B 印度C 爱尔兰 D 南非联邦3、()从其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二战后更加依赖美国。

A爱尔兰 B 澳大利亚C 加拿大 D 新西兰4、二战后,()出于经济和军事上的原因也向美国靠拢。

A 澳大利亚B 新西兰C 南非D 印度5、英伦三岛指的是()A 苏格兰B 英格兰C威尔士 D 爱尔兰6、英国的正式名称是()A 英帝国B 英联邦C 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D 联合王国二、判断题1、1926年的帝国会议承认自治领和英国都是英联邦内的地位平等的自治成员()2、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的第一工业大国和第一农业大国,充当了世界霸主。

()3、英国的教育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重文科,轻工科和轻工程、重理论、轻实践。

()三、名词解释1、“英国病”2、“日不落帝国”3、英国四、简答题1、概述英国的衰落2、简述一战后巩固的损失3、简述20世纪英国经济相对衰落的原因。

五、论述题英国在20世纪末的复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