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现状浅析

我国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现状浅析

我国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现状浅析
作者:张滨琪
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08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快速发展,大众的消费模式正悄然地发生变化。

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更是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对象。

近年来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流行和普遍趋势,使得其市场机制逐渐完善,机遇和问题也层出不穷。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现状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是通过互联网来满足大学生消费某项产品或服务而开展的金融业务,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

从在我国发展的过程来看,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正不断渗入大学生生活之中,其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市场潜力巨大,但部分大学生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不够成熟
目前,在不包含学费、家庭与学校间往返交通费的前提下,我国在校大学生每月平均开销为1212元[1]。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2]。

从该数据得出,大学生消费水平已经超过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

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

而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2012年至2016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每年增加约80万人。

131由此可推算出,每年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可达到4200亿元的规模,整个市场可挖掘的潜力十分巨大。

但由于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普遍不够成熟,在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下,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部分大学生不顾自身实际需要和家庭经济能力水平,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攀比,热衷于所谓的“高档消费”。

受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偏差的影响,上述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往往愈发膨胀,消费意愿也远远高于其实际的经济实力和偿还能力,存在着超前、超额消费的现象。

然而大部分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生活费用来源都依靠父母,当他们无法从家长那里获得足够资金的情况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便成了为他们提供资金的便利可行途径。

可大学生大多涉世未深,思想单纯,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因此也极易受到互联网消费金融广告宣传的诱惑。

二、市场集中度较高,但监管制度不够健全完善
2013年以来,在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分期乐、京东校园自条等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陆续上线。

进入该市场较早、如今发展规模较大的几家公司,如今已经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规模。

目前,阿里巴巴的“蚂蚁花呗”和京东商城的“京东自条”成为了大学生群体中两大主要的
电商模式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而在分期消费平台中,“分期乐”、“趣分期”、“爱又米”占据了头三把交椅。

虽然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较为集中,但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针对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全国性法律。

而与互联网消费金融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可操作性不强,无法有效保护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和投资人的正当利益。

从我国监管部门对消费金融公司的监管格局来看,各类监管部门也没有做到覆盖所有的消费金融企业,特别是互联网金融企业。

据调查,有19%的消费金融企业没有对应的上级监管部门[4]。

这就导致监管方面出现空自,使得部分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在没有取得金融业务许可的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借贷业务,给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增添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另外,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自律组织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对针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企业及其市场活动无法发挥实质性监管作用,导致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的资质良莠不齐。

三、市场发展迅速,但行业内部面临各种信用、技术和资金风险
从目前来看,大学生群体的消费金融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如今其正处在迅速增长期:2014年我国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规模为34.7亿元,而2017年达到了1412亿,整整涨了40倍。

[5]
由于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基本上通过自身积累的交易记录或通过与其它征信机构合作的方式获取大学生的信用信息,其受到资料、信息有限的制约,数据的精确度和质量也都不太高,对大学生信用的分析和判断也不能做到准确。

部分不良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对自身的消费金融产品进行夸大或虚假宣传,以零首付、低利息、免担保为诱饵,对手续费和逾期费率等关键问题含糊其辞,诱导大学生盲目申请贷款,从而过度或超前消费。

大学生和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企业并不能有效掌握大学生用户完整的信用信息,也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因此,个别大学生向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申请贷款后,恶意违约,使得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或投资人遭受经济损失。

另外,还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冒用或盗用大学生身份信息,从而骗取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的现象。

行业内大多数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规模较小,其信用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等防范能力也较弱,同样会导致大学生资金账户存在隐患,用户信息泄露、贷款资金频遭欺诈等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的容量相当庞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但其目前也存在相当多的现实问题,需要政府、行业、司法、技术等多管齐下,予以解决,以促进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扬.引导大学生消费也是教育之职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7-2-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18-3-1(010).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017.
[4]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R].北京: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2015.
[5]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R/OL].艾瑞网:http:///report/201609/2646.shtml,20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