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与校园网贷

浅谈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与校园网贷

课程论文 题 目: 浅谈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与校园网贷

****: ** 学 号: ********** 专业班级: 物流管理1601 得 分: 目 录 前言 ...................................................................... 1 一、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概念 ............................................ 1 二、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运作模式 .................................... 1 (一)、电商消费金融模式 .............................................. 1 (二)、P2P 网贷模式 .................................................. 2 (三)、大学生消费分期模式 ............................................ 2 三、高校网贷平台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 2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殊性:享乐、攀比、跟风 .......................... 2 (二)、网络借贷平台门槛低、校园代理猖獗 .............................. 2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预见校贷风险 .......................... 3 (四)、政府没有出台具体系统的监管政策 ................................ 3 (五)、我国现有的信用市场无法满足消费需求日趋提高的大学生群体 ........ 3 四、大学生网贷消费存在的问题 .............................................. 4 (一)、导致经济负担加重 .............................................. 4 (二)、因为攀比消费导致心理压力过大 .................................. 4 (三)、易养成不良的购物习惯 .......................................... 4 五、相关建议 .............................................................. 5 (一)、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征信体系 ...................................... 5 (二) 、加强“校园网贷”平台风控体系建设 .............................. 5 (三)、加强大学生金融消费教育 ........................................ 5 (四)、加强行业监管 .................................................. 5 六、结论 .................................................................. 6 参考文献: ................................................................ 6 1

皖西学院电子商务论文 浅谈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与校园网贷 学生:张鹏 皖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贷消费”这一新生事物悄然兴起,由于大学生特殊的消费心理,使得这一消费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开来。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新兴产物,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学生消费者权益保护、违法违规、信贷风险等问题,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亟待法律规制。根据大学生网贷消费的现状,深入分析大学生网贷消费的心理,系统归纳网贷消费引发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应对策略,是解决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问题的较好方式。 关键词: 大学生; 网贷消费; 心理研究 前言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极有潜力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网络消费信贷平台的重视。近年网贷平台发展迅速,日渐成为高校学生消费的一种趋势。但是高校网贷平台粗放式发展及其暴露出的风险监管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通过正确的市场引导,建立高校学生消费信贷风险的有效监控体系,促进网络消费信贷朝健康良好方向发展。 一、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概念 消费金融是指为满足个人或家庭对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而提供的金融服务。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是“互联网 + 消费金融”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按照商品与消费金融的结合方式可以划分为电商模式、P2P 网贷模式和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模式。 二、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要运作模式 (一)、电商消费金融模式 电商消费金融模式是将自有资金向大学生消费者融资,大学生再购买其商品。2014 年京东商城开展消费分期服务——京东校园白条,在校学生凭借学生证、身份证及借记卡,在京东金融 APP 上就可在线申请开通。京东校园白条实质是互联网消费贷款,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信用分析的方式评定学生的信用情况予以授信。除京东校园白条外,淘宝的蚂蚁花呗、唯品会的唯品花、百度糯米的有钱花虽不只针对学生,但在校大学生浅谈大学生消费金融与校园网贷 2 2

也可以申请。电商平台消费金融模式由资金实力雄厚的电商平台提供,电商平台消费金融模式具有鲜明的风控特点,基于大数据结合消费者历史交易数据综合评估,从而给消费者授信。 (二)、P2P 网贷模式 P2P 网贷平台作为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的中介向大学生提供融资服务,大学生将从平台借贷的资金用于消费。学生消费贷款是近年来P2P网贷平台发展最迅猛的产品之一,大学生贷款市场规模很大,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727万人,2015年为749万人,推算在校生人数是3000万左右,假设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购买一件电子产品,价格在3000元左右,就是约千亿级的消费规模,而且学生在教育培训、出国留学、旅游、助学贷款等其他贷款需求也可开发,整个市场可待挖掘的潜力将十分巨大。 (三)、大学生消费分期模式 大学生消费分期模式融合了电商消费金融模式与P2P网贷模式的优势,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成为连接大学生消费群体、商品供货商、P2P贷款平台的中心。大学生消费分期业务在2014年快速发展,许多以分期付款商城起家的网站,建立了自己的P2P网贷平台,形成了从学生贷款到债权转让闭合式的金融运作方式,如趣分期和分期乐分别建立了自己的P2P网贷平台——金蛋理财和桔子理财。此种模式既扩大了利润来源,又为平台的后续扩张带来了持续不断的现金流。 大学生消费分期作为 P2P 网贷平台与高校分期支付电商的混合体,爆发出巨大能量。以金蛋理财为例,2015年1月19日正式上线以来,依靠“2 倍余额宝收益”和随时提现的独特亮点,不到10天的时间里,平台投资成交额就迅速冲破4000万。 三、高校网贷平台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一)、大学生消费的特殊性:享乐、攀比、跟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使大学生的消费观渐渐发生偏差,呈现出享乐、攀比与跟风的消费心理。大学生追求时尚,喜欢精致高档的商品:男生大多喜欢购买高档电子产品,女生则喜欢购买高档的衣服与化妆用品;然而,他们主要生活来源依靠父母,校园网贷为其提供了一个便利可行的途径。 (二)、网络借贷平台门槛低、校园代理猖獗 网络借贷平台为了抢占市场,扩大业务,贷款程序过于简单,其中一些平台甚至只 3

皖西学院电子商务论文 需要提供身份证与学生证即可办理贷款业务,也不筛选学生是否有偿还能力,从而纵容了学生的非理性消费;一些不良平台打出“零利息”、“低利率”、“3 分钟到账”等广告诱导大学生过度消费;另外,各大平台会支出可观的佣金向高校招收校园代理,校园代理通过朋友圈与一些社交网站进行宣传推广,容易取得在校学生的信任; 其中,不乏一些高校的校园代理失去理智,为了自己的收入而去欺骗同学进行分期贷款的业务办理,导致校贷在大学生之间流行起来。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预见校贷风险 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责任人,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明白自己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及需要承担的责任。网络平台贷款容易,但其中隐含的风险太多,包括“个人与家庭信息的泄露”、“合同陷阱”以及平台贷款过程中所产生各种手续费、利率、滞留金等,正是由于大学生对这些“细节陷阱”的不注意往往导致他们债台高筑,无力偿还,越陷越深,最终,在债主的威逼胁迫下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不负责任的举动给生者造成巨大的伤痛。 (四)、政府没有出台具体系统的监管政策 网络平台,作为互联网金融业的一部分,给高校大学的生活、学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与不良影响。然而,在我国的工商登记中没有网贷业务,没有监管部门,就算截止到目前,政府仍没有出台系统、具体的监管政策对网络平台进行审核管理,降低因为网络平台自身原因所带来的风险,对校园网贷平台并没有具体的约束政策。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利率、手续费等进行具体规定,防止网络贷款平台收取暴利,也防止因费用过高给大学生带来压力。 (五)、我国现有的信用市场无法满足消费需求日趋提高的大学生群体 2004 年兴起的大学生信用卡 , 市场份额曾一度迅速飙升。 但由于逾期情况较多,2009 年大学生信用卡被银监会叫停。 2009 年 7 月,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向未满 18周岁的学生发卡, 而向已满 18 周岁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卡时,需落实具有偿还能力的其他还款来源。 随后,大部分银行停发大学生信用卡。 虽有部分银行仍推出大学生信用卡,但审批较为严格、信用额度低,而一般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服务对象只针对具有稳定职业或收入的客户,并不包括大学生,这也给审核简单得多的校园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我国大学生信用消费市场的空缺, 催生出一系列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分期购物平台。 网络借贷平台异军突起,为大众创业、消费、旅游等提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