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试验的观察及护理青霉素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
但青霉素易致过敏反应,人群中有5%-6%对青霉素过敏,而且任何年龄,任何剂型和剂量,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各种霉素前都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用药。
1研究对象和一般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1)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及病理活检排除前列腺癌,临床主要症状: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线变细,射程缩短,排尿等待,尿后滴沥不尽,偶见肉眼血尿等纳入患者均为有症状的BPH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拟定行PKRP或TURP术;(2)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包括年龄、病程、前列腺体积、尿潴留史、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平均尿流率(AFR),具有可比性(P>0.05),如表1所示;(3)所有患者不伴有严重的内科疾病,无膀胱结石及肿瘤等合并症;(4)不稳定膀胱患者不入选。
1. 2一般临床资料PKRP组:30例,年龄58~85岁,平衡72.2岁;病程1~10a年,平均7.1年;经直肠B超测前列腺体积19~120mL,平衡65.5mL;有尿潴留史12例;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为6.9ml/s。
TURP组:30例,年龄53~82岁,平均70.2岁;病程1~15年,平均7.4年;经直肠B超测前列腺体积25~126mL,平均61.2mL,有尿潴留史16例,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为6.5ml/s。
见表12方法回顾分析对我科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60例患者应用TURP术治疗BPH病人30例,PKRP术治疗BPH病人30例,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总结护理要点。
PKRP组优于TURP组,见表2表2 两组重要观察指标结果对比(x+s)2.1两组术后IPSS、QOL、AFR结果比较见表3表3 两组术后IPSS、QOL、AFR对比两组术后IPSS、QOL、MFR比较,P均>0.053护理3.1术前充分准备BPH病人年龄大,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耐受力差,术前需控制好,做好相关检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宣教。
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做好围手术前期常规术前准备,如备皮,术前晚给灌肠,告知病人禁饮食及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使病人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3.2术后护理3.2.1一般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1次,平稳后改为每4h测1次,如病人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冲洗尿液持续呈血性,应考虑前列腺窝继发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
持续膀胱冲洗3-7天,密切观察血尿情况和感染征象,做好膀胱痉挛的护理。
3.2.2 引流液的观察术后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接冲洗装置持续膀胱冲洗,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
如引流液色鲜红,提示有出血的可能;如出血量多或血块阻塞尿管引起尿潴留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尽快明确诊断并做相应处理,方法:(1)加快膀胱冲洗速度。
防止膀胱内血块形成。
一般冲洗速度为40~60滴/分钟,根据引流液颜色深浅进行调整,必要时可到100~200滴/分钟,甚至直线滴入。
(2)气囊导尿管加压牵引,压迫前列腺窝口,防止前列腺窝内血液返流到膀胱。
(3)局部静脉应用止血药。
(4)用100ml注射器或负压吸引器抽吸,直至血块被吸出。
因冲洗液经尿道、膀胱循环,冲洗速度快,患者可能出现体温下降发冷等,应注意保暖,注意四肢血运情况。
因此,术后常规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能避免血块滞留于膀胱引起膀胱填塞。
2~3日后,如引流液颜色转清,可调整冲洗速度,改为2~4h间断冲洗膀胱一次,1周后,根据病情必要时每日冲洗2~3次。
拔管后鼓励病人自行排尿,注意观察排尿的次数及排尿粗细情况。
3.2.3 膀胱痉挛的护理1~3例患者在术后膀胱冲洗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痉挛。
临床表现膀胱区胀感,尿道阵发性疼痛,肛门坠胀,尿感强烈,尿管周围有血性尿液流出,冲洗液颜色加深,滴下降甚至反流。
总的来说持续冲洗时间不宜过长,术后3天冲洗液清亮改间断冲洗。
术后5天停止冲洗。
膀胱冲洗速度不宜过快,根据冲洗液颜色合理调节冲洗速度,吊瓶不高于床面60~80 cm人体膀胱内的温度是37.5 ℃~38 ℃,冲洗液温度过低,易刺激膀胱平滑肌,引起膀胱痉挛,导致继发出血。
温度过高,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使切口渗血量增。
加重膀胱内出血。
如有血快堵塞气囊导尿管,要用20 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吸出残留血块,保持膀胱冲洗通畅有效。
注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若引流量少于冲洗液时,应及时检查导管位置,挤压气囊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诱发膀胱逼尿肌收缩的其他因素如咳嗽、排便、不必要的翻动。
离床活动可减少膀胱痉挛发生应鼓励患者常下床活动,作短暂的步行,避免大便的干燥。
也可热敷膀胱区,使逼尿肌紧张度降低,从面起到缓解膀胱痉挛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为老年患者创造一良好、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多与患者沟通,尽量尊重老年患者原来的生活习惯,使患者树立信心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镇静止痛药物的应用目的是消除患者不适感觉所带来的紧张和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
我院临床广泛使用镇痛泵(内有吗啡),由于可持续缓慢将镇痛药注入(24~72 h)机体也可降低膀胱痉挛的发生。
3.2.4预防出血出血常在术后24h内出现,因此必须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估计出血量,认真做好记录。
如发现引流液颜色为深红色,伴有小血块,经挤捏仍引流不畅时,可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冲洗膀胱,以促通畅,并可适当加快冲洗速度,直到引流液颜色变浅为止。
若患者出血量多,膀胱区胀痛,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严重者则出现休克时,应立即停止膀胱冲洗,加快输液、输血速度,按医嘱给予止血药,并协助做好电切镜检查止血及清血块的准备工作。
3.2.5 预防泌尿系感染常规应用抗生素,保持尿道口清洁,用1‰的新洁尔灭清洁尿道外口,防止和减少尿道炎和附睾炎等的发生。
停止持续膀胱冲洗后,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使患者每日尿量约为2000ml以上,以达到冲洗目的,每日更换引流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在拔导尿管前2天,夹闭导尿管,每3~4h间断放尿1次,训练膀胱的排尿功能,以助恢复。
3.2.6生活护理术后应尽早鼓励患者咳嗽,教会患者有效的咳嗽方法,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轻拍背部,或超声雾化,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有效预防肺部感染。
并协助患者所需,做好口腔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协助患者家属定时给于局部及全身易受压部位皮肤的按摩,并根据病情指导病人做适当的床上活动,动作应轻柔适中,避免过度移动,防止各引流管折叠或脱出。
指导患者术后6小时后可适量少饮水,进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藕粉,稀饭,汤类。
待停止膀胱冲洗后,可指导其稍下床活动。
3.3 出院健康指导①嘱患者勿吸烟、饮酒,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营养调配,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②预防便秘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多做下蹲仰卧屈髋动作,并定期按摩腹部,以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开塞露或低压灌肠;③预防泌尿系感染,不憋尿,多饮水(白天多饮,夜间少饮,以免夜尿增多影响睡眠),24 h饮水量> 2500 mL,才能起到尿液稀释和冲洗作用。
注意会阴部卫生,防止逆行感染,术后1~3个月每10天复查小便1次,以检查有否出血,感染等情况,以便及时用药;④常做缩肛运动,以锻炼尿道括约肌的功能;⑤术后3周避免性生活。
6周内避免持重物,长途步行。
3月内禁骑自行车。
避免久坐,防止盆腔充血引起前列腺窝创面大面积脱痂的再出血。
若出现血尿及其它不适请随诊,并对者的病情进行跟踪随访,了解其后期愈合情况[3]。
⑥观察记录排尿的次数、尿色、尿线的粗细,定时复查,出现尿线变细,排尿费力时及时就诊。
4结果PKRP术被誉为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围手术期护理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保障此标准实现的重要环节。
4.1手术时间短本组病例使用美国顺康电切镜,德国stori显像系统,美国电刀。
手术视野清晰,止血效果好,时间为35~135分钟,平均65分钟。
手术中可清楚观察到手术切面,可进行精细操作,止血彻底,损伤小,术口创面易于愈合,同时能处理膀胱内病变,如膀胱结石,膀胱内小肿瘤等。
4.2出血少术后第一天尿液转清20例,第二天转清6例,第三天转清4例,术后均无出血块梗阻。
4.3 导尿管留置时间短本组病例留置导尿管3~6天,平均2~3天,29例拔除尿管后排尿顺畅,尿线粗,痊愈出院;术后1例出现尿路感染,经抗炎对症治疗后消失,无并发附睾炎、尿失禁病例。
4.4 病人易于接受因该术为微创手术无需开刀,能解除病人排尿困难的痛苦,并能消除因手术创伤带来的恐惧心理。
由此,患者能保持很好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这样不仅提高了对手术的耐受性,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重复手术极少,从而也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4.5 护士工作量明显减少行开放性前列腺增生切除手术,创面大,可由各种原因造成手术时止血不彻底,血凝快堵塞尿管,甚至淤积于膀胱内,需送手术室行血块清除。
此手术为微创手术,可避免以上种种不良后果,护士对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均明了简单,更易护理,心理压力和体力付出大为减轻。
4.6 并发症少及预后好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电切综合征:TURP组1例,PKRP组无1例发生);短暂性尿失禁:TURP组6例,PKRP组3例;膀胱痉挛:TURP组3例,PKRP组1例;前列腺出血:TURP组1例,PKRP组无1例发生;泌尿系感染:TURP组2例,PKRP组1例,经相应治疗后痊愈。
无褥疮、下肢静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3个月,TURP组获随访28例(90.5%),PKRP组获随访26例(90.2%),turp和PKRP组术后均无继发性出血、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等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tURP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尿道狭窄、勃起功能障碍和附睾炎例数多于PKRP术。
5 讨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及并发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手术风险亦增加[4]。
然而目前尚缺乏根治BPH的药物,手术仍是治疗BPH的主要手段,固寻求一种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愈后好的手术方法治疗BPH以解除老年男性患得的痛苦,一直以来是泌尿外科医务工作者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PKRP术因止血好、视野清、无TURS风险,患者可以耐受更长的手术时间,手术的选择具有可以不受前列腺体积的限制,包膜不易切穿等特点。
而且该仪器工作功率低,工作温度低,对周围组织穿透性低,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术中的安全性;术中用生理盐水冲洗,能始终保持视野清晰,减少了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同时降低了手术成本[1],对患者的身体条件的要求也明显减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