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5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第五章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一、选择题(一)A1/A2型题1.不舒适的最严重形式是(D)A恐惧B烦躁C失眠D疼痛E疲乏2.引起神经性疼痛的因素为(D)A物理性因素B化学性因素C生物性因素D心理性因素E机械性因素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需要采取端坐位,此卧位属于下列哪种类型(B)A被动卧位B被迫卧位C主动卧位D稳定性卧位E不稳定性卧位4.为患者进行灌肠时,应协助患者采取的卧位是(A)A侧卧位B俯卧位C去枕仰卧位D头高足低位E头低足高位5.为患者取半坐卧位时,需注意床头支架与床的角度应为(C)A10°~20°B20°~30°C30°~50°D50°~70°E70°~80°6.截石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A)A阴道灌洗B脊椎术后C矫正子宫后倾D灌肠E下肢水肿7.不需要保护具的患者为(A)A分娩后产妇B昏迷C高热D躁动 E 妄想8.椎管内麻醉后须去枕平卧6小时,其目的是(B)A改善脑部血液循环B预防脑压降低C预防脑部感染D预防脑缺血E预防血压降低9.中凹卧位的姿势(B)A头胸部抬高约5~10°,下肢抬高10~20°B头胸部抬高约10~20°,下肢抬高20~30°C头胸部抬高约20~30°,下肢抬高30~40°D头胸部抬高约30~40°,下肢抬高40~50°E头胸部抬高约40~50°,下肢抬高50~60°10.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D)A改善局部血液循环B减少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C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D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E预防腹膜粘连11.心力衰竭,呼吸极度困难的患者应采取(B)A半坐卧位B端坐位C头高足低位D侧卧位E中凹卧位12.为胎膜早破的产妇取头低足高位的目的是(D)A预防感染B防止羊水流出 C 利于引产 D 防止脐带脱出E防止出血过多13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限制患者坐起(E)A约束腕部B约束踝部 C 固定膝部 D 固定肘部E固定肩部14为了促使不适患者舒服护理人员首先应该(E)A采取有效措施B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C 保持环境整洁病室安静 D 嘱患者卧床休息 E 查找患者不舒适的原因15为甲状腺癌手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的目的是(C)A减轻疼痛B减轻呼吸困难C减轻局部出血D减少回心血量E减少脑部出血16使用拐杖时腋窝与拐杖间应相距(B)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 5~6cm17.使用拐杖时,拐杖底端应侧离足跟(C)A5~10㎝B10~15㎝C15~20㎝D20~25㎝E25~30㎝18.使用约束带时应重点观察(E)A神智是否清醒B体位是否舒适C衬垫是否合适D约束带是否牢固 E 局部皮肤颜色与温度19.为了减轻患者痛苦下列描述错误的是(B)A俯卧位可减轻腰背部的伤口疼痛B中凹卧位可减轻肺淤血C半坐卧位可减轻腹部手术后伤口疼痛 D 坐端位可减轻呼吸困难E去枕卧位可预防脊髓腔穿刺后因颅内压减低引起的头痛20.为限制患者手腕和踝部的活动可用宽绷带打成(E)A外科结B死结C滑结D单套结 E 双套结21.使用约束具时应注意患者肢体处于(E)A患者舒适的位置B患者喜欢的位置C 接受治疗的位置D容易变换的位置E功能位置22.帮助术后带有引流管的患者翻身侧卧时下列正确的是(B)A翻身前夹闭引流管B两人翻身时着力点分别位于肩腰臀膝部C翻身后再换伤口敷料D翻身后将患者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E 在患者两膝间加上软垫23.为患者翻身的过程中下列哪项不正确(E)A翻身时需遵循节力的原则B术后患者应先换药再翻身 C 颈椎或颅骨牵引者翻身时不可范松牵引D颅脑手术者应取健侧或平卧位E为带有引流管的患者翻身前需将管夹闭24.患者李某反复咳嗽咳痰5年近三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

入院时有明显发绀呼吸困难,应取(D)A仰卧位B侧卧位C中凹位D端坐位E头高足低位25.患儿张某,左上肢烫伤2度烫伤面积达10%入院后经评估需使用保护具下列哪项不正确(C)A使用前须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理解B属于保护性制动措施只能短期使用 C 将患者右上肢外展固定于身体右侧D约束带下应致衬垫且松紧适宜 E 经常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和温度26.患者吕某双腿不慎被开水烫伤可考虑为其选用的保护具是(A)A支被架B床档 C 肩部约束带 D 腕部约束带 E 踝部约束带27.患者金某女性,66岁体重98kg因急性心肌梗死而急诊入院,入院查体神智清醒,心率120次/分,律齐。

心电图提示前壁广泛性缺血性改变。

此时,护士最好给患者安置(A)A平卧位B中凹卧位C半坐卧位 D 头低脚高位 E 俯卧位28.患者王某入院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需灌肠治疗,护士应指导患者采取(C)A仰卧位 B 俯卧位C左侧卧位 D 右侧卧位 E 膝胸位29.患者许某患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入院后患者主诉腹部不适,恶心,继而呕吐大量鲜血。

查体:呼吸急促脉搏细速,血压60/40mmHg,冷汗。

此时护士应立即将患者安置为(C)A平卧位 B 仰卧屈膝位C中凹卧位D侧卧位E头低足高位30.患者李某上午行子宫切除术,术前留置尿管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为患者安置的体位是(B)A去枕仰卧位 B 屈膝仰卧位C膝胸位 D 头高足低位 E 头低足高位(二)A3/A4型题31~32共用题干王女士62岁,患肝硬化6年,近期胸闷加重,气促呼吸困难,心脏彩超提示:大量心包积液马上入院治疗31.为了缓解呼吸困难,护士应安置患者于(D)A头低足高位 B 头高足低位 C 屈膝仰卧位D端坐位 E 平坐位32.该卧位属于(C)A主动卧位B被动卧位C被迫卧位 D 稳定性卧位E不稳定性卧位(33~35共用题干)患者刘女士,50岁,因交通意外颈椎骨折,右侧面部擦伤失血约1000ml,经救治后病情稳定,今日已行颅骨牵引治疗,33.患者的体位应是(D)A去枕仰卧位 B 侧卧位C中凹卧位 D 头高足低位E头低足高位34.采取此卧位的姿势为(A)A床头用支物垫高15~30cm,床尾不变 B 床头不变,床尾垫高15~30cmC床头床尾都垫高15~30cm D 床头用支物垫高15~30cm ,床尾垫高10~20c1mE床头用支物垫高10~20cm,床尾垫高15~30cm35.采取该体位的目的是为(E)A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B 减轻头面部疼痛 C 改善呼吸 D 预防颅内压降低 E 用作反牵引力(36~38共用题干)患者李女士,身高158cm,体重70kg急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急诊在硬模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顺利术后血压稳定,病情稳定随即将患者送回病房36.病房护士为患者安置的体位是(B)A 仰卧屈膝位6小时B 去枕平卧6小时C 侧卧位6小时D 中凹卧位6小时E 仰卧位6小时37.术后第二天患者体温38.2度,并诉切口疼痛,此时护士应安置的体位是(E)A右侧卧位 B 仰卧屈膝位 C 头高足低位 D 端坐位 E 半坐卧位38.为患者安置体位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此卧位的目的是(D)A可减少局部出血利于切口愈合 B 利于减少回心的血量减少心脏的负担 C 有利于减轻肺部淤血减少肺部并发症D有利于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素的吸收,并可减轻切口缝合处的张力减轻疼痛E有利于增进食欲为进食做准备(三)B型题(39~41共用被选题答案)A数字评分法 B 文字描述评分法C 视觉模拟评分法 D 面部表情图Eprince~henry评分法39为了评估胸部大手术后及气管切开插管不能说话患者的疼痛可采用(E)40.为了评估3岁以上儿童的疼痛可优先采用(D)41.用于疼痛治疗前后效果测定对比的评分法是(A)(42~45题共用备选答案)A产妇胎膜早破时 B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呼吸困难者 C 颈椎骨折患者做颅骨牵引时D矫正子宫后倾时 E 产妇分娩时42.头低足高位常属于(A)43.端坐位常属于(B)44.头高足低位常用于(C)45.截石位常属于(E)(46~48公选答案)A去枕仰卧位 B 侧卧位 C 俯卧位D半坐卧位E中凹卧位46.休克患者应采用(E)47.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6小时内患者应采取(A)48.灌汤及肛门检查的患者应采取(B)(四)X题型49.长期卧床患者常可诱发的并发症有(ABDE)A肾结石B圧疮C肺淤血D坠积性肺炎 E 静脉血栓50应用保护具的目的是防止(BCE)A窒息B撞伤C抓伤D扭伤 E 坠床51.使用约束带时应注意(ABCDE)A使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目的和注意点B带下需衬垫松紧适宜C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的末梢循环及温度D只宜短期使用E定时松解必要时按摩二、填空题1.舒适包括(生理)舒适、(心理精神)舒适,(环境)舒适和(社会)舒适四个方面。

2.造成住院患者不舒适的原因有很多,常见有身体、心理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因素。

其中环境因素包括(环境陌生)( 环境不洁)等3.引起头痛发生的原因包括(温度)刺激,(化学)刺激(物理)损伤,(病理)改变及心理因素。

三、判断题1.牵涉痛是指患者感到身体表面有明显疼痛,但该处并无明显损伤。

(对)2.舒适是一种平静安宁的精神状态,是一种客观感觉。

(错)3.采用Prince---Henry评分法为疼痛患者估计时得到2分,其含义为惊喜状态时即有疼痛但较轻微可忍受。

(错)4.手杖应又健侧手臂握住用力(对)5.拐杖的长度包括一腋垫和胶体垫,简易算法为:使用者身高减去50cm..(错)四、名词解释1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在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觉。

2不舒适: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现象,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3卧位: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的需要所采取的卧床姿势。

4舒适卧位:是指患者卧床时,身体各部位处于合适的位置,感到轻松自在。

5主动卧位:是指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床姿势,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6被动卧位:是指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7被迫卧位:是指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8疼痛:是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另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9疼痛阈:是指人体所能感觉到的最小疼痛。

10医源性损伤:是指医务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上的损伤。

11.保护具:是用来限制患者身体或机体某部位的活动,以达到维护患者安全与治疗效果的各种器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