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资银行论文并购业务论文

投资银行论文并购业务论文

投资银行论文并购业务论文: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企业并购、重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趋势。

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力量,投资银行参与到企业并购重组对我国结构转型任务的完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我国投资银行发展历史尚短,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必须对这些问题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在发展并购业务时避免不必要的问题的发生。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投资银行在发展并购业务过程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制度文化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和背景
在后危机时代,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目前可谓是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状态。

国内通货膨胀表现明显,很有必要对经济降温;但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国的几大外部经济体的恢复还需要时间,欧盟的前景堪忧,美国经济乍暖还寒,日本经济仍然低迷。

因此如何在国内经济过热,对外出口形势不好的形势下保持中国经济火车持续平稳健康的运行成为目前重中之重的任务。

对此,经济结构转型是必然的举措。

而经济结构转型必然会带来一股企业、行业的重组和并购浪潮,这为我国投资银行参与和开展并购业务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投资银行通过积极参与并购业务,一方面可以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壮大自身实力,增加与国外大型投资银行抗衡的竞争能力。

但是要想在并购业务中表现出色,必须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进,才可以避免盲目性。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投资银行的定义。

美国著名的金融投资专家罗伯特·库恩根据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和趋势曾对投资银
行下过四个定义,其中最符合美国投资银行现实状况的定义是:只有经营一部分或全部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才是投资银行。

基于投资银行业务的本质,本文将投资银行定义为:只要一家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传统业务证券承销、证券经济业务为基础的业务,那么就可以认定其为投资银行。

目前我国的投资银行主体是证券公司。

1.2.2 关于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

汤丹[1](1999)指出我国投资银行发展并购业务的最大障碍是我国的制度建
设还不够完善,这使得投资银行在进行并购业务时没有一个规范可以作为行为准则。

杨大楷[2](2001)在其文章中没有对投行在发展并购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只提出了一系列投行可以更好发展并购业务的措施建议。

李艳[3](2004)在其硕士论文《中国投资银行参与企
业并购的问题和对策》中,从分析我国投资银行的现状出发,通过与西方国家参与并购业务的运行模式找出我国投资银
行在参与企业并购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在前面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以及政策的具体意义。

文章有些内容显得多余,不够简洁扼要。

邓佳琪[4](2010)指出我国投资银行参与并购业务的范围过于狭窄,规模也很小。

这限制了我国投资银行与国外投资银行竞争。

通过分析现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从文献综述,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文章几乎是努力做到面面俱到,问题的提出和分析比较笼统和简单,没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关键性问题的分析。

2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并购业务的主要问题
2.1 制度基础不完善
2.1.1 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法律建设明显滞后于实际,目前我国没有出台一部比较详尽的规范投资银行业务的专门法律,更别说专门的有关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法律来规范投资银行从事并购业务的行为。

目前国内可以规范投资银行行为的法律只有一部比较简单的12章240条的《证券法》,很多条款规定都不够详尽和具体。

一部法律的制定不是一个理论的提出,它必须排除不自觉地使用不切实际的假设,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得到具体使用,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2.1.2 市场环境的不完善
我国投资银行发展并购业务市场环境目前面临的问题
包括:政府的干预行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不发达等。

目前我国企业在进行重组改制的过程中,大部分是政府主导的结果。

从最初的并购决策和并购过程,政府的行政干预痕迹明显。

这使得我国投资银行在进行并购业务的时候会面临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和麻烦。

企业并购支付价金的方式包括现金支付和股权支付。

2.2 文化建设落后
2.2.1 投资银行自身的文化建设目前我国投资银行不仅在开展并购业务而且在开展其他业务的时候缺乏一个企
业文化,只单纯地体现一个逐利性。

短期性表现很明显,这不利于投资银行在并购业务领域形象和地位的确定,不利于投资银行的长期发展。

此外,由于投资银行在开展和扩大业务的时候单纯体现逐利性,只为分得一杯羹,使得业务雷同,没有各自的特色。

2.2.2 市场文化的建设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市场发育得不够完善和充分。

市场文化强调群体,偏好“以和为贵”,偏于保守和消极。

因此在市场活动中,个人表现得不够活跃、积极和理性,不能以平常心对待变化,对市场的挑战和冲击会手足无措。

这些行为特性使得我国市场文化发展缓慢,竞争意识还有待提高。

3 相关的对策建议
3.1 完善制度环境,为投资银行开展并购业务提供一个制度框架。

明确地告诉经济行为主体(企业、投资银行及监管层)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违规的。

在制定详细法律条款的时候,本文认为除了规定投资银行开展并购业务的资本、经营年限等可以量化的条件,有必要对其内部组织结构、定价机制以及风险控制方面进行严格的规定,当然也必须授予其必要的权限(佣金费率的范围设定、薪酬制度的建设等)保证其开展业务的灵活性。

制度环境的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使投资银行在一个明确清晰的框架里可以灵活的开展
业务。

3.2 加强文化建设,为投资银行在扩大并购业务提供软环境上强大的支持。

首先,投资银行在进行业务拓展的时候其实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实力和优势,找到自己发展业务的比较优势。

因此在开展并购业务的时候其实没有必要各家投资银行一哄而上。

具有不同优势的投行可以选择不同的业务领域作为自己的核心业务,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

选择并购业务作为自己主营业务的投行在开展并购业务的初期,应该立足于自己的优势,对自己开展的业务对象、业务范围有明确的定位,各家投资银行在开展并购业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该项产品的特色,必须制造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

其次,市场文化的培育很长一段时间。

根植于社会中的传统文化是无法轻易改变的,只能通过渗透性地慢慢的进行衍化。

培育具有竞争性、喜爱挑战和变化的文化主要从两个路径出发。

一个就是通过教育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竞争意识、富有挑战精神的市场参与者。

当然这个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也可以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物来教育熏陶。

另一个途径就是加强文化交流。

通过文化交流,投行、企业和投资者等可以切身体会到差异的存在。

并且可以对差异的利弊性质有更透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汤丹.《关于当前我国投资银行的并购业务》[j].《理论前沿》.1999,第9期:19-20.
[2]杨大楷.《发展中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新思路》[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第6期:70-72.
[3]李艳.《中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问题和对策》
[d].清华大学,2004.
[4]邓佳琪.《我国投资银行并购业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商界》,2010,第5期:32-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