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德的历史哲学

康德的历史哲学


LOGO可以这样理解,这样一个社会的建立,是 因为人的独立的倾向性,使得他们在野蛮 的自由状态下无法长久共处,不得不限制 各自的一部分自由,求得一种妥协。在这 种状态中,人类的自然秉赋才能够充分发 展。康德比喻说:犹如森林里的树木,正 是由于每一株都力求攫取别的树木的空气 和阳光,于是就迫使得彼此双方都要超越 对方去寻求并获得挺直美丽的姿态那样; 反之,那些在自由的状态之中彼此隔离而 任意在滋蔓着自己的枝叶的树木,便会生 长得残缺、佝偻而又弯曲。康德得出结论 说,一切为人道增光的文化和艺术,最美 好的社会秩序,就都是这种非社会性的结 果。
LOGO 我们说康德的前提本身是可疑的,但 并不影响他论证过程和结论的合理性。历 史同大自然一样,并没有任何目的性可言 。我们的世界看似一个精心安排的世界, 实际是由无数偶然的因素演化来的。有序 性来源于自组织现象和协同规律,社会与 自然事物一样,高度依赖于初始条件,并 可能因每一个微小的扰动改变运动轨迹。 历史和社会在大尺度看好像合乎某种自然 规律,在微观角度看,它的表现很可能是 混沌。在自然界中,有过寒武纪生命大爆 发,产生了无数种千奇百怪的物种,但是 很快就消失了。某些物种是通过大量的繁 殖,才得以保全的。
LOGO
命题三、大自然使人类完完全全由其自己 本身就创造出来超乎其动物生存的机械安 排之上的一切东西,而且除了自己本身不 假手于本能并仅凭自己的理性所获得的幸 福或美满而外,就不再分享任何其他的幸 福或美满。
大自然绝不作劳而无功的事,并且绝 不会浪费自己的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LOGO
事实上,很难在本能和理性之间划出截然地分 界线来,理性本身就是人类本能的产物。幸福感 恰恰是以那种动物性的需求首先得到满足为基础 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很难有多少幸福感 。大自然不会作劳而无功的事,生物因某种需要 进化出的某些器官必然是为了某种功能而有的。 但是不止于此,这个器官除了这种特殊需要而外 ,往往还有一些剩余的功能,这些功能可能暂时 无用,甚至是自身的某种妨碍,但也许有一天这 种剩余功能就会变成必要的了。没有这种功能的 生物在生存中就会处于劣势。
LOGO
很难说康德是一个无神论者,或者是
一个有神论者。尽管他承认人类认识世界 的局限性,他仍然相信,大自然的演进是 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指向一个终极的目 的,他的哲学具有目的论的性质,一切都 是某种知性为了某种目的而预先设定的。 这一点上他和古希腊以来的唯心主义传统 ,和基督教哲学的指向是一致的。他相信 人类的理性,他是哲学世界的绕不开的路 标。
LOGO 康德的历史哲学
海涅曾经评论说,康德杀死了上帝。 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康德用他的二律 背反分析了人类知识能力的局限性,因此 把世界一分为二:人类能够认识的经验世 界——此岸与无法到达的彼岸。人类的认 知能力是先于经验的,普遍和必然的。在 自在之物世界中,上帝、自由、灵魂等为 超自然的东西,属信仰范围,它们的存在 是为了适应道德的需要。
LOGO
事实上,野蛮的自由状态是包括卢梭 和恩格斯在内的许多作家的逻辑起点。这 样一种状态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野蛮人 那里的限制并不少于文明社会,甚至更多 。我们在猴子的世界里和狼群里都能看到 类似法律的东西。在群聚的昆虫世界里, 这种秩序固定为一种本能。而上述的人类 的公民社会却是产生于人类的理性。
LOGO
康德说,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确实是 不可能的。大自然向我们所提出的,只是 向这一观念的接近而已。但是康德认为, 人类在经历了多次徒劳无功的尝试以后, 可以获得对一部可能的宪法的性质的正确 理解,有了经历许多世事的磨练的伟大经 验,具有准备接受这一问题的善意,从而 使这一问题获得最终解决。
LOGO这里,作为逻辑的出发点,康德对最高 领导的期待接近中国的圣王或柏拉图的哲 学家国王本身必须正直的人,这样的领导 在康德看来是不可能的,尽管他曾经生活 在伟大的腓特烈时代。他指出的最终解决 办法并不是找到一位圣人,而是找到一部 宪法,完美的公民宪法。我们说,即使这 样的宪法也不可能是真正完美的,它应该 永远具有继续得到完善的可能性。 在康德 的时代里,先后发生了北美独立战争和法 国大革命,美国宪法已经付诸实践,路易 国王又被处死,这一切对于康德的思想不 可能不发生影响。
LOGO 命题一、一个被创造的全部自然秉赋
都注定了终究是要充分地并且合目的地发 展出来。
对我们来说,这可以认为是一个伪命
题,因为确实存在一个茫无目的的活动者 的大自然,受到偶然性的支配,不过,并 不如康德所说,令人感到绝望。事实上, 正是这种偶然性的互相作用,产生了某种 秩序,某种似乎是合乎目的的东西。互相 接近的质子产生的引力造成了恒星和星系 ,涨落的物质产生了某种有序的耗散结构 ,昆虫世界可有有惊人的协同行为,自组 织理论解释了这一切何以能够发生。
LOGO 命题二、这些自然秉赋的宗旨就在于使用人 的理性,它们将在人的身上充分地发展出来。但 却只能是在全部的物种的身上而不是在各个人的 身上。
不错,但自然秉赋的宗旨并不存在。全部物 种恰好是由各个人组成的。康德看到的是理性, 是一种合乎目的的理性,而叔本华更进一步,在 自然中间发现了意志,展开了意志哲学的探讨。 在今天的科学看来,自然的理性实际上是由偶然 性规律支配的,我们生活的世界也许最好用人择 原理来解释。宿命来自于初始条件的微小的偏移 ,相互作用的两个粒子,按照物理的规律发生必 然的运动,并影响它们此后遇到的其他粒子的运 动轨迹,大自然就是有这样的链条连接在了一起 。
LOGO
晚年的康德,致力于完善他的哲学体 系中的历史部分。
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 念》这篇论文里,他试图为历史进程建立 一个合乎目的论的体系。他的思想来源于 比他稍早的牛顿和卢梭,他把人类历史看 做自然史的过程,承认规律的可能和社会 契约的存在,这是他对历史体系的基本假 设。
LOGO
• 唯物主义:机械论 • 唯心主义:目的论 • 马克思主义:综合了机械论与目的论
LOGO
创世论者可能说,兔子的繁殖能力是上帝为了 食肉动物有意安排的,但是对于兔子这种生物来 说,大量的繁殖实际是一种浪费。植物的花粉和 动物的精子都有成千上万,能够授粉或使雌性受 孕的只有一个。生物界的自然淘汰本身就是一种 与目的论相悖的过程。康德认为生物的各种器官 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创造的,大自然不会浪费。 而实际上,由于某种需要而逐渐演化出的某些器 官,确实具有超出需求的功能,这种功能可能是 多余的,是一种浪费,但也有可能,自然环境的 某种变化很可能使这种从前不需要的功能变得必 不可少,甚至还会进一步发展。
LOGO 康德对上面的命题解释说,理性是一种要把
自己的规律和目标都远远地突出到自然的本能之 外的能力,它并不知道自己的规划有任何界限。
这一点我们可以同意,理性是这样一种能力
,超出本能之外的能力,因此知识的进步可能是 无限的。但是人类的知识却有确定的边界,它不 能超出人类的理解和感知的可能范围,并且永远 不可能达到宇宙本身的范围。尽管物理学家为我 们描绘了一个无边界的有限的宇宙。图灵机描绘 的世界永远不能达到宇宙本身的范围。彼岸世界 永远存在并且永远遥不可及,但是只要人类存在 ,知识的进步将永远进行着。据说只有在宇宙大 坍缩的奇点上,人类的知识才会与宇宙本身合一 。康德所说的终极目标,那个来源于基督教天国 的大自然的目标根本就不存在。
LOGO于是就出现了野蛮进入文化的真正的第一 步。由此开始的不断的启蒙奠定了一种思 想方式,可以把粗糙辨别道德的自然秉赋 随着时间推移转化为确切的实践原则,从 而把那种被迫组成了社会的一致性终于转 化为一个道德的整体。康德认为,没有个 人的这种非社会性的自私的倾向,人类的 全部才智就会在一种美满的和睦、安逸与 互亲互爱的阿迦底亚式的牧歌生活之中, 永远被埋没在它的胚胎里。正是这种人的 不合群性,这种竞相猜忌的虚荣心,贪得 无厌的占有欲和统治欲,才使人类全部的 自然秉赋得以从沉睡中唤醒。人类要求和 睦一致,大自然要求不和和纷争。 在这里 ,恶最终转化成了善。
LOG命O 题四,大自然使人类的全部秉赋得以发 展所采用的手段就是人类在社会中的对抗 性,但仅以这种终将成为人类合法秩序的 原因为限。
这里回到了康德的人类学,对抗性指 的是人类的非社会的社会性。这种秉赋存 在于人的天赋之中。人具有一种要使自己 社会化的倾向,然而他也具有一种强大的 ,要求自己单独化的倾向。他想要一味按 照自己的意思来摆布一切,并且因此之故 就会处处遇到阻力,他自己也倾向于成为 别人的阻力。正是这种阻力才唤起人类的 全部能力,推动着他去客服自己的懒惰倾 向,并且由于虚荣心、权力欲或贪婪心的 驱使而在人群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
LOGO
命题五,大自然迫使人类去加以解决 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建立起一个普遍法治 的公民社会。
这里康德进入了他的主题。公民社会 在他看来是大自然本身所要求的,是造物 主的终极目的。我们不是目的论者,也看 不到大自然的强迫。公民社会是人类社会 范围扩大的时候通过人群的共同作用产生 的。康德论证说:
LOGO
唯有在社会里,并且唯有在一个具有最 高度的自由,因之它的成员之间也具有最 彻底的对抗性,但同时这种自由的界限却 又具有最精确的规定和保证,从而这一自 由便可以和别人的自由共存共处的社会里 ,大自然的最高目标,亦即她那全部秉赋 的发展,才能在人类的身上得以实现。大 自然给与人类的最高任务就必须是外界的 法律之下的自由与不可抗拒的权力这两者 以最大可能的限度相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社 会,也就是一个完全正义的公民宪法。
LOGO
设想一个小的人类团体,团体内互相
有一些约定,他们自发的选举自己的领袖 ,制定小团体的规则,这需要其他人的认 同,而他们总是认同的,这些规定虽然限 制了他们的自由,却使得人们之间的冲突 变得最小,最终使每个人 都获得了便利。 这也符合这个团体的习惯——习惯,又是 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只是这个 问题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就已经解决了, 这是一个自组织理论的问题。
LOGO命题六,这个(建立公民社会的)问题既是 最困难的问题,同时又是最后才能被人类 解决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