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设计主要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筑设计主要思潮
时间:50-60年代. 建筑观: 吸取传统建筑的构图方法,比例工整\严谨,偶有装
饰,不用柱饰,以传神代替形式. 代表人物,作品: 1,密斯.凡.德.罗:西柏林美术馆. 2,斯东:美国驻印度大使馆。 3、雅马萨奇: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1973年
西北国家人寿保险公司大楼。 4、菲利浦.约翰逊:林肯文化艺术中心。
,海上的白帆……这座建筑
从设计到完工拖延达14年之
久,耗资达1.2亿美元,建
成后受到人们广泛喜爱,有
人认为这座剧院提高了悉尼
市在世界上的声誉。有的澳
大利亚朋友甚至说,“中国
有长城,我们有悉尼歌剧院 。”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第五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设计的主要思潮
对战后的思潮进行明确的分期是困难的。但为了便于认识,不妨把它 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下串叶。这是欧洲的“理性主义’在 新形势下的普及、成长与充实时期,也是其中某些方面的片面突出与片 面发展时期.
第二阶段是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这是‘现代建筑”进入形式上 的五花八门时期,也是“现代建筑”的第一代元老开始受到第二与第 三代的后起之秀挑战的时期。
合 于一体,起源于阿尔瓦.阿尔托。 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主流创作现象。民族的式样和地方的材料(地 方形式的屋顶,较粗壮、善于使用砖、木材和是眼、石头。)具有历 史感和人道主义特色。
代表人物、作品:
1、索恩克朗教堂(美) 表现材料结构特征 和向上的精神。
2、安藤忠雄 :塞维利亚博览会日本馆。
3、波塔——提契诺学派。
4、 北欧乡土建筑:(继承阿尔瓦.阿尔托的风格。)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5)、光亮式: 50年代至今。
大片玻璃幕墙,国际式的延伸。 1、第一座全玻璃幕建筑:利华大厦。 1953年,SOM。 2、水晶大教堂 菲利浦.约翰逊。 3、波士顿.汉考克大厦。 贝聿铭 (点状玻璃安装)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第三阶段是六十年代末至今,形式各异和各有千秋的“现代建筑’ 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一支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现代建筑’设计原 则的,自称为现代主义之后派” (PostModernism)的思潮正在涌现。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多元论建筑:
5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不同倾向中的表现。 多元论: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以获得建 筑与环境的个性及明显的地区性 特征(包括地理、文化、生活社 会等。)
面积达88000m2,连观众和工作人员在内,同时可容纳7000人,实际是一座大型
综合性文化演出中心。歌剧院的环境位置十分优越,它坐落在悉尼港内三面临海
的小块地段上。建筑物外形由大平台上的10对巨型壳片组成,各种房间隐藏在它
的内部。这些壳片如同花瓣似的指向天空,构成奇异的造型,给人以美的联想—
—盛开的花朵,洁白的贝壳
6)、探索新型空间和共享空间的创造: 10年代至今。
约翰波特曼。
共享空间的七点手法:
1、既有规律又有变化。 2、动态的空间。 3、水。 4、人看人。 5、共享的空间。 6、自然。 7、照明、色彩、观光电梯。
中庭空间和观光电梯的利用。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旧金山海亚特旅馆 2、 亚特兰大桃树街广场旅馆。 贝聿铭: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3)、隐喻主义(象征主义)。
时间:50年代至今。 建筑观:象征主义,强调艺术造型。
A、代表人物、作品:
a、具象象征: 1、 肯尼迪环球航空公司侯机楼,E.沙里宁。 2、 悉尼歌剧院 伍重 3、 某广告公司(望远镜造型) 盖里。
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2、 密森夫妇:亨斯特顿学校,谢菲尔德大 学方案。 1954年。
3、前川国南:京都文化会馆。 4、保罗 –鲁道夫:耶鲁大学建筑艺术馆。 1959
——1963年。 5、詹姆斯-斯特林:莱斯特大学工程馆。 1959
开创美术馆空间设计的先河。 几何形体构图,空间设计上的技巧。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1)、粗野主义:(常使用于纪念性建筑。)
时间:50——60年代 建筑观:保持建筑的自然特色,混凝土
不加粉刷,构件交接直截了当, 生硬。 代表人物,作品: 1、勒柯布西耶:马塞公寓。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1963年。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2)、典雅主义(形式美主义,新古典主义)
b、抽象象征:
1、柏林爱乐音乐厅: 汉斯.夏隆 2、美国越战纪念碑 林樱。 3、公主的“珍珠宫”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4)、新乡土或地方主义 50年代至今。
建筑的构思结合地方特色,适合地方人们
的生活习惯,使人、建筑、环境较好地融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悉尼歌剧院
Opera House,Sydney,Australia
丹麦建筑师伍重(JohnUtzon,1918一)的作品,1973年建成。悉尼歌剧院规模庞大
,它包括一个2700座的音乐会大厅,一个1550座的歌剧大厅,一个550座的剧场,
一个420座的排演厅,还有众多的展览场地、图书馆和其他文化服务设施,总建筑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
现代建筑
外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