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40
(二)出口补贴
(3)实践中,进口国往往高估补贴额,征收比补贴额 更高的反补贴税。
(4)对于两国消费者而言,福利均受到影响。 出口国的纳税人增加了税收负担;进口国的消费者无法
享受相对廉价的商品。
41
(三)其他非关税壁垒
1、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对某些商品由
国家指定的机构和组织集中管理、经营。 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主要集中在军火、烟酒和粮食等少
C、自愿出口限额是进口国比较隐蔽的保护措施。 D、自愿出口限额的配额租金由外国出口商获得。
31
(一)配额
(3)自愿出口限额图示
设A国进口需求曲线:DM;外国出口供给曲线:Sx。自由贸易时,
均衡点:E;世界价格:Pw;进口量:OM。若A国与出口国达成协
议,设自愿出口额度:OQ。
P 国内价格上升:Pd>Pw;进口量下降:
38
(二)出口补贴
(2)出口补贴的政策含义 在出口国看,出口补贴带来的短暂损失,能使本国生产
规模扩大,进而获得规模经济,或能有利于本国长远利 益,这种损失也许是值得的。
39
(二)出口补贴
5、反补贴税 (1)进口国一般反对出口国的出口补贴政策,国际惯
例将出口补贴视为“不公平竞争行为”,并允许受到 冲击的国家采用反补贴税。 (2)反补贴税(或进口平衡税):进口国对于接受补 贴的进口商品征收与补贴金额等值的关税。
25
(一)配额
4、配额的经济效应 (1)配额与等效关税的效应相似。等效关税是导致
的进口量等于配额额度的特定关税。 (2)配额效应取决于对进口的限制程度。 (3)配额对大国和小国的影响不同。
26
(一)配额
5、小国配额效应:局部均衡
(1)国内供给曲线:Sd+Q;国内生产:S1;国内消费:D1。
(一)配额
8、自愿出口限额 (1)含义 出口国在进口国的压力和要求下,“自愿”在规定时间
内限定本国产品的出口数量或者出口金额。 (2)特征 A、自愿出口限额事实并非“自愿”,而是在进口国的
压力下实施的限量出口的措施。
30
(一)配额
B、自愿出口限额看上去相对温和,实际与配额一样严 厉,使出口商难以凭借产品的价格优势渗入。
(1)贸易三角:△S2DE2;国内价格:Pd;则实际贸易三角: △S2DM;贸易规模缩小;U2<U1,B国征税引起福利下降。
(2)进口中DM被消费,ME2为税收。 Y Pw Pd
(3)若关税高至Pd与生产可能线相切 Pw′ 于S0以下,生产回复到S0,无贸易。此 时关税为禁止性关税。
O
S1
U2 U1
(1)消费效应:Q1Q3;保护效应:Q2Q4;国际贸易效应:(Q1Q3
+Q2Q4)。
P
Sd
(2)消费者剩余:-(a+b);生产者
Pd Pw a
b
c
剩余:(a+b+c);政府补贴:(b+
du
c+d)。补贴资金源于税收,即出口补
Dd
贴加重了纳税人负担。净福利:-(b+
d)。b:消费扭曲;d:生产扭曲。
品国内最高价格与国外价格的差额。公开拍卖收入(特 殊形式的关税)归政府所有。
24
(一)配额
(2)固定受惠:政府根据现有进口某种产品的企业在 该商品总额中的比重,将固定的份额分配给企业。固定 受惠具有垄断性,新增企业难以获得商品进口的特权。
(3)非价格竞争:根据时间顺序或生产能力等进行许 可证的分配。前者将可能使企业把时间用于等候;后者 可能使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能力,造成生产过剩和资源浪 费。
>Pw;福利:-(b+d)。
P
Dd
MC
(2)造成垄断:国内厂商边际成本
线:MC;边际收益线:MR。根据MR Pd
=MC,厂商产量:OS;价格Pd。消费
Pt Pw
C g aB h f c bd
e
更少:OS<OSt;价格更高:Pd>Pt;
Dd-Q
MR
福利:-(a+b+c+d)。
O S St
A Q
D29 QY
(6)B福利下降。
O
G H
T″ X
15
(四)关税谈判中的博弈分析
1、关税谈判可被视为重复博弈 (1)重复博弈讲求战略。 (2)关税谈判中的战略包括威胁与承诺两种基
本方式。 2、关税谈判中的战略选择直接关系到最终均衡
的类型。
16
附:2×2模型关税博弈模型
(A,B) 无关税 有关税
无关税 (8,8) (10,2)
Pd a Pw Px
b
c f
du
损失(b+d+f)。b:消费扭曲;d:
生产扭曲;f:贸易条件恶化的额外 损失。
O Q1
Dd Q2 37 Q
(二)出口补贴
4、出口补贴的政策含义 (1)出口补贴的影响 出口国:一方面,出口扩大,贸易收入增加;另一方面,补贴使
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降低,贸易条件恶化。总之,出口 补贴将会降低出口国的福利。 进口国:被补贴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到国际市场,可能会挤 垮本国的同类产业。
超过配额的进口则征收高关税。
21
(一)配额
(2)实施方式: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 全球配额:规定一国对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的进口数量
或金额。适用于来自任何一国的进口。 国别配额:对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规定不同的配额。
22
附:美国若干进口配额
进口的商品
浓缩牛奶(澳大利亚) 浓缩牛奶(丹麦) 脱水牛奶(德国) 脱水牛奶(荷兰) 蓝纹奶酪(阿根廷) 蓝纹奶酪(智利) 切达奶酪(新西兰) 意大利奶酪(波兰)
日本政府得知后,主动宣布自动限制在美国市场 的汽车销售量,1981-1983限制在每年183万辆, 1984年提高到202万量,1985年则为251万辆。
33
(二)出口补贴
1、出口补贴 (1)出口补贴:政府根据产业发展目标,给予出口厂
商以现金支付或者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2)出口补贴的形式 直接补助: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助或津贴。 间接补助:对选定商品出口给予财政税收上的优惠。
P2 A P
E2
EB
(4)若B进口需求强烈,则将以较
P1
高价格进口,贸易条件恶化;若A
E1
出口商垄断优势明显,也将使B接
受较高价格。反之亦反。
O
R
X28
(一)配额
7、配额与市场结构
设A进口需求曲线:Dd;均衡点:A;价格:Pw;消费量:OD。配 额后需求曲线:(Dd-Q),Q为额度。
(1)未造成垄断:消费减少:(OSt+Q)<OD;价格上涨:Pt
Dd
(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O S0 S1
D1
D027 Qy
(一)配额
6、大国配额效应:一般均衡
(1)若B配额:R。A、B愿接受的价格:P1、P2。
(2)A、B更乐于接受有利的贸易条件:OP1和OP2构成了选择贸
易条件的极限。
Y
(3)最终贸易条件取决于两国对X
商品和Y商品的垄断及需求程度。
(1)征税后。国内价格上升:
P减w→少P(d,消贸费易者量剩减余少)::Q(1→c+Q2;b+福d利)。Pd
c
Pw (2)c部分的减少被政府税收所弥
补;故B国福利净损失(b+d)。
O
b+d
DM
Q2
Q111QX
(二)小国进口关税均衡分析
3、一般均衡分析
贸易后:均衡价格:Pw;福利:U1;贸易三角:△S1CE1。征税后, 国际价:不变;国内价:Pd;生产点:S2;关税额:Pw与Pd夹角。
OQ<OM;消费者剩余:-(a+b);
F
b为配额收益,由出口商获得。
Pd b Pw c
aE
在OQ的出口量上,出口商可承受价 Pf
格为Pf,则c为其额外利润,进口国
Sx DM
福利损失扩大。
O QM
Hale Waihona Puke D32 Qy附:自愿出口限额案例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汽车不断下滑,工人大量 失业,美国政府计划把1981、1982、1983年出口 到美国的日本汽车限制在160万辆以内。
19
(一)配额
(3)通常配额会将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在低于自由贸 易的水平,所以配额实施后进口会减少,进口商品在国 内市场上的价格要上涨。
20
(一)配额
2、配额的分类 (1)限制的严格程度: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 绝对配额:超过配额后一概禁止进口。 关税配额:在配额内的进口享受低关税或免税待遇,而
S2
E2 E1
CD M S0
12 X
(三)大国关税的均衡分析
1、大国在国际贸易条件下的总供给曲线
Ph
Sh
Ph+f
Pf Sh+f
Sf
Oh
Qh Oh
Qh+f Of
Qf
13
(三)大国关税的均衡分析
2、局部均衡分析
(1)关税效应。保护效应:Q2Q4;消费效应:Q3Q1;贸易效应:
(Q2Q4+Q3Q1);税收效应:Q3Q4×PtPW′;国际收支效应:
各种理由,各国都对贸易采取种种干预手段。 (2)贸易政策:各国政府基于本国某种利益上的考虑,
对对外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两大类, 即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5
(二)小国进口关税均衡分析
(3)进出口市场的考察
DM为进口需求线,出口供给线与PW重合(小国)。自由贸易时, P
贸易量为Q1,价格为PW。
O Q3 Q1 Q2 Q346 Q
(二)出口补贴
3、大国出口补贴效应:局部均衡
(1)设大国单位产品补贴u。国内价格上升:Pd;出口价格下降:
Px;出口量扩大:Q1Q2。且:Pd-P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