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6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C C'
O B X
Tw
T'w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四)贸易均衡条件分析与评价 政策含义: 政策含义:任何阻碍自由贸易的做法,尽管会使得征收进口关税的 国家的国内生产增加,财政收入增加,但从总体来看,征收进口关 税必然会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下降,必然会导致经济福利的净损失. 启示: 启示: 采用关税保护国内市场时,决策者必须考察本国该产品的供 给与需求弹性.如果供求弹性大,则关税的保护作用大;反之则并 不一定理想.
Dx'
Q6 Qe Q4 Q2 Q7
Q1
Q3
说明:图形中Sx与Dx曲线分别是该国的国内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由于Pw<Pe, 国际价格低于国内价格, Q 该国存在进口,Q1Q2为Pw价格自由贸易下的进口.为限制进口,该国设置Q3Q4 (AB)的进口配额,而PQ 价格是设置Q3Q4进口数量限制而形成的消费者的新价格,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做法可看成等同于设置PQ的 进口税,国内需求为OQ4.需求偏好发生变化后,形成了新的需求曲线Dx', 国内供给曲线不变,在此基础 上可以分析出进口配额与等效关税之间的差异.
P
Dd
Pd
Pf
MC
E E' Df
MRf
MRd
O
Qd
Qf
Q
倾销的经济学定义
说明:图中Dd,Df分别代表国内需求曲线和国外需求曲线,Dd比Df更缺乏弹性.MRd和 MRf为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C为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当MRd=MC时,两曲线相交于E 点,此时国内的销售量为Qd,对应的价格为Pd,当MRf=MC时,两曲线相交于E'点.此时的 销售量为Qf,对应的价格为Pf.如图所示,Pf<Pd,即在同一时间销售同一种商品的国外市场 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
第四节
二.
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倾销的危害性:
挤占出口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倾销可以在短期内扩大其在海外市场的份 额,抢夺原本属于未进行倾销国企业的市场份额,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 行为. 损害出口国消费者的利益.厂商可以利用倾销手段,处理其库存或剩余 产品,维持其国内市场上的垄断价格,以弥补其在海外市场的损失.倾 销企业海外市场的扩大是以侵害出口国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 扰乱出口国的市场秩序.倾销往往并不是出口产品的生产厂商劳动生产 效率高的反映,其低价销售行为会创造一种虚假的竞争优势,引发国内 其它生产厂商的过度竞争.过度竞争的后果,使厂商过分关注产品的价 格而忽略非价格因素对质量与销售的影响.低价竞争与价格大战,更助 长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阻碍生产企业的进步,从而扰乱出口国国内市 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和公平竞争秩序.
第四节
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二).法律定义:以《19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议》第六条规定 为依据: 法律上倾销的构成有以下三个条件构成: 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是指 出口国或原产地国的国内市场销售价格,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是该国向 第三国出口的市场销售价格或结构价格等. 低价销售的行为对进口国产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 阻碍. 损害与价格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的低价销售行为,才能够依据反倾销法采取 反倾销措施.由此可见,经济学上的倾销只是构成法律倾销的前提条件.
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
1,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保护关税制度的核心思想: 关税保护对象 关税保护措施 课收关税的限度 关税保护措施的有步骤进行
2,新贸易保护理论
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切断不等价交换转移 价值的渠道.
第三节 幼稚产业的保护
幼稚产业的保护
⒈幼稚产业的定义(M-B-K标准)
⒊关税有效保护的政策含义与评价
应根据进口产品加工程度的差异而征收不同的关税. 出口退税可以增强出口竞争力并且避免偷逃进口关税. 有效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两难: 对原料征进口关税或是对原料和最终产品都征税?
第四节
一.
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倾销的界定:
(一)经济学的定义: 最初由经济学家雅格布.瓦伊纳在20世纪初提出.他认为:倾销是一种商 品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歧视,是海外商品以低于同样商品的销售价格 在国内同时出售. 他把倾销划分了三种类型: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长期性倾销. 偶然性倾销是为了清理剩余货物,故可不计成本;掠夺性倾销是想在挤 走国外竞争对手后,再提高价格,获取垄断利润,以补回倾销时的损 失.而长期性倾销就比较复杂,由于厂商获得政府直接或间接补贴,因 此,生产者可以按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口商品,其损 失由政府补贴中获得.
⒋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含义与评价 起到保护作用,又避免了使用禁止性关税 的措施,免除了许多麻烦.
第三节 幼稚产业的保护
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⒈关税保护与关税的有效保护
名义保护:对最终制成品征收的进口关税税率 有效保护:对受保护行业单位产品棵附加值增加率的保护
⒉关税有效保护率的计算
EPR=(V'-V)/V EPR=(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三,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一)大国在国际贸易条件下的总供给曲线
Ph
Sh
Ph+f
Pf Sf Sh+f
Oh
Qh
Oh+f
Qh+f
Of
Qf
(二)大国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P Sh
Sh+f+t
PE Pt
E Sh+f
a
Pw Pw'
b
c
d Pw'
O Q4 QE Q1
Q
说明:图中有三个价格,即国 际价格PW,征收关税之后的价 格Pt,该国利用自己大国地位 所压低的价格Pw',Sh为国内 供给曲线,Sh+f为总供给曲线, Sh+f+t为税后供给曲线,睡前 消费量为OQ1,其中OQ2,Q1Q 2为国外厂商供给.税后消费量 降为OQ3,国产OQ4,进口Q3 Q4.
⒊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
Y Y1 B 进口(X)
出口(Y)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出口(X)
Y0 进口(Y) A
O
X1
X0
X
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
说明:在实行贸易保护之前,该国比较利益在于生产(生产点为A,消费点为C),出口 X产品,之后随生产力向Y产品方向的发展,比较利益在于生产(生产点为B,消费点为C), 出口Y产品,比较利益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得到了标的,说明保护的目的达到了.
穆勒标准 巴斯塔布尔标准 肯普标准
⒉幼稚产业发展的局部均衡分析
P B S'' Pe E A C F PW S S'
D
O
Qe
Q1
Q2
Q
图6——8幼稚产业发展的局部均衡分析 说明:该国最初的均衡价格太高,世界价格很低,由于价格差距,国内供 给无法进入市场.该国决定对之实行保护政策,经过一个阶段的保护,供给曲 线从S移至S',这时进口停止,进而供给曲线右移至S'', 该国由于成本很低, 产品便可参与国际竞争.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二,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 小国: 小国:该国在市场中只是既定价格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价格 的决定者,即它对于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价格事实上没有多 大影响.
P
S
Pe
1 2 E''
E 3 E'
Pw
O
Q1
Qe
Q2
Q
图6-1 自由贸易条件下福利变化分析 说明:当世界价格Pw低于国内均衡价格Pe时,该国可以从国际市场进口商 品,其数量是Q1Q2.在未产生贸易时,该国的消费者剩余是PPeE,生产者 剩余为OPeE,而自由贸易进口下消费者剩余则为PPwE',生产者剩余为 OPwE''.与未发生贸易比较,该国的消费者净福利增长了PwPeEE',其中 PePwE''E 是从生产者剩余转移过来的(面积1),而三角形EE'E''则是自由 贸易的净福利,它是消费者从过去国内高价消费转向进口低价消费(面积 2),以及在进口低价条件下新消费者进入消费而产生的新福利(面积3). 面积2+3时自由贸易鼓吹者认为的进口主要利益之所在.
"禁止性关税 禁止性关税": 禁止性关税 关税征收比率高到使商品无法进口的程度时的关税.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二)关税的特征 1.透明性 2.非歧视性 3.稳定性 4.市场功能性 5.防止寻租 6.保证国家利益
第一节
(三)关税减让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1."产品对产品"方式 2.线性程序 所有工业国的非农业产品都从削减50%的起点开价. 3.综合方式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说明:A' F的Y产品按国际价格 (与原国际价格线平行的线国 际价格线)交换FC'的X产品, 由于关税,A'F 的Y产品只能交 换FD的X产品,此时交换是按 照国内的价格,即过A'点的更 为陡峭的价格线,DC'为关税.
(三)小国进口关税一般均衡的 图形说明
Y
A
A' E F D
(三)大国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分析 (四)大国关税一般均衡的图形分析
A T Y Tr E T' B
D C E'
B'
O
G
X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四,关税谈判中的博弈
两国,两种产品关税博弈情况
A B 无关税 有关税
无关税
有关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