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省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成效及发展方向

全省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成效及发展方向

全省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成效及发展方向摘要: 随着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社会和公众对地震科普宣传
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

政府部门对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教育的力度也逐渐增大,特别是自玉树7.1级突发大震发生后,科普宣传就得到了更多的重视。

本文主要针对我省当前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的现状。

分析了目前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的必要性,并研究出了我省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几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the earthquake resistance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social and public earthquak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of the 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more and more high.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 to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of 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earthquake is becoming higher, especially since a magnitude 7.1 earthquake occurred yushu, science popularization got more attention.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earthquake in popular science knowledge propaganda of the status quo. analyzes the popular science knowledge earthquake at present, to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research in earthquake science out of the propaganda work sever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words: earthquake; the popular science knowledge; propaganda;
中图分类号:p31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极大的小概率灾难事件。

自玉树地震之后,我省加强了地震科普宣传的工作力度,成绩显著。

1.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的必要性
1.1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要求更为迫切。

而地震作为一个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随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人们对综合防御,防震减灾的期望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族的防震减灾能力。

1.2加强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是中国国情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历史上地震活动的频率高、强度大。

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本世纪以来
全球大陆7级以上强震,我国约占35%。

我们国家的许多地区,如台湾、华北北部,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都处于地震的多发地区。

1920年的宁夏海原地震死亡人数达23万之多。

1976年的唐山地震死亡24万多人。

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死亡达80000多人。

1.3加强地震科普宣传的力度,提高人民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大家知道地震预报是当今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我国在历史上虽然有过成功(1975年2月4日的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比较成功的
地震预报(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连7.3级地震)。

但是由于目前人类对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我们的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

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为目前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尚不能完全准确预报所有破坏性地震,所以,要想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自觉地对地震预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必须要进行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以提高大家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和自觉性。

同时由于有了地震知识,可使广大群众增强对地震谣言、误传的识别和抵制能力,大大减少无震损失。

1.4地震科普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地震发生是有效减少伤亡的重要因素
玉树地震造成的伤亡,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中小学生。

造成中小学生伤亡的主要原因,除了学校建筑抗震能力差等工程性因素外,也包含有地震科普知识教育长期被忽视的因素。

在此次玉树大地震中,青海省称多县安阳中学由于注重地震科普知识教育,开展地震紧急疏散演习,2400多名师生在1分36秒内完成紧急疏散,无一伤亡。

与此对应的是距离震中约800公里的钟祥市胡集小学在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却有18名小学生因拥挤踩踏致伤。

由此可见,每个社会成员要将地震科普知识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

2.我省地震科普教育取得的成效
2.1建立了健全地震应急工作机制
成立了市政府行政一把手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和油田分公司、石油管理局等企业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乡镇、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震情监测、治安保卫、通讯保障、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多个应急机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地震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了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2.2 抓好地震应急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我省始终把提高队伍素质作为促进地震应急工作的有效手段来抓,一方面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地震部门干部业务素质。

先后选派3名业务骨干外出参观培训、学习“取经”,同时聘请国家、省、市地震专家现场指导工作,丰富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狠抓宏观测报、灾情速报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坚持选派业务骨干深入乡镇、社区举办地震宏观测报、地震灾情速报培训班,重点对乡村两级联络员、村组干部进行强化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加强地震科普宣传的发展方向
3.1针对不同的群体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地震科普宣传
一是要利用现有的网络和其它媒体,以新闻采访、地震知识问答和对玉树地震的报导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二是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和公务员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

利用各级领导和公务员党校和行政学院学习进修的机会举办专场的地震
科普知识讲座,并组织参观地震观测台站,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
公务员对地震工作重要性认识;
三是加强对基层群众地震科普知识的普及工作。

地震部门组织人员进入街道和社区举办形式多样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活动, 四是加深广大群众对地震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应对地震灾害
的能力。

3.2地震科普知识的常规宣传要与重点宣传结合起来
常规宣传是面对全民的地震知识普及性宣传,宣传内容以普及
地震科学常识,工程地震、工程抗震知识,有关地震工作的方针、政策,国内外地震科技的进展为主,目的是提高群众的防震意识和交
给群众防震知识,提高群众识别谣言的能力,克服恐震心理,抑制谣言的发生和传播。

常规宣传一般不要搞宣传高潮,造宣传声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在常规宣传的基础上,适当有重点地加强宣传力度和频率,突出减灾的主题。

向群众讲明震情形势、发震背景,宣传政府的综合防御措施、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各种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知识、灾害保险知识,使地震知识和防震减灾知识家喻户晓。

有时在发生较大地震谣传的地区,要强化辟谣的宣传。

与此同时,也要积极的巩固应急宣传和救灾宣传。

根据各个环节的针对性不同,宣传工作的计划、内容和方案均有所不同。

将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扩大宣传面,突出宣传重点。

3.3加强地震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的建设
玉树大地震的死亡人数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在校的学生。

造成这重惨剧的主要原因:
一是学校建筑抗震能力差;二是长期忽视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我们在提高学校教学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增强教室安全性的同时,要把对师生进行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的建设作用在于,在学校开展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因有三方面: 第一,在校学生的灾害防御能力较差,求知欲强,接受新知识比较容易,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速度比较快。

第二,在校师生比较集中,容易进行集中宣传,集中培训和训练。

第三,每个学生都可以作为一个小宣传员把地震科普知识带回家,从而把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更广。

3.4大力加强农村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住房大都没有考虑抗震问题,农村住房基本没有抗震设防,由于农村民居建盖主要依靠农民自建,只有增强农民的地震科普知识,强化地震安全观念,才能提高农村住房的抗震能力。

因此,必须要大力加强农村地震科普知识的宣传,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讲座、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的地震知识,以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

结束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效做好地震科普教育工作,能在提醒人们注意灾情的发生的同时,还能让人们能在紧急情况时保护好自己,尽量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韩渭宾.初涉地震科普宣传的几点体会[d]. 【2】龚晓兵.国际地震动态—中国地震学会2009 【3】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专集,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