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祛风湿药

中药祛风湿药

中药祛风湿药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中药04-祛风湿药.txt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本类药多辛散苦燥,具有祛除肌表、经络风显作用,有的还分别兼有散寒或清热、舒筋、通络、止痛、解表,以及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麻木不仁、腰膝酸痛、下肢痿弱,或热痹关节红肿;兼治痹证兼肝肾不足、外感表证夹湿、头风头痛等。

独活伞形科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辛、苦,微温。

归肾、肝、膀胱经。

本品辛散苦燥,微温能通,主入肾、肝经,兼入膀胱经,药力较羌活为缓。

作用偏里偏下,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

祛风湿,止痛,解表。

1、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2、表证夹湿。

3、少阴头痛,皮肤湿痒。

羌活配独活:羌活性湿,功能散寒祛风、胜止痛、发表,善散肌表游风及寒湿,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独活微温,功能祛风湿、止痛、发表,善散在里伏风及寒湿,治腰以下风寒湿痹。

两药合用,走里达表,散风寒力强,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威灵仙毛茛科威灵仙的干燥根及根茎。

辛、咸,温。

归膀胱经。

本品辛散温通,走窜力强,既善祛风湿、通经络,为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又能消痰水、除骨鲠,为治痰饮积聚及诸骨鲠喉所常用。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1、风寒湿痹,肢体拘挛,瘫痪麻木。

2、痰饮积聚,诸骨鲠喉。

防己防已科粉防已(汉防已)、木防已等的干燥根。

苦、辛,寒。

归膀胱、肾、脾经。

本品味辛能散,苦寒清泄,走膀胱,入肾脾。

既能祛风除湿止痛,又能利水消肿,尤善治风湿热痹及水肿兼热者。

汉防已长于利水消种,木防已长于祛风止痛。

祛风湿,止痛,利水。

1、风湿痹痛,尤以热痹为佳。

2、水肿,腹水,脚气浮种,小便不利。

治水肿尿少宜用汉防己,治风湿痹痛宜用木防己。

广防已(马兜铃科)其长于祛风止痛,却含有马兜铃酸。

粉防已有抗炎、镇痛、解热、抗菌、抗过敏、免疫抑制、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抑制心脏和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氧、抗肿瘤、抗矽肺、抗过氧化物及松弛横纹肌等作用。

秦艽龙胆科秦艽等的干燥根。

苦、辛,微寒。

归胃、肝、胆经。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平和不燥,兼利二便。

既善祛风湿、舒经络、止痹痛,又能退虚热、透表邪,还能导湿热从二便出而利胆退黄。

虽为治痹证通用药,但以风湿热痹是宜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黄。

1、风湿热痹,风寒湿痹,表证夹湿。

2、骨蒸潮热,湿热黄疸。

本品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热、抗菌、抗过敏、降血压、升高血糖、利尿等作用。

徐长卿萝艹摩科徐长卿的干燥根或根茎。

辛,温。

归肝、胃经。

本品辛散温通,芳香走窜,入肝、胃经。

既善祛风,又能活血通络,故止痛力强,善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以及内外伤诸痛。

还能止瘙痒、解蛇毒,治风湿疹痒、毒蛇咬伤。

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解蛇毒。

1、风湿痹痛,脘腹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

2、跌打肿痛,风疹,湿疹,顽癣,毒蛇咬伤。

不宜久煎。

木瓜蔷薇科贴梗海棠及木瓜的干燥果实。

酸,温。

归肝、脾经。

本品味酸性温,入肝、脾经。

既益筋血面蛱肝舒筋,又开胃生津而止渴,还能祛湿和中,并具有酸不收敛湿邪、温不燥烈伤阴之长,善治风湿痹证酸重拘挛麻木、脚气肿痛、吐泻转筋及消化不良等。

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

2、湿浊中阻所致吐泻转筋。

3、消化不良证。

桑寄生桑寄生科桑寄生或槲寄生的干燥带叶茎枝。

苦、甘,平。

归肝、肾经。

本品苦平泄燥,味甘能补,入肝、肾经。

既能祛风湿,又能养血而补肝肾、强筋骨,虽可治风湿痹痛,但以血虚或肝肾不足兼风湿痹痛者用之为佳。

又能通过养血、补肝肾而固冲任安胎,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风湿痹证,腰膝酸痛。

2、肝肾虚损,冲任不固所致胎漏,胎动不安。

桑寄生配独活:独活性温,功能散风寒湿止痛;桑寄生性平,既能祛风湿,又能强筋骨。

两药合用,既祛风寒湿,又能强腰膝,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者要投。

五加皮五加科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

辛、苦、微甘,温。

归肝、肾经。

本品辛散苦泄,甘温补利,入肝、肾经。

既善祛风寒湿邪,又能补肝肾强筋骨,为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

并兼能利水,治水肿、脚气浮肿。

祛风湿,强筋骨,利水。

1、风湿痹痛,四肢拘挛。

2、肝肾不足所致腰膝软弱、小儿行迟。

3、水肿,脚气浮肿。

本品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镇痛、镇静、抗疲劳、抗应激及降低血糖等作用。

蕲蛇蝰科五步蛇(尖吻腹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甘、咸,温。

有毒。

归肝经。

本品甘咸性温,有毒而专入肝经。

内走脏腑,外达皮肤,透骨搜风,走窜力猛。

功善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治痹痛拘挛、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口呙斜、破伤风、惊风及麻风顽癣等。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肢体麻木。

3、破伤风,急慢惊风。

4、麻风,顽癣,皮肤瘙痒。

豕希莶草菊科豨豕希莶草等的干燥地上部分。

苦、辛,寒。

归肝、肾经。

本品苦燥辛散,苦寒清泄,入肝肾经。

既善祛筋骨间风湿而通经络,又能清热解毒而消肿,还能降压。

治风湿痹痛兼热者最佳,治高血压兼肢体麻木者最宜,并治中风手足不遂、痈疮肿毒及湿疹瘙痒等。

唯作用缓慢,久服方效。

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

1、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2、中风手足不遂。

3、痈肿疮毒,湿疹瘙痒。

4、高血压。

豨莶草配臭梧桐:豨莶草性寒,功能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臭梧桐性凉,功能祛风、除湿、活络、降血压。

两药相合,既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筋脉拘麻;又降血压,治高血压病。

若为风湿痹痛肢麻又兼高血压者用之最宜。

络石藤夹竹桃科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

苦,微寒。

归心、肝经。

本品苦泄通散,微寒清热,入心、肝经。

功能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既善治风湿热痹或痹痛兼热,又可治喉痹及痈肿。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喉痹,消肿。

桑枝桑科桑的干燥嫩枝。

苦,平。

归肝经。

本品苦泄性平,专入肝经,尤擅横走肢臂。

既能祛风通络而利关节,治风湿肩臂痛与四肢拘挛,又能行水消肿,治水肿、脚气等。

唯药力平和,用量宜大。

祛风通络,利水。

1、风湿痹痛。

2、水肿,脚气浮肿。

海风藤胡椒科风藤的干燥藤茎。

辛、苦,微温。

归肝经。

本品辛散苦燥,微温行通,专入肝经。

既善祛风湿、通经络,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又能活血,治瘀血肿痛等。

祛风湿、通经络,活血。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川乌毛茛科乌头的干燥根。

辛、苦,热。

有大毒。

归心、肝、肾、脾经。

本品辛热苦燥,力强毒大,既入心、肝经,又入脾肾经。

功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拘急疼痛、寒湿头痛、心腹冷痛及寒疝腹痛等证。

此外,还能用于局部麻醉止痛等。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1、风寒湿痹,寒湿头痛。

2、心腹冷痛,寒疝腹痛。

3、局部麻醉(外用)。

1-3g。

多用制品,先下久煎。

半(半夏)蒌(瓜蒌、天花粉)贝(川贝母、浙贝母)蔹(白蔹)及(白及)攻乌;川乌草乌不顺犀(畏犀角)。

雷公藤卫矛科雷公藤的干燥全株。

苦、辛,凉。

有大毒。

归心、肝经。

本品苦辛燥散,性凉善通,力猛毒大,入心、肝经。

功善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主治顽痹疼痛拘挛、疔疮肿毒、腰带疮、麻风及顽癣瘙痒等。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1、风湿痹痛,拘挛疼痛。

2、疔疮肿毒,腰带疮,湿疹、麻风、疥癣。

3-9g,研粉每次。

入汤剂,宜久煎。

本品剧毒,故内服宜慎,孕妇忌服,患有心、肝、肾器质性病变或白细胞减少症者慎服。

外敷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起泡。

香加皮萝藦科杠柳的干燥根皮。

辛、苦,温。

有毒。

归肝、肾、心经。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有毒,主入肝、肾,兼入心经。

既善祛风湿、强筋骨,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又善利水消肿,并兼强心,治水肿、小便不利等。

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1、风寒湿痹,腰膝酸软。

2、水肿(尤宜心衰性水肿),水便不利。

3-6g。

本品有毒,故内服宜慎,不宜过量。

千年健天南星千年健的干燥根茎。

苦、辛,温。

归肝、肾经。

本品苦燥辛散,温通兼补,入肝、肾经。

功能祛风湿、止痹痛、强健筋骨。

既治风寒湿客体之痹痛麻木,又治肝肾亏虚之筋骨无力,最宜风湿痹痛兼肝肾亏虚者。

多入药酒,尤宜老人。

祛风湿,强筋骨。

风寒湿痹,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

臭梧桐马鞭草科海州常山的干燥嫩枝及叶。

辛、苦,凉。

归肝经。

本品辛散苦燥,性凉而归肝经。

既善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及皮肤湿痒(外洗),又能降压,治高血压病见肢体麻木者。

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

1、风湿痹痛。

2、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3、湿疹瘙痒。

4、高血压。

(用于降血压不宜久煎。

)青风藤防已科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

苦、辛,平。

归肝、脾经。

本品苦燥辛散,入肝、脾经,性平不偏。

既能祛风湿、通经络而治痹痛拘挛麻木,又能利小便而治脚气浮肿。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1、风湿痹痛,关节肿胀,拘挛麻木。

2、脚气浮肿。

丝瓜络葫芦科丝瓜成熟果实中的干燥维管束。

甘,平。

归肺、胃、肝经。

本品甘平通化,入肺、胃、肝经。

既能祛风通络,又能化痰解毒,主治风湿痹痛、筋脉疼痛、咳嗽胸痛及乳痈肿痛等。

祛风通络,化痰散结。

1、风湿痹痛,拘挛麻木。

2、咳嗽胸痛,胸痹疼痛,肝郁胸胁胀痛,乳痈肿痛。

伸筋草石松科石松的干燥全草。

苦、辛,温。

归肝、脾、肾经。

本品苦燥辛散,温通入肝。

功能祛风除湿、舒筋活血,主治风寒湿痹疼痛拘挛及伤损瘀肿。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1、风湿痹痛,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2、跌打损伤。

鹿衔草鹿蹄草科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燥全草。

苦、甘,平。

归肝、肾、肺经。

本品苦燥泄,甘补虚,性平不偏,主入肝、肾,兼入肺经。

既祛风湿而止痹痛,又补肝肾而强筋骨,还能调经止血、补肺止咳,治风湿痹痛、腰膝酸软、崩漏经多、肾虚白带不止、肺虚久咳、肺痨咳血及劳伤吐血等。

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

1、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2、崩漏经多,白带不止。

3、肺虚久咳,肺痨咳血。

4、劳伤吐血,外伤出血。

乌梢蛇游蛇科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甘,平。

归肝经。

本品甘平入肝,走窜搜剔,“内走脏腑,外达皮肤”。

功善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又兼止痒,凡人体患有风疾,无论内风外风,还是外风诱发内风所致的病证均可选用。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

2、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肢体麻木。

3、破伤风,急慢惊风。

4、麻风,顽癣,皮肤瘙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