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白鹭洲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命题人:刘保华审题人:高二生物备课组审核韩卓艳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每题2分)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B. 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D. 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其配方如下: 离子+K+Na2+Mg—2+Ca NO3H2PO4SO-32+Zn 培养液浓度/mol • L-1110.251210.251其中花卉根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是()2-2+ -A. Ca 2+B. SO 3C. ZnD. H2PO43 .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C、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D、ATP与ADP勺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而又顺禾哋进行4.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①DNA甲基绿红色②脂肪苏丹川橘黄色③淀粉斐林试剂蓝色④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5. 汉麦林(hammerlin)的实验如图所示,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再在近杯处切断(a),此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断后,不能再生第二杯(d)。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A. 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B. 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C. 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D. 条件不足,不能得出实验结论6. 美、英研究人员相继宣布“去除排斥基因”的猪已经降生。
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猪大量“生产”适用于移植手术的器官。
在此之前如果把猪器官移植给人体,人体的免疫系统能识别猪细胞上的X物质,从而发生强烈的排异反应,X物质所处的位置和化学成分分别是()A. 细胞膜类脂B. 细胞膜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C.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 细胞质蛋白质7. 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③肾小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 Na 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8.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 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9. 甜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有花青素,使块根表现为红色。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在蒸馏水中,水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这些块根后,则能使水变红。
这是因为 ()A.细胞壁被盐酸解离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10.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① 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 ② 若细胞内Na +浓度偏高,为维持 Na +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 ③ 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 ④ 人在饥饿时,细胞中 ATP 和ADP 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 ①②B.②③ C. ③④ D.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当反应温度由t 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当反应温度由t 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酶活性在t 2时比t 1高,故t 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酶活性在t 1时比t 2低,表明t 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 mL 3%淀粉溶液 + + + - - - 2 mL 3%蔗糖溶液 - - - + + + 1 mL2%勺新鲜淀粉酶溶液 + + + + + + 反应温度(C ) 40 6080 40 60 80 2 mL 斐林试剂+ + ++++砖红色深浅*++++++此行“ +”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非还原性糖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pH 影响的情况,乙图表示 3种脱氢酶(A 、B 、C )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 pH=5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② 若细胞质由中性变为酸性,人的淀粉酶的活性渐渐升高 ③ 乙中,活性温度范围最广的酶是B④ 乙中,不能知道 C 酶的最适活性温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14.制作显微装片时,有些需要将细胞杀死,有些需要继续保持细胞活性,下列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ATP 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ATP 的量增加 ATP 的量增加11.A. B. C. D. (注:"+”表示有;"-”表示无。
* : 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蔗糖被水解成还原性糖 B.C.淀粉酶活性在60 C 比40 C 高13.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植物的淀粉酶与人的淀粉酶活性受 桝活±:-和材15 In ifJnL的仍是活细胞的是()A. 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显色的洋葱鳞片叶细胞B. 用健那绿显示线粒体的人口腔上皮细胞C. 置于清水中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上图不能说明的是()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B. 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C. 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D. 膜的功能越复杂,所含糖类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 G 点,两图中D.置于清水中人体成熟的红细胞 15.如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16.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
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CO 总量的变化趋势是()17.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
甲、 A. B. C.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叶黄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11 f Cr° DIltl]D. 18.如图表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 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
则 光照条件 氧气浓度 温度变化 载体数量A. 载体数量、B. 温度变化、C. 光照条温度变化、氧气浓度、光照条件、载体数量、 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温度变化、光照条件、K 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
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c 、d 四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a 、b 、 19. 浓盐水有杀菌防腐的作用,其原因是()A. 浓盐水中含有较多的氯离子,使细菌毒素失效B. 浓盐水中没有细菌所需要的酶,细菌不能产生毒素C. 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失水死亡D. 浓盐水中含养料少,细菌迅速死亡 20.下图表示的是一昼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 吸收量的变化。
甲图为盛夏的某一晴天,乙图为春天的某一0A 的绝对值B 点植物干重均低于 A 点时的干重段时间内产生乙两图分别是()1OOwoo/I II ■'700 nui.B•植株有机物总积累量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表示,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加C. 两图中DE 时间段叶绿体中 G 含量均大大减少D. 甲图中E 点与G 点相比,叶绿体中的 ATP 含量较多 1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 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取适量的幼胚研碎,滴加少量的一种被还原后为白色的试剂,一段时间后试齐I 」颜色可能变白的原因 与种子呼吸过程产生的[H ]有关B. 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 T B 最高C. 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h c >h B =h AD. A 、B 两试管有色液滴右移的速率不一样24.利用渗透作用实验原理可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致范围。
将细胞液浓度相同的某种植物细胞 (如左图所示),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出现右侧a 〜d 四种细胞状态,则细胞液浓度位于下列哪两个细胞之21.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LC IHA .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和124个肽键B •若图1的肽链全部水解成氨基酸,需要 123个水分子C. 从图2可推知图1的肽链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D. 图2中含有的R 基是①②④⑥⑧22.如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 5、ATP 和[H ]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C 点和B 点相比较,叶肉细胞内的 G 、A.升、升、 C •降、升、 23.下图是升、升 B. 升、升 D.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子的质量相等)。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温H-J降、降、降、降 升、升、降、降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装置中种 ()黑迎i\地if刚飙的 小盂种了 商NaOH 幷襪 B专器〉rf 花牛冲亍 ©1II 0图2C1HC —H II I 0 H间A.该过程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B •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C. 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D. 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 HkO 和O白鹭洲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试生物答题卷、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每题2分)25.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c 〜b 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6大题,共50分)26. (6分)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了美国的保罗.博耶和英国的约翰.沃克,以表彰他们在研究三磷酸腺苷如何利用能量进行自身再生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磷酸腺苷”简称“腺三磷”,又叫ATP,是腺嘌呤的衍生物,含有三个相连的磷酸基,末端两个磷酸键分解时伴随有较大内能量变化,是生物体内能量转化的中心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⑴ATP的分子简式是,其中A代表⑵写出ADP和ATP相互转变的反应式:。
⑶在动物细胞中,ADP转变成ATP的能量主要来自__ —作用:对于植物来说,ADP转变成ATP的能量还可来自作用。
在生物体内, ATP水解成ADP时,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27. (8分)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从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图)。
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 ________ ,尿素含量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