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住宅套型与设计原则

浅谈住宅套型与设计原则

题目:浅谈住宅套型与设计原则学院建筑学院专业建筑学年级2012级姓名沈季指导教师许蓁2015年1 月25日浅谈住宅套型与设计原则住宅是人们的生活中的基本必备物质条件之一,从古到今无一例外,在提供空间上生活所需要的空间,在精神上提供人们需要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对于住宅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思想观念的变化,住宅的功能、类型和环境也随之变化。

到了今天,建设住宅已经成为了一门专门的行业,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房地产。

房地产的开发除了选地能够直接影响的房价之外,住宅的套型也是影响人们选择和住宅本身价格的重要因素。

住宅套型在属性上侧重空间属性,具体表现在面积和空间划分上,通常是按照开间进深的区别,称呼上通常是两开间,三开间;在老百姓的眼中通常是按照卧室和卫生间的数量来称呼,也就是空间划分出来的房间,例如一室一厅一卫,一室一厅、二室二厅一卫、三室二厅二卫等等。

时至今日,人们家庭结构的改变直接改变了现代人的居住格局,从传统的四合围院、古典庭院到现代的别墅,集合住宅,点式高层等等。

人们由原来的家族式聚居到现代通常两口三口的小家庭小面积居住空间。

其次,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用地紧张,所以在北京等一些地区已经禁止别墅这种住宅的建设,相反一些紧凑的容积率高的套型是值得鼓励的。

一室一厅一卫这个套型是小面积的,约40㎡,布局联系紧凑,较节约交通空间,但是客厅和卫生间是黑房间,同时,厨房和卧室距离过近,导致做饭的时候卧室里面会有厨房的味道,另外卧室与卫生间距离相对较远。

二卧一厅一卫该房间面积大约是100㎡,在狭小的空间里能分区合理。

保证了主、次卧室的使用空间。

基本没有浪费的地方,可以说房间成田字格划分,布局十分紧凑。

不过它的缺点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是厨厕相连,不能对外开窗,致使厕所门和排气窗经过厨房等弊病,污染了厨房卫生。

卧室朝向北边,朝向不好没有好的日照,没有考虑到光照要求。

比较好的朝向给了卫生间和厨房等不是主要的生活用房。

、卧室私密性不是很好,主卧室距离太近且户间“对视”会使主次卧室的使用者使用起来感觉私密性不是很好。

两间卧室与唯一的卫生间距离太远,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房间大约126㎡,功能分区明确,同时功能之间联系紧密,并且动静分区明确。

主卧室朝南,具有良好的日照条件主要房间有独立的通风系统,套内设玄关,公共区域与私密区域分割巧妙,保留了室内的一定的私密性,次卧室由于朝北,在日照要求上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但是,住宅本身呈现L型,不利于紧邻住宅的房间划分,影响紧邻住宅的日照与通风。

二室二厅一卫房间本身约100㎡,房间采光良好,动静分区明确,有较多阳台可以提供良好的景观。

动区的交通空间有较大浪费,同时餐厅与卫生间相对,影响用餐同时可能会有异味。

我认为房间面积越大,布置相对复杂,但是通常较为合理。

同时考虑现在住房需求大,用地紧张的局势,所以我们应该着重研究小房间约100㎡左右的小型住宅。

首先、居住功能的尺度分析户型的大小除了由组成住宅的各功能空间的数量决定外,另一个决定因素就是各功能空间的尺度了,将住宅面宽和进深控制在较经济的范围内,采用人的尺度,心理感觉和行为设计依据,空间紧凑而高效,要达到各功能房间布局和流线合理,分区清晰,尺度适宜。

在当今市场上许多大户型、豪宅中,在所设功能未增加的前提下。

只是一味地增大空间的尺度,这种住宅不但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也并不适用,相应的,在功能齐全的前提下,且能对居住空间的适宜尺度做出判断和选择,空间尺度合理,总面积会得到有效控制,面积不大也能做出高品质、适应市场的住宅。

要达到对声音、视线、温度等进行隔离,形成独立的空间。

这样相邻空间之间互不干扰,具有较好的私密性,但是流动性较差。

一般利用现有的承重墙或现有的轻质隔墙隔离。

多用于餐厅建筑各功能空间尺度主要由布置的家具、设备以及人体的操作活动三部分内容所需面积组成,空间只有满足了这些基本尺度的要求才能保证正常使用,设计中通过对各部分空间的有机组合,更好的提高使用效率。

户门便于食品、蔬菜及垃圾的进出,与家务阳台和餐厅应力求联系方便,减少对其它房间的干扰。

卫生间可将洗漱与浴室分开,以减少干扰、也有利于洗衣机、热水器的位置。

其次、静态空间的功能分析在城市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城市家庭结构更趋于多元化,城市住宅品质也逐渐拉开了档次。

同时,家庭成员既要实现自我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又需要体现其个性化特征。

住宅空间应该适应城市家庭多元化带来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家庭人口构成、经挤能力等生活要素的不同。

对不同的家庭来说,他们对住宅的空间组织要求是不同的,而当他们的住宅空间一旦形成。

将在长时间内是比较固定的、静态的。

因此,对住宅空间的静态设计手法的探讨将有助于刨造更多的小户型住宅产品来满足不同的家庭生活需求。

一般住宅户型设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户型的二维平面上。

一方面。

不同的住宅户型有着不同的外轮廓,同时,普通住宅各个使用功能在面积上都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因此户型平面的区别主要是各功能的数量、面积的大小、住宅的朝向等指标不同。

而它们的各功能分区及分隔方式、功能布局方式、家俱布置模式等平面组织手法是一样的。

因此要探索新的住宅形式就应该对住宅的平面组织形式进行总结和创新。

在城市小户型住宅的使用者中,对住宅的舒适度、实用性、多用性要求都有所不同。

例如成员较少,收入较高的家庭,他们更倾向于个性化的生活空闻;成员较少。

需要在住宅中工作的家庭则更需要有相对较大面积的工作空间;而成员较多。

收入较低的家庭则倾向于在有限的住宅面积内实现更多更完善的功能。

不同的设计手法主要体现不同家庭的需求。

同时住宅空间的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其空间感受,以实现“小中见大”、“有张有弛”的空间效果。

第三、动态空间的功能分析相对于静态多样性设计来说,动态多样性设计是通过对住户不同时间的使用要求的变化提出的设计策略。

如果能通过设计来实现空间的动态变化来应对不同时间使用要求的变化,那么有限的居住空间就能发挥最大的效率。

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随着时间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他们的生活方式及家庭人口构成都会发生变化。

对于现阶段普通家庭来说,应对这种变化的办法之一就是更换住宅。

但由于每个家庭经济条件不一,或者受住宅地域的影响,更换住宅的方式并非适用于每个家庭。

在设计上提出应对家庭变化的空间组织策略,以满足其在各个时间段对空间的不同需要,将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住宅空间。

对于许多较小的家庭而言,其住宅的空间形式在相当长的时向内是比较固定的。

同时,住宅内功能一旦分隔,空间形式也就固定下来,此时如果某个功能空间不够完成某些特定的工作,则没有办法将空间扩大。

例如当其使用起居室时,其卧室内的富余空间是闲置的,而当其使用卧室时,其起居室内的富余空同也是闲置的。

实际上,在各个空间内都有一定的富余空间,如果能将这些空间“收集”起来成为调剂空间。

那么,有限的住宅面积则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需求。

此外,在家庭生活中,除了在住宅内部采用空间调剂的方式外。

还可以考虑采用空间的延伸手法,利用阳台或室外空间作为实现空间弹性的范围。

弹性设计手法主要体现多个功能富余空间的“借”与“还”的关系。

它所针对的住户的家庭生活及家庭工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空间的调剂是可逆的、有规律的、容易实现的。

另外我任务小户型住宅的功能设计原则应遵循以下四点一、空间的高效性空间的高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来住宅的使用系数要高,分摊的公共面积要小;另一方面在相同使用面积的基础上可利用性的提高。

具体包括房间的门窗设置的位置应适当,有利于家具布置,墙面尽可能整洁、完整、不零碎,厨房、卫生间的空间比例合适,尽量少出现虽有面积却无法利用的现象。

二、空间功能的复合性小户型住宅的面积虽小,功能却不少,所以必须讲求空间功能的复合性。

起居室不仅仅具有起居功能,还必须有会客、活动、学习的功能;单室户中卧室的功能就更加复杂。

这就要求在空间设计时灵活设计隔断,尽量少用固定隔墙,以使空间开敞,减少因为面积小而带来的封闭和压抑的感觉。

三、室内环境的舒适性追求生活的舒适性是小户型居住主体生活的目标。

小户型住宅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包括视野、采光、通讯、日照等。

市场上出现的不少小户型住宅,为了追求小面积而牺牲了小户型的舒适性,表现为采光、通风差、北向、一年四季不见阳光,十分不利于居住主体的身心健康。

舒适性要求小户型住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日照,起居空间可设置落地窗、凸窗,以扩大视野;卧室开窗,一般不朝向高层住宅的凹口;改点式住宅为板式,尽量减少点式住宅中每层的户数等。

四、设施要齐全任何住宅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住宅部分功能的社会化和因新生活方式需求而产生的新功能的加入。

小户型居住主体的生活方式讲求简洁、高效、快节奏。

超市成为居室中的冰箱;快餐店成为厨房、餐厅;茶室健身房成为起居室;图书馆成为书房。

因此小户型住宅的配套设施也必须满足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需求。

在配套设施中,提供休闲的健身、娱乐、餐饮及图书空间;供服务的洗衣房、票务订购、超市、邮政报刊、商务中心、酒吧必不可少。

结束语:小户型固然有他的局限性,但是并不意味着生活品质就会降低,相反在提倡集约化发展的今天,小户型更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意想不到的便捷性和舒适型。

注重细节和品质的新一代小户型住宅,更适合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

小户型住宅是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我国的人口土地国情所决定。

80后,90后是面临中国巨大转变的中青年一代人,他们在承担着一个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肩负发展国家,将一个腾飞的国家交给下一代的历史使命,在他们面临的诸多压力里面,住房问题一直是一座大山压在他们的身上,而60-100平方米的小住宅是诸多80,90后颇为青睐的选择,地产开发商在考虑利益的同时,也应该深入的研究下80,90后在小住宅的功能需求和空间使用,最起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如果能够协调好,在有着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减轻了这批艰难青年肩上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1.陈斌.城市青年小户型住宅功能空间研究.青岛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02.王强.住宅功能空间设计与节能.科技致富向导.2011(32)3.徐威.紧凑型住宅收纳空间设计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