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文化含义
摘要:和田玉久负盛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它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生活。
随着历史的沉淀,和田玉在道德、宗教、政治以及文学方面都有深厚的文化含义。
关键字:文化含义和田玉
正文:
引言:和田玉久负盛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它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生活。
以和田玉雕琢而成的玉器美其名曰:东方艺术,由此可见其已成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究现状:随着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玉器的大量出土,许多考古学家提出,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还有一个玉器时代,而中华崇玉以及将玉神化的观念便是根植于此。
起初的将玉是为劳动工具,在社会进步的历程中渐渐被视为贵重之物,甚至做为装饰礼仪,和田玉经过商周沿玉石之路传至中原地区,直至春秋时期,和田玉在道德、宗教、政治以及文学方面的文化已逐步完善。
存在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收藏和田玉,人们往往都是非常重视和田玉的质地,看重它的外在的美,其实和田玉的文化历史价值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关和田玉运入内地的最早的历史情况,很多的书上都有记载,和田玉的文化含义也是非常丰富的。
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
研究结果:纵观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玉文化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熠熠生辉。
作为玉材精英的和田玉及其工艺品,不仅反映了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更加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每个历史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
和田玉在道德、宗教、政治以及文学方面都有深厚的文化含义。
讨论:春秋时期,儒家为了宣扬其学说,利用统治者爱玉的特点,将其观点与和田玉物理性质相结合,产生了“君子比德于玉”等说法,到东汉时期和田玉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讲玉的温润、细腻等物理特性理解成仁、义、智、勇、洁五德,这也是玉与社会道德紧密联系的表现。
自原始社会起,玉就被作为祭祀礼器,受到神化的,到了周朝对玉作为礼器就有了更严格的规定:“玉作六器,以礼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一白虎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在古代玉海被视为权利的象征,在周朝,君王以玉召见王公大臣,公侯大臣以玉事君王。
并在不同官级使用什么玉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中国文学里,玉一直被当做美的同义词使用,例如:玉人、玉容等;也用玉比节操例如:宁为玉碎部位瓦全。
无论是在古典文学里还是在现代文学里,以玉作为修饰词来形容人或物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结论:经过以上讨论我们可管中窥豹,可见和田玉文化的“一斑”了。
第一是道德修养的体现:君子佩玉在不快不慢,富有节奏的步伐下才会发出富有音律、悦耳动听的声音,所以君子走路势必温文尔雅,没有邪念,作为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的象征。
第二是富贵的显示:“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玉标志着身份和富有,所谓“金玉满堂”。
三是吉祥的象征:和田玉为祥瑞之物,沟通与神灵的联系,祈求吉祥如意。
第四避祸保平安:精神寄托,视玉极重,精神贯注,即使偶遇意外,因心志集中或可意外幸免,反映人们的共同心愿。
第五延年益寿:服玉长生是虚妄的,但玉有药用功效,有益人体健康。
《本草纲目》上载有玉性“甘平无毒”可“润心肺”“除胃中热”对“止烦躁”“止喘息”“止渴”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