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颌面部感染教案

口腔颌面部感染教案


【熟悉】 【熟悉】 【熟悉】 【了解】 【了解】
教学主要内容
一.概述(10 分钟)
感染特点: 致病菌
二.颌面部间隙感染(30 分钟)
概念(间隙及间隙感染)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原则
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切开引流的指征及要点 眶下间隙感染 咬肌间隙感染 翼下颌间隙感染 下颌下间隙感染 口底蜂窝织炎
教案
单 位 : 第四临床学院
教 研 室 : 口腔科学教研室
姓 名:
周新春
口腔科学:口腔颌面部
课程名称 :
感染
课程 名称
中文名称 口腔科学:口腔颌面部感染 英文名称 Stomatology
课程 简介
一、概述(10 分钟) 二、颌面部间隙感染(30 分钟) 三、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25 分钟) 四、颌骨骨髓炎(4 分钟) 五、颜面部疖痈(8 分钟)
了解: 1、颌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向颅内散的途径 2、颜面部疖痈的临床及防治特点
熟悉: 1、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颌周蜂窝织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各间隙感染的鉴别诊
断及治疗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与难点: 切开引流指征及切开部位
教学
采取多媒体教学
方法
教具
授课 提纲
一、概述(10 分钟) 二、颌面部间隙感染(30 分钟) 三、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25 分钟) 四、颌骨骨髓炎(4 分钟) 五、颜面部疖痈(8 分钟) 六、总结(3 分钟)
对教 师的 要求
1、严肃认真备课,精通学科内容,熟悉相关课程,教学中做到宏观与 微观相结合,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2、深入研究教学法,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目标,认真研究教 学内容,分层次分专业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求知 欲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 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三.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25 分钟)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诊断 治疗:急性期;慢性期
四.颌骨骨髓炎(4 分钟)
概念 化腔性骨髓炎 边缘性骨髓炎
五.颜面部疖痈(8 分钟)
概念 病因 临床表现 并发症 治疗
六.总结(3 分钟)
备 注
【熟悉】 【熟悉】
图示
图示
【熟悉】
图示
【了解】 【了解】
教材 选用
张志愿.口腔科学.第 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Leabharlann 参考 书籍 与常 用网 地址
参考书籍:
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第 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授课章节 授课对象 授课地点
第九章 口腔颌面部感染
临床本科学生 学时 301 教室
2 教材
时间
80 分钟
《口腔科学》第八版
教学 目的 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