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源性猝死的预测(清晰详实)

心源性猝死的预测(清晰详实)

• 损伤心肌的传导和不应期延长---折返性 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
优质医学
23
4、其它机制
• 植物神经活动异常 • 原发性心肌电生理活动异常 • 合并电解质紊乱
优质医学
24
AMI、不稳定心绞痛、 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血压心肌肥厚
心肌瘢痕、室壁瘤、 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缺血 心肌损伤
心悸
38% 提示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
晕厥
30% 提示严重心律失常或严重
心肌缺血
优质医学
7
流行病学
多发季节:多发冬季,气温越低,
冠心病猝死发生越多。
多发时间:周一,凌晨至午后发生较多 多发地点:家、送医院途中、公共场所
优质医学
8
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 长期危险因素:可以引起冠心病的 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 吸烟和超重等。
前驱症状 发病期 生物学死亡 心脏骤停
优质医学
16
前驱症状
许多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 天,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 诸如心绞痛,心悸气短加重,易于 疲劳等非特异性主诉。
优质医学
17
发病期
即导致心脏骤停前的急性心血管改变 时期,通常不超过1小时。典型表现包括: 长时间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 急性呼吸困难,突然心悸,持续心动过 速,或头晕目眩等。从心脏猝死者所获 得的连续心电图记录中可见在猝死前数 小时或数分钟内常有心电活动的改变, 其中以心率增快和室性早搏的恶化升级 最为常见。
冠心病死亡的50%。 • 在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引起的猝死
发病率占所有心源性猝死发病率的 80%以上。
优质医学
5
流行病学
年龄:高发年龄在45-75岁之间 性别: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 病史:大多数病人有既往心血管
病史
优质医学
6
流行病学
50%以上病例有诱因:情绪激动和
劳累最常见
先兆症状
胸痛胸闷 70% 提示不稳定的心肌缺血
优质医学
18
心脏骤停和生物学死亡
心脏骤停:意识丧失及大动脉搏动消 失。
生物学死亡:在心脏骤停的头4—6分 钟内未予心肺复苏,则发生生物学 死亡。
优质医学
19
六、心源性猝死的 发生机制
优质医学
20
1、急性心肌缺血
(1)急性心肌缺血---缺血心肌无氧代 谢增强---局部心肌内环境紊乱---心肌 细胞电活动稳定性降低--导致心律失 常恶性度增加(如室早--室速--室扑--室 颤)---心源性猝死。
优质医学
29
冠状动脉病变和猝死的关系之二
• 稳定的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的基础上 发生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或斑快 破裂时易发生猝死
• 临床信息提示:
①冠造有多支病变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 合征
②长期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发生不稳定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
优质医学
30
冠状动脉病变和猝死的关系之三
• 在较轻的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 冠状动脉痉挛时易发生猝死
的关系
优质医学
27
(一)冠状动脉灌注况与心源性猝死
急性心肌缺血是心源性猝死的 独Βιβλιοθήκη 预测因素优质医学28
冠状动脉病变和猝死的关系之一
• 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易猝死 • 临床信息提示:
①冠造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 ②表现急性前壁、广泛前壁、广泛前 壁 +高恻壁心肌梗塞 ③合并低血压、晕厥和广泛前壁ST段 压低的不稳定心绞痛。
• 近期危险因素:6个月内的心肌梗 塞,梗塞后心绞痛,各种器质性心 脏病合并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优质医学
9
三、可能发生心源性猝 死的心血管疾病
优质医学
10
冠心病
包括AMI、OMI、不稳定性心绞痛、无症状 性心肌缺血等。
– 猝死作为冠心病的第一个临床表现占冠 心病患者的20%-25%。
– 心源性猝死者尸检资料显示有75%的猝 死者有心肌梗塞病变。
• 心脏骤停的表现:室颤,心室静止,电— 机械分离。
• 时间限定为1小时是为了尽可能除外急性 心肌梗塞死亡者,因为急性心肌梗塞与心 源性猝死的发生机制,识别高危对象的方 法及降低死亡率的措施不完全一致。
优质医学
3
二、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
和危险因素
优质医学
4
流行病学
发生率 • 美国每年约有30万例冠心病猝死,占
优质医学
13
四、心源性猝死的分类
优质医学
14
心源性猝死分类
1、心律失常性猝死 是指无致死性循环衰竭情况下,骤
然的意识丧失和脉搏消失。是心源性猝 死最常见类型。 2、循环衰竭性猝死 ①由外周循环衰竭所致,如夹层动脉瘤 破裂; ②由心肌泵衰竭所致,如急性左心衰、 心源性休克。
优质医学
15
五、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过程
(2)急性心肌缺血---交感神经活动增 强---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
优质医学
21
2、心力衰竭
(1)心力衰竭---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室速、室扑、室颤---猝死
(2)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心源 性休克
(3)心力衰竭时出现没调整好的治 疗干预
优质医学
22
3、心肌损伤
• 心肌损伤病理表现为心肌变性、坏死或 心肌肥厚。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心衰
不适当治疗干预
电解质紊乱,药物 致心律失常作用
心脏电生 理状态 不稳定
• 频发室早 • 多源室早 • 成对室早 • RranT • 短阵室速 • 持续室速
优质医学
室扑 室颤 心室 停搏 电机 械分

25
七、心源性猝死的预测
优质医学
26
猝死预测
• 冠状动脉灌注况与心源性猝死的预测 • 左心功能状态与心源性猝死预测 • 室性心律失常与心源性猝死预测 • 植物神经状态与心源性猝死预测 • 治疗措施和内环境紊乱与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的预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贺丽霞
优质医学
1
讲课内容:
一、心源性猝死的慨念 二、心源性猝死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 三、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心血管疾病 四、心源性猝死的分类 五、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过程 六、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机制 七、心源性猝死的预测方法
优质医学
2
一、心源性猝死的概念
• 以心脏骤停的特征为基础,出现症状后一 小时内未预料到的心脏原因死亡。
– 其中60%-80%有冠状动脉多支病变,95% 有新鲜血栓或斑快破裂。
优质医学
11
其他冠状动脉病变
– 冠状动脉栓塞(如感染性心内膜炎) – 急性冠状动脉炎等
优质医学
12
其他心血管疾病
• 高血压病 • 心肌病:扩张型、肥厚型、右室心肌病等 • 主动脉瓣狭窄等瓣膜病变 • 预激综合症心房纤颤、旁道前传 • 长QT间期综合症 • 夹层动脉瘤 • 急性肺栓塞 •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