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9 V ol.(11) No.18 -4- 中华医学·国医名师李润东导师从肝论治失眠经验Li Rundong'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insomnia from liver侯婷(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中图分类号:R24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9)18-0004-证型:GBA【摘要】李润东导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结合现代社会失眠的常见原因及临床表现,认为肝气郁滞、肝阴不足为失眠的主要病机。
采用从肝论治的思路,主张疏肝解郁,养阴安神为主要治疗原则,并注重辨证论治,配合健脾、和胃、泻火、滋肾等方法,其临床疗效甚佳,具有参考指导意义。
【关键词】不寐;从肝论治;名医经验【Abstract】In many years of clinical practice, combined with the common cause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insomnia in modern society, Professor Li Rundong holds that stagnation of liver-qi and insufficiency of liver-yin are the main pathogenesis of insomnia. The main therapeutic principle is to soothe the liver and relieve depression, nourish yin and tranquilize the mind, pay attention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s of strengthening spleen, stomach, purging fire and nourishing kidney, and so on. The clinical effect is very good, which ha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reference.【Keywords】Insomnia; Liver treatment; Famous doctor's experience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9.18.002失眠,即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间、深度或质量不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类病症。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之范畴,病名首见于《难经·第四十六难》,《黄帝内经》称“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
中医主张凡能扰乱营卫运行、破坏阴阳平衡的因素均可导致失眠。
李润东导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对治疗失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其致病以气血失和为主要原因,并主要责之于肝,采用从肝论治的方法,疗效满意,现就其学术思想述要如下。
1肝气郁滞,肝阴不足为不寐的主要病机现代社会,随着生活、工作等压力逐渐增大,人们常出现精神抑郁、思虑过度、情绪急躁,或过度劳累、病后体虚等,从而导致睡眠减少,甚则夜不能寐,痛苦难耐,从而引发多种身心性疾病。
李润东导师根据《丹溪心法》中“气血冲和,百病不生。
一有怫郁,百病生焉。
”认为身心的健康依赖于气血的调和,气血和则百病消。
情志致病可引起五脏气机失调,尤以肝气表现最为突出。
肝脏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二者与失眠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肝主疏泄,指肝具有升发调达气机的作用,表现在调畅情志、促进津血运行输布、促进消化、调节生殖等方面。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各脏腑的活动正常,气血冲和,心神得养;若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气郁化火,火扰心神,神不安则不寐。
其次,肝藏血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肝能够贮存一定的血液以制约肝的阳气,勿使过亢,使肝脏既能升发疏泄,又不致升腾过亢,以遂其条达之性。
《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
”肝的藏血功能正常,则魂有所舍。
若因情志过激、劳逸失度等原因,导致肝藏血功能失调,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魂不守舍而致失眠。
因此,李润东导师结合现代社会失眠的常见原因及临床表现,认为肝气郁滞、肝阴不足为失眠的主要病机。
2不寐的治疗2.1 疏肝解郁,养阴安神为主要治疗原则结合不寐肝气郁滞、肝阴不足的病机,李润东导师治以疏肝解郁、养阴安神为主。
临床以柴胡、白芍、郁金、合欢皮、夜交藤、麦冬、沙参等为主加减应用。
柴胡味苦,性微寒,质轻清,归肝、胆经,本品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
现代研究证实柴胡皂苷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抗抑郁作用。
肝郁日久,耗伤阴血,常用白芍、沙参、麦冬滋养阴血。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
功善平抑肝阳,柔肝养阴。
目前研究认为白芍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延长睡眠时间。
肝体阴而用阳,柴胡与白芍同用,既疏肝解郁以治肝用之不达,又养阴柔肝而补肝体。
二者一散一合,一泻一补,一气一血,体用兼顾。
麦冬、沙参养阴生津而“培土抑木”,同时可助养阴清心除烦。
郁金,金,言其色黄;郁,言其善治郁病。
朱丹溪云:“古人用治郁遏不能升者,恐命名因此也。
”《本草汇言》:“其性轻扬,能散郁滞,顺逆气。
”其药性偏寒,归肝胆心经,气分血分皆入,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郁金也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延长动物的各期睡眠。
配伍合欢皮、夜交藤解郁养心安神。
《神农本草经》:“合欢,味甘平。
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欢乐无忧。
”陈藏器曰:“(合欢皮)其叶至暮即合,故云合昏。
”夜交藤因其藤夜则相交,昼则分离而得名。
二者均可引阳入阴,取其“昼开夜合”之(下转11页)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卷第18期 中华医学·国医名师•精气神 -11-能夹杂气郁、风火、痰浊等其他病理产物。
临床上,根据其“危若风烛,百疾易攻,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之发病特点,遣方用药应在谨守病机,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顾护脾肾,补养先后天之本,并适当助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品。
基于这些机制,笔者受秦伯未先生“防老方”和《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的漆叶青粘散的启发,临证中以首乌延龄丹加黄精、丹参为基础方(笔者自命方名为“夕阳红”,组方包括:制何首乌25 g,黄酒蒸豨莶草12 g,菟丝子12 g,杜仲12 g,牛膝12 g,女贞子12 g,桑叶9 g,忍冬藤12 g,生地黄12 g,桑椹15 g,金樱子15 g,黑芝麻15 g,旱莲草15 g,黄精15 g,丹参15 g)加减治疗各类老年常见病,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1]梁菊生.刘志明老师治疗老年病的经验[J].中医杂志,1985,31(04):21-23.[2]姚建平,金国琴,戴薇薇,等.左归丸和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杏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表达与HPA轴活性作用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7(09):2170-2171.[3]岳美中,陈可冀,李春生.老年病施治经验续谈[J].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2,28(08):6-7.[4]陈彦文,王萍,周瑞珍.岭南名医梁剑波治疗老年病学术思想和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2):732-734.[5]尚冰,丛培玮,史冰洁,等.脾阳虚大鼠自由基损伤及端粒长度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06):79-81.[6]钱力维.胡国俊祛邪助运治疗老年病学术思想和经验总结[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7]颜德馨,胡泉林,王平平,等.气虚血瘀是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J].中国医药学报,1989,4(02):10-12.[8]陈修保,刘秀娟,李麒,等.陈泽涛益气活血治疗老年病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13,33(07):496-497.[9]杨宝元,张洁,史俊玲,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中医气虚血瘀病机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04):385-387. [10]高杉.《张大宁补肾活血法研究》评价[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7):136-138.[11]兰志新.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论治老年病的病案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12]孙元莹,吴深涛,王暴魁.张琪教授治疗老年病经验介绍[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06):1527-1528..[13]杨霞,吴深涛,王暴魁.导师陈学忠补肾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1):63-64.作者简介:杨逸淦(1979-),通讯作者,博士学位,副主任中医师。
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基础研究编辑:段苏婷编号:EB-18091304F(修回:2019-05-22)(上接4页)性助睡眠。
研究显示合欢皮具有抗抑郁作用。
临床用上述药加味,既疏肝解郁,柔肝养阴,又养心安神,对失眠疗效甚佳。
2.2 从肝论治,辨证加减然不寐的病机、症状复杂,治疗时从肝入手,同时辨证论治进行加减。
2.2.1 解郁健脾肝属木,脾属土,肝失疏泄,则横逆犯脾,导致脾脏运化功能失调,临床常见病人除肝郁表现外,还有食少腹胀、乏力、便溏等症状,治疗多从解郁健脾入手,处方中常佐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健脾益气,枳实、佛手理气除胀。
2.2.2 解郁和胃“胃不和则卧不安”。
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日久化火,横逆犯胃,肝胃气机不畅,多见失眠并胃脘胸胁胀闷疼痛,烦躁易怒,嗳气吞酸,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疗多解郁和胃,方中加半夏、竹茹降逆和胃止呕,乌贼骨、瓦楞子制酸止痛,枳实、佛手理气除胀。
2.2.3 解郁泻火肝郁日久必化火,邪火内扰心神,同时灼伤津液,阴液亏虚则火愈旺,二者互为因果。
常见失眠,烦躁,或手足心热,口干少津,常以栀子、龙胆草、黄连等去心肝火旺之实热,以黄柏、知母、地骨皮加味去阴虚火旺之虚热。
2.2.4 滋肝补肾肝肾同源,又称“乙癸同源”“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相资生,气郁化火日久,必损及肾阴。
肾阴为人体阴液之根本,具有滋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充养脑髓的作用。
肾阴亏虚,阴不制阳,虚火旺盛,内扰心神则见少寐、不寐。
临床常见患者失眠并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性欲减退,常肝肾同治,除疏肝解郁、养阴柔肝外,还注重滋养肾阴,药用生熟地、山茱萸、山药等。
3小结近年来社会、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逐渐增加,失眠症患病率日渐增加。
失眠使人的精力和体力难以恢复,从而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诱发一些身心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消化道溃疡、记忆力减退、抑郁、焦虑、性欲减退、过早衰老等,甚至产生自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