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经济增长理论3

第3章 经济增长理论3


•如果生产要素中包括非竞争性的观念, 那么规模报酬则趋于递增。而报酬递 增与完全竞争相冲突。
•经济的长期增长离不开收益递增,新古典增长 理论之所以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就 因为该模型的稳定均衡是以边际收益递减为基本 前提的。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突破在于把技术进 步引入到模型中来,消除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报酬 递减的途径有三:
• 劳动供给内生
•新古典的另一关键外生变量是人口增长率。 更高的人口增长率降低了每单位劳动的资本和 产出的稳态水平,因而趋于减少人均增长率。 然而标准模型没有考虑人均收入及工资率对人 口增长的影响。
• 内生增长理论的一条研究路线是通过把迁移、 生育选择和劳动/闲暇选择分析整合进新古典 模型中,使人口增长内生化。
•从单个厂商看,将创新产品(专利或新设 备)作为投入要素,具有边际报酬递减性 质。厂商的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减。
居民对生育、移民和 工作时间的选择
技术进步的 内生增长
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方法: 1.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 2.人力资本投资; 3.干中学; 4.创新。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制度变革
技术政策和 人力资本
储蓄率政策
(二)保罗.罗默的贡献
•内生增长理论:以罗默于1986年发表《收益递增 和长期增长》论文为起点。1988年卢卡斯的著名 论文《论经济增长的机制》,使罗默的贡献广为 人知。1990年,罗默发表《内生技术变化》,使 得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名的研究蔚然成风。
将分析建立在微观机制基础上。以一系列的 厂商生产函数和利润最大化方程为支点,总 结出总量生产函数模型。
总量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性质。函 数形式与索洛的劳动加强型相同,但将A作为 知识存量,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各要素满足 边际报酬递减。
A的变动定义为技术进步。 它的内生性表现为受到经 济中已有的知识或创新存 量的影响。
• 首先,考虑针对经济机会的迁移。对于给定的 出生率和死亡率而言,这一过程改变了人口及 劳动力;
• 其次,引入有关出生率的选择,这是容许人 口和劳动力的内生决定的另一条渠道;
• 最后,另一条与劳动供给的内生性有关的研 究思路则涉及劳动/闲暇的选择—劳动力与人 口不再相等。
• 内生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涉及新观念创造,有部分的非竞争性 和公共品特征。对于给定技术,如果在标准的竞 争性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和土地中规模报酬不 变是合理的,则可以相同数量的要素来复制一个 企业从而得到相同的产出。
《收益递增和长期增长》一文,提出了一个 内生技术变化和无政府干预的次优竞争均衡 模型。该模型假定: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知 识积累和投入具有边际生产力递增的特性, 因为无法完全垄断的新知识对其他经济主体 的生产可能性具有正的外部影响,而新知识 的增长即便在所有投入都不变的情况下也会 无限持续,但知识生产本身的收益递减确保 了消费和效用不会过快增长。
• Lucas(1988)引入了Schultz和Becker提 出的人力资本概念,在借鉴Romer(1986)的 处理技术基础上,对Uzawa的技术方程作了 修改,建立了一个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的 经济增长模型。
•在Lucas(1988)模型中,企业能获得知识的多少 不依赖于总资本存量而依赖于人均资本。他假设 学习和外溢涉及人力资本,且每个生产者都得益 于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不再考虑其他生产者所 积累的知识经验,而是考虑从与掌握了平均水平 的知识技能的人的互动中得来的收益。
模型思路
• 将经济中与创新相联系的部门分为三类:研发 部门、中间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中间部门生 产包含了技术创新的资本品,是联系研发部门 和最终产品部门的纽带,也是技术进步能否由 创意转化为实物产出的关键。
•从价格决定机制看,中间部门与最终产 品部门的交易决定了创新的资本品价格, 中间部门与研发部门的交易决定了创意 专利的价格。研发部门和中间部门都具 有垄断性,两种价格一般高于边际成本。
•模型的关键在于: •干中学要靠每个企业的投资来获得。企业资本存 量的增加导致其知识存量同样增加。 •每个企业的知识都是公共品,其他任何企业都能 无成本地获得。换言之,知识一经发现就立刻外 溢到整个经济范围内。
• 瞬时扩散过程之所以在技术上可行,是因为 知识是非竞争性的。Romer(1986)后来证明 在这种情形下仍可以在竞争性框架中决定一 个均衡的技术进步率,但是所造成的增长率 将不再是帕累托最优。
• 要素报酬不变 • 新古典增长理论假设总量生产函数具有规模 收益不变的性质。 •内生增长理论的关键是资本报酬不再递减, 对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关键修正在于将技术因 子A看成是经济的内生变量。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中,因为资本的边际报酬 递减规律决定了资本的净增长上限必然为零,也 决定了资本投入量的上限,从而使得均衡增长状 态的有效人均资本的增长也等于零。如果能够避 免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出现,则有可能使得均 衡增长状态的有效人均资本能够持续增长。
研究和开发(R&D)
• 技术水平可以被诸如R&D支出等推进,这 样的内生技术进步使研究从总量水平上报酬 递减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对于知识进步,非 竞争性是存在的。
•将R&D理论与不完全竞争整合进增长框架 中始于Romer(1987;1990)。模型中,技术 是有目的的R&D活动的结果,而且这些活动 获得了某种形式的事后垄断力量作为奖励。
资本边际生产力不为零,则在一定范 围内边际报酬递减现象消失。 最简单的是AK模型。 规模收益不变的生产技术足以保证经 济实现内生增长。
•具有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单部门模型在某种意 义上与AK模型是一致的。 •为区别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形成机制的差异,许 多内生增长模型都假设经济是由两个部门组成的, 资源需要在两个部门之间进行配置。 •Uzawa-Lucas模型是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的代表。
•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揭示经济增长 率差异的原因和解释持续经济增长的可能。尽 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说明经济的持续增长 导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率,但并没 有能够从理论上解释持续经济增长的问题。
• 内生增长理论是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发展起 来的,其突破在于放松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 假设并把相关的变量内生化。
•内生储蓄率意味着资本积累速度和资本供给的 内生决定,从而决定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资 本)从数量上得以在模型内加以说明。然而, Ramsey模型对储蓄的内生性的技术处理并没有 消除模型本身长期人均增长率对外生技术进步 的依赖。
• Ramsey模型暗示长期增长率被钉住在外生的 技术进步率上。一个更高的储蓄意愿或技术水 平的增进在长期中体现为更高的资本或更有效 的工人产出水平,但却不会引起人均增长率的 变化。
第三章 经济增长
• 经济增长的测度 • 新古典增长模型 • 内生增长模型
四、内生增长模型
• 内生增长理论概述 • 保罗.罗默的贡献 • AK模型 • 增长与政策
(一)内生增长理论概述
• 因索洛模型将技术进步看作外生,因而对经济 增长的解释力有限。随着时间推移,也暴露出其 他缺陷,如假定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 质,这与事实不符。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迅速发展起来。
主要结论:人口总量大并不足以导致经济 增长,知识和人力资本存量才是决定增长率 的关键;知识有溢出效应,也可被收买而用 于垄断定价,在均衡状态下,投入技术开发 的人力资本会因补偿不充分有所不足,并且 对利率水平比较敏感;政府补贴人力资本生 产可以提高效率,而融入世界市场则有利于 提高经济增长率。
罗默模型的主要特点:
罗默的新模型认为,私人行为者能够把小的知 识和技术变动放大,经济增长率因此能随着时 间的推移而提高,大国总能比小国增长得更快; 各国的人均产出不会趋同,这种结果并不依赖 于外生的技术变化或国别差异,甚至在假定偏 好、技术和人口总量都稳定时也如此。另外, 政府的税收和补贴可以改善次优的竞争均衡。
《内生技术变化》一文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由 资本、劳动、人力资本和技术四要素,以及 研究开发、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三部门构成 的动态垄断竞争模型。认为经济增长是受利 润最大化驱动的目的性投资发展技术的结果, 内生技术是一种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的产品; 技术的非竞争性,意味着价格竞争不完全有 效,由此导致的是一种垄断竞争的均衡。
• 索洛模型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关键在于模型 中储蓄率、人口增长率、资本折旧率和技术 进步都是外生变量。
• 资本折旧率是外生变量容易理解,因为资本折 旧速度不容易人为控制,不同经济的资本折旧 率不会有明显差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是由人们的行 为决定的,也可以通过政策等加以影响,在不 同的经济中其水平很不相同。
•干中学与知识的外溢
•阿罗(1962)和谢辛斯基(1967) 通过假 设知识的创造是投资的一个副产品来消 除报酬递减的趋势。
•Arrow指出,人们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知识 的,技术进步是知识的产物、学习的结果, 而学习又是经验的不断总结,经验的积累 体现于技术进步之上。
•一方面一个增加了物质资本的企 业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更有效率地生 产,生产或投资的经验有助于生产 率的提高—经验对生产率的这一正 向影响被称为干中学(learning-bydoing)或边投资边学(learning-byinvesting)。
•另一方面生产者的学习会通过知识的外溢过 程传到其他生产者,从而提高其他人的生产率。 一个经济范围内的更大的资本存量将提高对每 一生产者的技术水平。这样,资本报酬递减在 总量上不适用,而报酬递增则有可能。
• 干中学和外溢效应抵消了单个生产者 所面临的报酬递减,可以使社会水平 上报酬不变。
• 社会资本报酬不变性将产生内生增长。
•如果不存在新观念耗竭的趋势,那么在长期中 增长率可以保持为正。在这些研究中,长期增长 率依赖于政府行动,诸如税收,法律和秩序的维 护,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 对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其他方面的管制 等。因而,政府对长期增长率的影响巨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