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金成分影响相变温度

合金成分影响相变温度

五、合金成分影响相变温度
大家知道,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各地有各地的生活习惯,各人有的爱好。

一位高明的厨师,就要能够掌握多种不同的烹调技艺,善于做出各具特色的饭菜来,才能满足不同的顾客的要求。

我们炼制记忆合金,和厨师烧莱一样,也是“众口难调”呀。

譬如,把记忆合金做成紧固铆钉,用来紧固飞机上的零部件,就必须在-55℃变形,才能保证飞机顺
利通过严寒的高空。

如果用在航天飞
行器的控制系统,则必须保证记忆合
金部件能在0℃〜60℃的范围内正常
工作。

如果要想把记忆合金作为生物
工程材料,用到人体上去,那就要求
更严了。

它必须在37℃左右,回复设计的形状,因为这是人体的正常温度。

可以想一想,如果记忆合金部件,低于这个温度就开始逆转变,力图回复原来的形状,手术不是就没有办法顺利进行了吗?相反,如果记忆合金部件高于40℃才开始回复原形,把它埋在体内也就起不了任何特殊作用了。

正因为不同顾客的“众口难调”,金华瑞普也能像厨师一样,针
对用户不同的要求,做出可口的“饭莱”。

技艺高超的冶金工作者,调节记忆合金相变温度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善于选择合金的成分,好像高明的厨师,精心选择做菜的配料一样。

经过各国冶金专家的研究试验,我们已经知道,合金成分对记忆合金相变温度的影响,是极其灵敏的。

就拿我们熟悉的镍钛合金和铜基记忆合金来说吧,成分稍有一点变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合金变形的温度。

对于镍钛合金来说,各国专家研
究的结果可能还有一些出入,但大致
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合金中镍的含
量增加,合金的变形温度起始点和终
点都下降。

相反,如果合金中钛的含
量增加,合金变形温度的起始点和终
点都上升。

比如有的专家研究的结果是这样的:当镍钛合金中,含镍和含钛的原子浓度相等时,也就是说合金中镍含量大约占55%的时候,在40℃开始生成马氏体。

就是从40℃开始,合金逐渐变软,易于加工。

如果把合金中的镍含量降低到54%,合金的马氏体开始生成的温度,一下子就上升到70℃。

反过来,如果把合金中的镍含量增加1%,达到56%,那么,合金的马氏体开始生成温度,就会猛然下降到0℃。

当镍含量再增加1%,达到57%的时候,马氏体开始生成的温度还会继续下降,达到-10℃。

反过来看也是一样,合金成分对于由低温马氏体状态,向高温母相的逆转变温度来说,也是极为敏感的。

就是说,合金成分对记忆合金在低温下回复原来形状的温度,影响也是很大的。

专家们试验的结果是这样的:当镍钛合金中,含镍和钛的原子浓度相等时,合金由低温马氏体状态,向高温母相状态逆转变的终点温度约为100℃。

如果合金中的镍原子浓度增加千分之五,形状回复的终点温度,就急剧下降到20℃左右。

相当于镍含量的原子浓度,每增加千分之一,合金的形状回复终了温度,就降低10℃左右;钛原子的浓度若增加千分之三,合金形状回复终了温度,便相应提高30℃〜50℃。

现在我们再看一下铜基记忆合金。

冶金专家们发现,铜基合金中成分的变化,对记忆合金形状回复的起始温度,也是极为敏感的。

就拿铜锌合金为例来说吧。

有的专家试验的结果是这样的:当合金中的锌含量为41%,铜含量为59%的时候,合金生成低温马氏体的起始温度,为-170℃。

如果合金中的锌含量增加千分之五,达到41.5%的时候,生成低温马氏体的起始温度,就下降到-210℃。

你看,成分只差千分之五,起始温度就能差40多度呢!还有的专家把试验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当合金中的锌含量,进一步增加到41.97%的时候,生成低温马氏体的起始温度,也进一步降低,达到-242℃。

冶金专家又反过来试了一试,他们试着减少铜锌合金中的锌含量,看看会怎么样。

结果不出所料,如果锌含量减少,生成马氏体的起始温度就提高了。

当锌含量减少到38.55%的时候,生成马氏体的起始温度,便提高到-l0℃,锌含量减少到38.4%的时候,生成马氏体的起始温度,就要
升到零上15℃。

大约是锌含量每增加1%,生成马氏体的起始温度,约降低70℃。

知识卡片
铜锌铝合金的经验公式
铜锌铝合金的经验公式是:
Ms(K)=2221-52*锌含量的百分数-137*铝含量的百分数
公式里的符号Ms,代表合金生成低温马氏体的起始温度,也就是铜锌链合金开始变软,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的起始温度。

公式中括号里的符号K,就是代表绝对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