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药物化学)
分类:P182
CH2CH2Cl
芥子气
载体部分
烷基化部分
载体部分: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与分布; 烷基化部分:抗肿瘤活性部分。
13
盐酸氮芥
稳定性 水溶液中很不稳定 氮芥在pH 7 以上的水溶液将分解失活 注射剂的pH必须保持在3.0~5.0 用药几分钟后就不再有活性形式
14
CH2CH2OH R N CH2CH2OH
4-羟基环磷酰胺
正常组织 酶
醛基代谢物物(开环物,不稳定) 4-酮基环磷酰胺
肿瘤组织 正常组织 酶
等摩尔
磷酰氮芥
羧酸代谢物物 去甲氮芥 抗癌活性物
+
丙 烯 醛
细胞毒作用
膀胱毒性显著
27
抗瘤谱
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 对乳腺癌、卵巢癌、鼻咽癌也有效 毒性比其它氮芥小 –一些病人观察到有膀胱毒性 –与代谢产物丙烯醛有关 须与尿路保护剂美司钠(2-巯基乙基磺 酸钠)合用
CH3ONa F O F N H2O HCl HN O N H
O NaOC CC O CH2CH3
HC CHC O CH2CH3 F NH
OH N H3CO
H3C O C NH2 CH3OH
F
42
稳定性
消除
O HN O N H OH SO3
-
O HN O N H O HN O N H O H F OH H SO3
ClCH2CH2N N OH ClCH2CH2
+
+
+
N2 +
OH
-
使Pr氨甲酰化
alkylation
Decomposition of chloroethylnitrosoureas.
37
O ClCH 2CH 2N NO C NHR
洛莫司汀 : R= 司莫司汀 : R= 盐酸尼莫司汀 : R=
CH3
SOCl2
CH2CH2Cl R N CH2CH2Cl
Synthetic route of nitrogen mustards
15
(二)作用机制(烷基化历程 )
R CH 2CH 2Cl -ClN CH2CH 2Cl
-
H 2C R N
+
CH2
X
-
CH2CH 2X R N CH2CH2Cl
CH2CH2Cl 慢
4
抗肿瘤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 两大障碍
1.骨髓抑制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 3.脱发 4.心脏毒性 5.肝肾损害 6.呼吸系统毒性 7.神经毒性 8.远期毒性: 不育,畸胎 9.其他
选择性不强,毒性大
耐药性
5
分类:根据抗肿瘤作用机制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 影响DNA结构与功能: 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抗代谢药
N
CH2 CH COOH NHCHO
氮甲 (前药)
20
O HO H2N N Cl
Cl
O HO H O NH N Cl
21
Cl
氮甲与DNA中鸟嘌呤交联
H O NH O OH
O HN H2N N N N DNA
+
N N N DNA
+
O NH N
22
NH2
泼尼莫司汀
O O O HO OH (CH2)3 N CH2CH2Cl CH2CH2Cl
57
第三节
抗肿瘤天然药物 及其他抗肿瘤药物
58
喜树
喜树是生长在我 国南方的落叶植 物,分布广泛。 DNA合成抑制剂, 对DNA合成期的 肿瘤细胞有较强 的杀伤作用。
40
一、嘧啶拮抗物
(一)尿嘧啶衍生物
O HN O
5
N H
F
Fluorouracil (5-FU,5-氟尿嘧啶) 1965年
5-氟-2,4(1H,3H)-嘧啶二酮
41
合成
O ClCH2C O CH2CH3 KF AcNH2 O FCH2C O CH2CH3
HCOOC2H5 CH3ONa
O
O
Folic Acid (叶酸)
NH2
4 3N 2 5
N N
6
CH2
N CH3
CONHCHCH2CH2COOH COOH
H2N
N
1
7
Methotrexate (MTX, 甲氨蝶呤)
55
作用机理图
56
中毒解救-亚叶酸钙(甲酰四氢叶酸钙)
还能治疗由于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红细胞 性贫血,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的分化,成熟和 释放。
OH OH
OH OH H
二溴甘露醇
O H 2C C H H C H C
二溴卫矛醇
O C CH2
OR OR
脱水卫矛醇: R=H 脱水卫矛醇双乙酰化物: R=-COCH3
35
四、亚硝基脲类
卡莫司汀,卡氮芥
O ClH2CH2C N NO
36
C
H N
CH2CH2Cl
O ClCH2CH2N NO O C NR carbamoylation C NHR
双功能的烷化剂, 临床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显著
33
R-HN O O S O O
+ O
O S
O O S
O
+RNH2
O
S
O O
R-HN O S O O O O S
+
O
+H+
34
OH OH H BrCH2 C H C H C
H C CH2Br BrCH2
OH H C H C
H C
OH C CH2Br
胸腺嘧啶合成酶(TS)抑制剂 –氟化物的体积与原化合物几乎相等 –C-F键特别稳定,在代谢过程中不易分解 –分子水平代替正常代谢物
O HN O N H F HN O N H O H
45
FUDRP: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TS:胸腺嘧啶合成酶 TDRP: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46
抗瘤谱
显效
–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 有效 –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和乳腺 癌、头颈部癌等 治疗实体肿瘤的首选药物
磺巯嘌呤钠,溶癌呤 (改善溶解性,提高选择性)
52
巯鸟嘌呤(鸟嘌呤的类似物)
53
三、叶酸拮抗物
叶酸: 核酸生物合成的代谢物 红细胞发育生长的重要因子 叶酸的拮抗剂用于缓解急性白血病
O O H OH N H2N N N N N H N H OH O OH
54
OH N H 2N N N N CH2 N H CONHCHCH2CH2COOH COOH
CH 2 NH 2 N N CH 3
CH2 O OH OH OCH3 OH
雷莫司汀: R=
38
第二节
抗代谢药物
定义:抑制DNA合成中所需的叶酸、 嘌呤、嘧啶等的利用途径,干扰肿 瘤细胞的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 途径,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的抗肿瘤 药物。
39
设计原理:代谢拮抗
1、对正常代谢物结构稍作改变(生物 电子等排体),得到代谢拮抗物。 2、代替基本代谢物掺入生物大分子的 合成之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 合成。
Y
-
-Cl
H 2C R N
+
CH2
CH 2CH2X R N CH2CH2Y
CH 2CH2X
慢
结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属强烷化剂,选择性比较差,毒性比较大
N上电子云密度高,烷化能力
强 ,毒性 大
16
(三)结构改造
目的:提高选择性,降低毒性
CH2CH2Cl
1、N上引入O 2、R为芳环
HOOC (CH2)3
-
O O
-
OCNH2 OCH3 e-, 2H+ NH O OCNH2 DNA N NH
NH Enzyme CH 3 O OCNH2 OCH3 NH - CH3OH H 2N CH3 OH
OH
DNA
+
HO2 etc
NH
32
三、甲磺酸酯及卤代多元醇类
O H3C O O S O O S CH3 O
*Busulfan (白消安,马利兰)
生物大分子 (DNA)
富电子大分子
(烷化)
DNA 失活
抗癌作用
致增长快的的细胞 抑制、死亡
11
毒副作用
烷化剂分类-化学结构
氮芥类 乙撑亚胺类������ 甲磺酸酯及多元醇类������ 亚硝基脲类 肼类等
12
一、氮芥类(双β-氯乙胺)
(一)结构
CH2CH2Cl S CH2CH2Cl H N CH2CH2Cl CH2CH2Cl R N CH2CH2Cl
CH3 N CH2CH2Cl O
HCl
N(CH2CH2Cl)2
17
Mechanism —— 芳香氮芥
氮原子上孤对电子与苯环产生共轭效应,减弱氮原 子碱性;β-氯原子可离去,生成高度活泼的碳正 离子中间体,与细胞成分的亲核中心起烷化作用。
Cl Ar N
氮甲
Cl
Cl
慢
-
+ CH2
Ar N
Cl
18
芳香氮芥: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
病例,其中死亡人数将达到400万。
2
恶性肿瘤的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药物治疗)
3
肿瘤化疗里程碑
1. 1946年Gilman和Philips用氮芥来治疗淋巴瘤( 化疗开端) 2. 1957年Amold合成了环磷酰胺, Duschinsky 合成了氟尿嘧啶 3. 70年代初进入临床的顺铂和阿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