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数学黄金解题模板专题19 解三角形

2019高考数学黄金解题模板专题19 解三角形

【高考地位】正余弦定理是三角函数中有关三角知识的继续与发展,进一步揭示了任意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的关系,其边角转换功能在求解三角形及判断三角形形状时有着重要应用. 在高考各种题型均有出现如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试题难度属中档题. 【方法点评】类型一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使用情景:已知边与三角函数之间的等式关系解题模板:第一步 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将已知等式全部转化为都是角或都是边的等式;第二步 利用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或者边与边之间的等式关系得出所求的三角形的形状; 第三步 得出结论.例1在ABC ∆中,已知cos cos a B b A =,那么ABC ∆一定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A考点:正弦定理.【点评】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思路:一是将等式两边的边运用正弦定理全部转化为正弦角的形式,使得式子只有三角形式;二是运用余弦定理将右边的cos B 化为边的形式,使得等式只有边与边之间的等式关系.【变式演练1】在ABC ∆中,角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若A bccos <,则ABC ∆为.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 定理:A BCb c co s s i n s i n <=,那么A B C co s s i n s i n=,根据π=++C B A ,所以()B A C +=s i ns i n ,所以()A B B A cos sin sin <+,整理为:0cos sin <B A ,三角形中0sin >A ,所以0cos <B ,那么ππ<<B 2.考点:1.正弦定理;2.解斜三角形.【变式演练2】在C ∆AB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3πB =,且a ,b ,c 成等比数列,则C ∆AB 一定是( )A .不等边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 【答案】D考点:1.等比数列;2.解三角形.类型二 解三角形中的边和角使用情景:三角形中解题模板:第一步 直接运用正弦或余弦定理通常使用的条件判断是运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第二步 利用相应的正弦、余弦定理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所求的结论.例2、 设ABC ∆的内角A , B ,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 b , c ,若a = b = 3B π=,则A =( ) A.6π B. 56π C. 4π D. 4π或34π 【答案】C【解析】第一步,直接运用正弦或余弦定理通常使用的条件判断是运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根据正弦定理sin sin a b A B =,得sin sin 2a B A b===第二步,利用相应的正弦、余弦定理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所求的结论:a b <,则A 为锐角,则4A π=,选C.考点:正弦定理.【点评】正弦定理主要解决两类三角问题:其一是已知二边及其一边的对角求其中一角的情况;其二是已知一边及其一对角求另一边的情况.【变式演练3】已知△ABC 中,a x =,2b =,45B =︒,若三角形有两解,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2x <C. 2x <<.2x <<【答案】C 【解析】考点: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定.【变式演练4】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为,,a b c,若222a cb -+=,则角B 为( ) A .6π B .3π C .233ππ或 D .566ππ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222a cb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 222a cb B ac ac +-===又(0,)B π∈,所以6B π=,故选A .考点:余弦定理.【变式演练5】在ABC ∆中,sin :sin :sin A B C =cos C =( )A .3 B .4C. 13 D .14【答案】D 【解析】考点: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类型三 解决与面积有关问题使用情景:三角形中解题模板:第一步 主要利用正、余弦定理求出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如角与边;第二步 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直接计算其面积.例3 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A C a ==,228b c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第一步,主要利用正、余弦定理求出三角形的基本元素如角与边:由正弦定理,知sin sin a A c C =,即sin 22cos sin 2cos sin sin C C CC C C===所以cos C =,所以30C =︒,所以60,90A B =︒=︒.因为a =,所以2b c =228c +=,所以2c =, 第二步,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直接计算其面积:所以12S ac ==. 考点:正弦定理.【方法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其基本步骤是:(1)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2)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使边化角或角化边;(3)求解.【变式演练6】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如果a ,b ,c 成等差数列,30B =︒,△ABC 的面积为23,则b 为( )A .1C .22+ D .2【答案】B 【解析】考点:1.余弦定理;2.面积公式.【变式演练7】顶点在单位圆上的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522=+c b ,sin A =,则ABC S ∆= . 【答案】23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和正弦定理可得(r 为△ABC 外接圆半径1),∵sinA=2,∴cosA=±12,由余弦定理可得a 2=b 2+c 2-2bccosA ,代入数据可得3=4±bc,解得bc=2,∴S △ABC=12bcsinA=23考点: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变式演练8】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角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对的边分别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已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60,7,2B b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1)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及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面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2)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答案】(1)233;(2)1421.【高考再现】1.【2017全国I 卷文,11】△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 (sin cos )0B A C C +-=,a =2,c C = A .π12B .π6C .π4D .π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sin()sin (sin cos )0A C A C C ++-=得sin cos cos sin sin sin sin cos 0A C A C A C A C ++-=,即sin (sin cos )sin()04C A A C A π+=+=,所以34A π=.由正弦定理sin sin a c A C =得23sin sin 4C π=,即1sin 2C =,得6C π=,故选B . 【考点】解三角形【名师点睛】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题目时,要有意识地考虑用哪个定理更合适,或是两个定理都要用,要抓住能够利用某个定理的信息.一般地,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时,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2.【2017山东,理9】在C ∆AB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C ∆AB 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sin 12cos C 2sin cos C cos sin C B +=A +A ,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 )2a b = (B )2b a = (C )2A =B (D )2B =A 【答案】A【考点】1.三角函数的和差角公式2.正弦定理.【名师点睛】本题较为容易,关键是要利用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恒等变形. 首先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转化为含有A ,B ,C 的式子,用正弦定理将角转化为边,得到2a b =.解答三角形中的问题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经常用到的一个隐含条件,不容忽视. 3. 【2018年全国卷Ⅲ理数高考试题】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的面积为,则A .B .C .D . 【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进行计算可得。

详解:由题可知 所以由余弦定理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

4.【2018年全国卷Ⅲ理数高考试题】设,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是坐标原点.过作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若,则的离心率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双曲线性质得到,然后在和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相关知识,考查了双曲线的离心率和余弦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5.【2018年全国卷II】在中,,BC=1,AC=5,则AB=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先根据二倍角余弦公式求cosC,再根据余弦定理求AB.详解:因为所以,选A.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6.【2018年江苏卷】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的平分线交于点D,且,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9【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条件、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7.【2018年浙江卷】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2,A=60°,则sin B=___________,c=___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根据正弦定理得sinB,根据余弦定理解出c.详解:由正弦定理得,所以由余弦定理得(负值舍去).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为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8.【2018年北京卷】若的面积为,且∠C为钝角,则∠B=_________;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及余弦定理可得,可求得;再利用,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详解】【点睛】此题考查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能够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选用合适的余弦定理公式是解题的第一个关键;根据三角形内角的隐含条件,结合诱导公式及正弦定理,将问题转化为求解含的表达式的最值问题是解题的第二个关键.9.【2018年新课标I卷】△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首先利用正弦定理将题中的式子化为,化简求得,利用余弦定理,结合题中的条件,可以得到,可以断定A为锐角,从而求得,进一步求得,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结果.【详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及正弦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对余弦定理一定要熟记两种形式:(1);(2),同时还要熟练掌握运用两种形式的条件.另外,在解与三角形、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还需要记住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便在解题中直接应用.10.【2018年天津卷】在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I)求角B的大小;(II)设a=2,c=3,求b和的值.【答案】(Ⅰ);(Ⅱ) .【解析】分析:(1)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边化角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可得,则.(2)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结合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可得详解:(1)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又由,得,即,可得.又因为,可得B=.(2)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及a=2,c=3,B=,有,故b=.由,可得.因为a<c,故.因此,所以,点睛:在处理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时,一般全部化为角的关系,或全部化为边的关系.题中若出现边的一次式一般采用到正弦定理,出现边的二次式一般采用到余弦定理.应用正、余弦定理时,注意公式变式的应用.解决三角形问题时,注意角的限制范围.11.【2018年北京卷】在△ABC中,a=7,b=8,cos B= –.(Ⅰ)求∠A;(Ⅱ)求AC边上的高.【答案】(1) ∠A= (2) AC边上的高为【解析】分析:(1)先根据平方关系求,再根据正弦定理求,即得;(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两种表示形式列方程,再利用诱导公式以及两角和正弦公式求,解得边上的高.(2)在△ABC中,∵sin C=sin(A+B)=sin A cos B+sin B cos A==.如图所示,在△ABC中,∵sin C=,∴h==,∴AC边上的高为.点睛:解三角形问题,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这就需要根据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12.【2018年新课标I卷】在平面四边形中,,,,.(1)求;(2)若,求.【答案】(1);(2)5【解析】分析:(1)根据正弦定理可以得到,根据题设条件,求得,结合角的范围,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求得;(2)根据题设条件以及第一问的结论可以求得,之后在中,用余弦定理得到所满足的关系,从而求得结果.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解三角形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诱导公式以及余弦定理,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题的条件,以及开方时对于正负号的取舍要从题的条件中寻找角的范围所满足的关系,从而正确求得结果. 【反馈练习】1.【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 在ABC ∆中, 2AB =, 6C π=,则AC 的最大值为( )A ....【答案】D【解析】有正弦定理可得,254,sin sin sin 6sin 6AB AC BC A B C B A ππ====+=54sin 4sin 6AC B A B B π⎛⎫∴=+=+- ⎪⎝⎭14sin cos 10sin 23B B B B B B π⎫⎛⎫=+=+=+⎪ ⎪⎪⎝⎭⎭故当6B π=时,AC的最大值为故选D.2.【吉林省四平市2018届高三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在ABC 中,已知a b c ,,分别为角,,A B C 的对边且A 60∠=︒,若ABCS=且2sin 3sin B C =,则ABC 的周长等于( )A . 5. 12 C . 10. 5+【答案】A3.【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3a b c a b c ab +-++=,且4c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A .B . . D .【答案】B【解析】由已知有222a b c ab +-=, 2221cos 222a b c ab C ab ab +-===,由于()0,C π∈, sin C =又22162a b ab ab ab ab =+-≥-=,则16ab ≤, 11sin 16222ABC S ab C ∆=≤⨯⨯= 当且仅当4a b ==时等号成立.故选B.4.【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已知ABC ∆的内角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a , b , c ,若()()sin sin a b A B +- ()sin c b C =-,则A =( )A .6π B . 3π C . 56π D . 23π【答案】B5.【山西省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在ABC ∆中,点D 为边AB 上一点,若BC CD ⊥,AC = AD sin ABC ∠=ABC ∆的面积是( )A .2B . 2C . .【答案】C【解析】πcos cos sin 2ADC CBA CBA ⎛⎫∠=∠+=-∠= ⎪⎝⎭,且AC AD =在ACD ∆中,有余弦定理,有(223CD CD ⎛=+-⨯ ⎝⎭,解得3CD =,在Rt BCD ∆中,可得,2B D B C ==.则12ABC S ∆=⨯=选C.6.【河南安阳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已知在ABC 中,角A , B ,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 cos b C a =,点M 在线段AB 上,且ACM BCM ∠=∠.若66b CM ==,则c o s B C M ∠=( )A .4 B . 34 C . 4 D . 4【答案】B7.【四川省凉山州2018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数学】在ABC 中, a , b , c 为角A , B ,C 所对的边,若()222tan a c b B ac +-=,则角B 的值为( )A .6π B . 3π C . 6π或56π D . 3π或23π【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在ABC 中,()222ac b tanB ac +-=222122tan a c b ac B+-∴=根据余弦定理, 222cos 2a c b B ac +-=1cos cos 2tan 2sin BB B B∴==tanB 有意义, 2B π∠∴≠, cos 0B ≠1sin 2B ∴=B 是ABC 的内角, B ∴=6π或56π故选C8.【广东省肇庆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数学】已知ABC ∆的角,,A B C 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22a b c bc =+-,且ABC ∆,则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9.【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衡水金卷调研卷)文数五】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卷五“田域类”里有一个题目:“问有沙田一段,有三斜,其小斜一十三里,中斜一十四里,大斜一十五里.里法三百步.欲知为田几何.”这道题讲的是有一个三角形沙田,三边分别为13里, 14里, 15里,假设1里按500米计算,则该三角形沙田外接圆的半径为___________米.【答案】4062.5【解析】由题意画出图象,如上图所示,且13AB =里=6500米, 14BC =里=7000米, =15AC 里=7500米,在ABC∆中,由余弦定理有2222221314155cos 22131413AB BC AC B AB BC +-+-===⋅⨯⨯,B 为锐角,12sin 13B ==,设ABC ∆外接圆半径为R ,则由正弦定理有2sin b R B =, 7500=4062.5122sin 213b R B ==⨯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