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审核分析
摘要:建筑工程的概预算是工程设计阶段的必经之路,概预算审核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资金控制和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某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为例,探讨了概预算审核的过程、方法和内容,并对审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概预算、审核、分析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审核一直是建筑行业的重点内容,它涉及到工程设计的各个方面,对于工程质量、资金控制和安全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选取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为研究对象,希望可以对概预算审核的过程、方法和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1研究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核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资金控制和安全保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审核的深入研究,可以探讨概预算审核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并对审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概预算审核的质量管理,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2建筑工程概预算审核的基本流程
2.1审核前准备阶段
编制建筑工程概预算文件,包括建筑工程概预算表和说明文件。
2.2审核机构的组织结构
审核机构应设立符合审批程序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
2.3审核程序确认
审核机构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标准,确认建筑工程概预算表、说明文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要求。
2.4技术审核
审核机构应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建筑工程概预算表和说明文件进行技术审核,主要针对设计方案、技术标准、材料和设备等方面进行审核。
2.5经济审核
审核机构应对建筑工程概预算表和说明文件进行经济审核,主要针对造价核算、成本控制、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审核。
2.6审核意见反馈
审核机构应将审核结果形成意见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要求其进行修改完善。
2.7审核结论形成
审核机构应对建筑工程概预算表和说明文件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审核结论。
2.8 审核结论公示
审核机构应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将审核结论进行公示,并向建设单位出具审核结论报告。
3建筑工程概预算审核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3.1预算编制不规范
预算编制时没有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导致预算过于粗略,难以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3.2预算费用估算不准确
可能是因为人为因素或技术因素造成的,预算费用估算太高或太低,导致后
续的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出现问题。
3.3预算明细不清晰
预算明细不清晰或者不规范,往往会导致审核人员难以了解各项费用明细,
也难以判断预算合理性。
3.4招投标资料不全
有些建筑工程概预算审核时,需要参照招投标资料,如果资料不全、不规范,就很难对建筑工程的预算情况进行全面审查。
4建筑工程概预算审核的改进措施
4.1对预算进行细化
除了将工程的每个阶段、每个品类的成本分清楚之外,还需要对每个成本项
目的用途、具体数量、单价等进行详细记录。
此外,还应建立成本控制指标体系,在每个施工阶段都设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指标,及时对比和分析实际成本与控制指
标之间的偏差,从而对工程进度和成本进行优化。
基于账本记录和成本控制指标体系,还应该建立成本风险预警机制,对工程
进度、材料供应、人员配备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风险预警,及时对异
常情况进行跟踪和解决,以避免工程进度和成本出现较大偏差。
在实践中,建立完善的账本记录和成本管控体系,需要充分发挥建设项目主
管部门、监理单位、咨询公司等多方作用,共同汇总、审核和维护工程相关数据,最大限度地优化工程进度和成本效益。
4.2加强材料控制
完善的账本记录是建立成本管控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建议将建设项目的每个
阶段、每个品类的成本细分清楚,包括材料、人工、机械、管理等,以便对整个
工程的成本情况进行精准的掌控。
材料审核人员需要仔细研究材料的产量和运输周期,并及时向设计师等相关人员提供有关材料的信息,以便有效的掌控材料的采购和供应。
此外,还应该建立材料供应商评价机制,审核材料供应商的信誉和资质,保证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同时,建议与具有稳定生产能力和信誉的供应商建立长期供货关系,以获得更好的价格和服务,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
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材料实时监控机制,通过传感器、RFID等技术实现对材料的位置、温度、湿度等信息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材料的异常情况,避免损失和延误。
建立材料全流程控制体系,主动负责跟进材料的采购、配送、使用、库存等各个环节,确保材料顺畅、高效地运转,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率。
4.3建立成本管控报表
建立成本管控报表是建设工程管理中有效掌控成本的关键步骤。
具体来说,成本报表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工程进度和成本计划表:按照工程计划表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和成本计划表,包含所有必要的数据,比如每个阶段的开工日期、完成日期、建筑面积、用法用量、材料预算、人工工资、设备成本等;2. 工程变更单:记录工程施工和设计过程中对计划和成本的任何变更情况,以便及时调整预算和计划;3. 工程费用分配表:按照不同的阶段和费用项目进行费用分配和分摊,识别工程各部分的实际成本,并计算成本结构和预算比较情况;4. 工程成本控制指数文档:对工程成本进行汇总分析,向管理层提供成本效益报表,将实际成本与预算进行比较,以监控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效益情况,并实施相应的调整;5. 工程成本变化文档:根据施工变化、材料价格波动和其他不可预见因素变化,及时对工程成本进行调整,并反映在成本报表中。
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成本管控报表的准确和及时性,应该建立和维护信息化系统,并对数据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同时,应该将成本管控报表与整个工程人员的日常工作联动,促进工程质量的全面提高。
4.4建立稽核机制
建立稽核机制是工程成本管控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预算、物料采购、施工过程等方面的全面把关,确保建设工程的预算和进度的符合性和可控性,以及
整个工程过程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具体来说,建立稽核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1. 建立标准的稽核流程:稽核机制应该建立完整的稽核程序和流程,明确各个层面的责任,并制定实用的稽核标准和评估方法,以确保稽核的实用性
和有效性。
2. 建立专门的稽核岗位:稽核人员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工程
成本管控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践能力,应该在组织体系中建立稽核专员或
团队,以保证工程管理中稽核工作的正常推进和有效运作。
3. 加强对工程预算
的稽核:针对建筑工程概预算和预算方案进行全面稽核,对项目预算的单价、数量、税率、汇率等细节进行严格审核,并定期重新估算工程成本,及时发现和纠
正预算中的问题和误差。
4. 对施工过程和材料采购的稽核:对工程施工过程中
的标准化操作、人员配置、材料采购和配送等方面进行全面、持续的稽核,确保
施工过程的合规和规范性。
5. 加强财务管理稽核:加强对预算和费用的财务管
理稽核,防止出现资金挪用、虚假核销、账目不清等问题。
建立稽核机制需要在
整个工程管理过程中贯彻落实,提高全员监察意识,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完善问
题反馈和处理体系,以确保工程成本和进度的有效管控。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概预算审核是确保工程成本管控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
的预算审核,可以有效避免在后续工程施工中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和风险隐患,提高工程成本管控和经济效益。
在进行概预算审核时,需要注意把握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和成本效益,结合
当地物价和市场行情进行合理预算编制,并在审核过程中严格把控每个环节的数
据及质量,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同时,还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和技术手段,如建立稽核机制、加强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建立成本管控报表等,为工程成本
管控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总之,概预算审核是工程成本管控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需要在整个工程项目
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
建立科学的预算审核机制,加强对预算的监控和管控,将有助于保证工程项目在成本、进度、质量等方面的全面、有效管理,实现
工程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兴璐.工程造价概预算审核工作的要点及控制策略[J].门
窗,2019(22):61.
[2]王敏.工程造价概预算审核工作的要点与控制策略[J].工程技术研
究,2019,4(21):163-164.
[3]段芳芳.工程造价概预算审核工作的要点及控制策略[J].居
舍,2019(07):12.
[4]张东全.工程造价概预算审核工作的要点及控制策略研究[J].居
舍,2019(06):149.
[5]梅其新.浅析工程概预算审核工作要点及审核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