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历史水街区研究_对苏州历史街区特色的探讨

苏州历史水街区研究_对苏州历史街区特色的探讨

[收稿日期] 2005-11-20[作者简介] 顾永红(1975~),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江苏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专门史旅游文化方向研究生。

街!在∀辞海#的解释为: 城市的大道!;∀说文#中的解释为: 街,四通道也。

!(转引自∀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也将其解释为: 城市的大道!。

∃ 巷!在∀说文#中的解释为: 衖,里中道。

!古代 衖、巷不分。

!衖即巷(转引自∀汉语大字典#);∀辞海#中的解释为: 小于街的屋间道,胡同。

!∀汉语大字典#中的解释也为: 街里中的道路,胡同。

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 街道!的解释为: 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的道路。

!&∀现代汉语词典#中 巷!的解释为: 较窄的街道!;∀新华词典#解释为: 胡同、里弄。

!苏州历史水街区研究∋∋∋对苏州历史街区特色的探讨顾永红(江苏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摘 要] 水陆并行双棋盘格局是苏州自古以来城市街道系统的独特形态,河道与陆道一起形成街坊的边界,该格局至今尚存,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在这一形态的基础上,在分析苏州街道特色和历史街区特色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一个反映苏州历史街区特色的概念∋∋∋苏州历史水街区,并对其独特的形态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及其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关键词] 苏州历史水街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特色[分类号] K878/8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8113(2006)01-0086-04 国际上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至今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

国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起步都较晚,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开始,虽然研究的历史不长,但学者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已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绩。

对于历史街区的概念,人们基本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

鉴于苏州城市街道系统的独特形态∋∋∋水陆并行双棋盘格局,本文尝试提出一个反映苏州历史街区特色的概念∋∋∋苏州历史水街区。

那么,什么是苏州历史水街区?它在形态上有哪些独特之处?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索,希望能够为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街区的保护开发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一、苏州历史水街区概念的提出在中国古代,街 ,指的是城市的大道,巷∃,指的是居民区内部的较窄的道路。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阐释:战国以后的里坊制城市,坊间道路称街,坊内道路为巷。

汉代称城市主干道为街,居住区内道路为巷。

隋唐时,坊内支路称曲。

宋代以后的城市撤去坊墙,改为街巷制,沿用里坊制城市的方格网街道,并把坊内街、曲改造成东西方向的巷(以利建造南北向的住宅),巷可直通干道,交通大为便利。

这种方格网街加东西巷的道路系统是中国宋代以后城市街道布局的主要方式。

街和巷作为城镇道路的名称沿用至今。

南方有些城市还称巷为弄(或衖)。

北京多称胡同。

到现代,只要是城镇中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的道路都可以称作街%;巷&仍然指的居民区内部较窄的街道,从某种意义上巷是街的一部分,是支街。

街与巷共同组成城市的街道系统。

地处水乡泽国的苏州,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街道系统∋∋∋水陆并行双棋盘道路格局。

在这一格局中,以街为边界,苏州城市被划分成一块块方格状居住、生活区,水路与陆路并行共同组成城市的 街!;在居民区内部,小巷又将居民区划分成一块块小方块,水巷和陆巷或平行、或交错形成城市的 巷!,整座城市因此而呈现棋盘方格网状。

苏州街道中的河道走船(货运大多用船,人们出行较远也往往乘船,所以河道以承担货运和远程客运为主),陆道则一般是步行或轿、马、车、走的道路。

从现代交通的眼光看,这是一种典型的交通分流,由其水道和陆道共同组成一条街道,街道中有交通分流,正如我们现在城市马路中分汽车道、自行车道与人行第19卷第1期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6年2月Vol.19-No.1JOURNAL OF YOU JIANG T EACH ERS COLLEGE FOR NA TIONALITIES GUANGXIFed.2006道一样,它们相辅相成又互不干扰。

这是苏州城市古代道路系统的独一无二之处,即水陆并行的交通分流形式。

根据苏州道路系统的这一特点,我们可以从更宽泛的角度去理解苏州特色的街道!内涵。

即苏州古代城内的街道!由水陆两个通道共同组成。

河街和陆街共同构成了苏州的街,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并行甚至是相依的。

水巷和陆巷共同构成了苏州的巷,水巷和陆巷有的平行有的交错,街和巷在方格网状的苏州城市道路格局中是互通的。

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将这种独特的水陆并行的河街与陆街作为一个整体看作是苏州城市的大街,并根据这一特色称之为水街!,苏州水街应该包括有两种形态:一种为河街∋陆街!型,即水陆并行且相邻的形态,一种是河街∋(居民建筑)∋陆街!型,即水陆并行不相邻的形态。

这两种形态的大街都可称作苏州水街。

城镇中,以街为轴,以密集居民区为面形成的人类聚居空间单位,称为街区。

街区最基本的元素有主街、居民区建筑及设施、居民区内部的道路(即巷或胡同、弄堂)。

关于历史街区,人们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认识 :指的是古城镇中,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有真实的历史遗存、具有一定规模(视野所及风貌基本一致)、并且保存有真实的生活延续∃的街区。

在苏州独特的街道系统∋∋∋水街道的基础上,苏州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水街区。

历史水街区的主街是由水街组成,街区内的小路由陆巷和水巷共同组成。

苏州历史水街区的定义为:在苏州古城内,以水街和水巷为街道特色的历史街区。

苏州历史水街区应该有四个特点:一是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通过有历史典型性和鲜明的特色,反映城市的历史面貌,代表城市的传统特色。

二是有真实的历史遗存。

街区内的建筑、街道及院墙、驳岸等反映历史面貌的物质实体应是历史遗存的原物,不是仿古假造的。

三是有一定规模,视野所及风貌基本一致。

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构成一种环境气氛,使人从中得到历史回归的感受。

四是以水街和水巷为街道特色,街区的主街是水街,街区内的道路由陆巷和水巷或平行或交错共同组成。

从历史水街区角度考察苏州城市及其街区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和城市迅速转变的年代,城市本身的特征应集中体现在历史地区及其文化之中,城市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是历史地区的保护和延续。

!这是中、欧各国市长在1998年中国∋欧洲历史城市市长会议!上所达成的共识。

提出苏州历史水街区概念有三方面的意义。

首先,它明确了苏州历史街区的特点,为苏州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方向提供依据。

水街是苏州历史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水街不是独立于苏州历史街区之外的普通的河道水系,它是苏州历史街区景观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源泉与主体。

苏州历史水街区概念的提出,有利于把水街作为苏州历史街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来更加完整、准确地认识并理解苏州历史街区,进而科学地保护、开发苏州历史街区。

其次,它明确了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苏州是我国第一批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之一。

目前全国已有101座历史文化名城。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在哪里呢?在于苏州历史水街区。

城市是以街区为单元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的细胞是街区,城市的生命力也在街区,没有街区的个性,就没有城市的特点,历史街区是城市内涵浓缩的精华。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则是苏州历史水街区。

明确提出苏州历史水街区概念,有助于准确把握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文明的源泉、内涵与特色,有助于更好地延续和发展城市的文明,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苏州水城的内涵。

作为东方水城的苏州,其水城的内涵不仅在于三江五湖!自然环境,更在于水的文明,水城苏州是一部水与人的历史,水与人共同创造的辉煌文明。

这段历史与文明有的凝固在水街区的物质空间中,有的则活跃在水街区的生活空间中,只有准确理解苏州街区的水文化内涵,才能准确把握苏州水城的生命文化。

作为城市特色的浓缩精华,苏州历史水街区有哪些形态特点呢?二、苏州历史水街区独特的形态特点苏州历史水街区具有与众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由街巷构成了水街区独特的水陆并行的空间结构,这是苏州历史水街区的特色所在,也是它给人的总体意象。

街区内的陆巷和水巷划分了街坊,有陆顾永红/苏州历史水街区研究∃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提出了保护历史街区的概念,文件中指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应予以保护!。

文件中所说需要予以保护的街区、建筑群等就是历史街区!。

文件确定历史街区!有三个标准:一是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

二是有真实的历史遗存。

三是有一定规模,视野所及风貌基本一致。

(王景慧,1997)生活真实性是指历史街区不仅是过去人们生活和居住的场所,而且现在仍然并将继续发挥它的功能,是社会生活中自然而有机的组成部分。

生活真实性有两个评判标准:一是原有居民的保有率;二是原有生活方式的保存度,即历史街区应该是该城市或地区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保存最为完整、最有特色的地区。

(阮仪三孙萌,2001)街∋民居∋水巷!、民居∋水巷∋民居!、以及河街∋陆街∋民居!等空间布局形式。

这些不同的空间形态与各种生活场景结合在一起,形成丰富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富有节奏的生活画面。

街巷可以看作是水街区的纵向空间。

苏州历史水街区的街巷纵向空间界面具有连续性和线性曲折性。

街巷中连续的高低错落的建筑所形成的界面,使得空间得以完整的界定,是使水街区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意象性的重要因素。

线性曲折是水街区的纵向空间的又一特点。

通常街巷不是一根直线,而是斜线、折线或曲线,空间不断地呈现出细微的收缩、放大或转折,其间结合水井、牌坊等小品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但在走完整条街巷通道时,却又形成直线的整体意象。

这种街巷空间与现代建筑中所强调的起始∋过渡∋转折∋高潮∋结束空间!序列截然不同,其连续性和线性曲折更注重的是均衡状态下的变化,无所谓高潮、起点和终点,富有韵律和节奏的连续墙面,在尺度和细部上具有某种相似性,但统一之中又存在着变化,以谦和的态度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个动人的生活故事。

与街巷垂直,经住宅入口,沿住宅各进!延伸到居住区域内部所形成的空间,可以看作是街区的横向空间。

它是水街区空间内充满水乡生活温情的横向多级空间序列,是水乡居民家居生活的反映,是一个多级序列,由街巷∋门前空间∋门∋天井∋檐廊∋居室∋门后空间∋街巷!组成。

这种多层次的居住环境序列,使各种生活活动有较强的领域性,从而给人以安全感。

其中许多半公共、半私密的空间过渡,使居住在这里的人既不会感到寂寞,又比较安全。

例如,巷是半公共空间,封闭、安静,却时不时会出现些活跃和变化的元素;门前空间,一般的只是几级台阶和一个小屋檐,门半掩着,在天井里做家务的主人会与街巷中过往的熟人打招呼,聊上几句,构成一个半秘密的空间;大厅∋室!是这个序列中的秘密性空间;门后空间,如果有的话,常常是做家务和取水、取货物的地方,也是半秘密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