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生活中探寻写作的源泉
【摘要】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来源于生活,最贴近生活的作品,才最有生命力。
本文从写作的源泉——社会生活,包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总结生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写作;社会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
没有一个作家不是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锻造出来的。
曹雪芹若没有”百年旺族”后家道败落的经历,不会深知官场的腐败、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怎能写出被誉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鲁迅要不是满怀爱国热情弃医从文,观察社会、体悟生活、深入思考,以笔为武器,怎能写出启发民智的小说集《彷徨》、《呐喊》?高尔基若不是饱受生活磨难、尝遍人间百味,又怎能使他的自传体三部曲小说震撼人心呢?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来源于生活,最贴近生活的作品,才最有生命力。
现在许多中学生,都喜欢借鉴名家名篇作文选,而忽视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名句佳段,而忽视对生活的体验;只重视写作技巧的掌握、结构的出新、立意的出奇,而忽视对生活的感悟、理解与真情实感的抒发……使作文脱离生活,失去生命力,甚至“无病呻吟”。
要使写作有不竭的源泉,就必须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
活、总结生活。
一、观察生活——写作的基础。
一切真善美、假恶丑都蕴藏在生活之中,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留意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的四季变化;花开花落、草木荣枯的自然风光;繁衍生存、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壮观场面……把观察到的写下来,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去发扬、去歌颂、去享受;假的、恶的、丑的东西去摒弃、去批判、去揭露。
植物学家程海在《三颖枸杞豆》里有这样一段记述:“(经三叔点拨)看这朵花,真是有意思透了,它只有一个大花瓣,像一件紫色的外套披在外面;里边又有两片小花瓣,像衣服的领子,护着一个耳坠一样的小苞。
这真是有心计的植物,它把花蕊藏在这个苞里,所以谁也没见过,连蜜蜂也被它瞒过了。
你用针尖将小苞挑破,才能看见这个含羞的家伙。
它共有7根小花蕊,围绕着一个大花蕊。
小花蕊有9根的,也有5根的,一律都是米黄色……”如果不是在三叔的指点下认识家乡的小野花,童年时代的程海不会对植物产生兴趣,怎么会有这位植物学家呢?
认真观察!留心生活!它为写作铺下了基础。
二、体验生活——写作的延伸
我们观察生活,往往看到的只是表面的东西,要想揭示生活的真实面貌,还得靠我们去体验。
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往往引起我们心中某些独特的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
感受越是个性化、情感化,化作笔下的文字也必然越动人。
记得徐志摩的“最是
那一低头的温柔,似一朵水莲花,不胜阳光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着甜蜜的忧愁”,他抓住了那微妙的一瞬,日本女郎在异国青年男子面前低着头,娇羞又温柔,可谓形神兼俱;记得吴伯萧在《菜园小记》中也有这样一段真实的生活体验:“暮春,中午,踩着畦垅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
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
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
……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如果没有作者的亲身体验,只凭联想和想象,能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抒发这么丰富的情感吗?
采撷生活的浪花,从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写作得到延伸。
三、思考生活——写作的升华
我们完成了观察与体验的任务,就是完成了由表及里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思考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的《一片树叶》,看到樱花的开与落、爱与赏,这是表面现象,然后又进一步联想到所有的事物,“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
”它们“瞬息即逝”,所以人们才觉得珍惜。
强调人对“瞬息
即逝”这一类事物所共有的认识。
当代作家宗璞写《紫藤萝瀑布》时,是怀着爱弟身患绝症无法医治的悲苦心情写的。
当他看到“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的紫藤萝花瀑时,不禁想起以前“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的紫藤萝花,真是时、境两不同!从而发出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多么激人奋进的话语,多么深刻的哲理!许多文章的点睛之笔不都是思考生活的结晶吗?
思考生活,才能使我们的写作得以升华。
四、总结生活——写作的灵魂
一次次主动地关注、体验、思考生活,始终不断的汲取生活的营养,进而碰撞、融合、沉淀,在这些自觉主动的行为中,使我们的写作找到了灵魂的归宿
冰心在《谈生命》里有这样一段总结:“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多么精辟的生活总结啊!善于总结生活,冰心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告诉我们善于总结生活就
能发现规律,甚至是别人没有发现的规律。
这种对生活的总结就成了你的新发明、新创造。
不是吗?牛顿不是总结苹果落地的规律,能创立“万有引力”吗?瓦特不是总结壶盖动的原因,能发明蒸汽机吗?总结就会有成果。
同学们还等什么?去观察、体验、思考、总结生活吧!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走向生活,向生活学习,就一定会在写作天地里找到创作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