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JOURNAL OF CHINA CAPSICUM产业论坛务川县辣椒产业发展建议田 浩1 孙 军2 任朝辉1 周安韦1*(1.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遵义 536000; 2. 务川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务川 564399)摘 要 对务川县辣椒产业发展优势进行了分析,并立足现状和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快新品种选育、提高栽培水平、培育龙头企业、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等参考建议。
关键词 辣椒;发展;建议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epper Industry in Wuchuan CountyTIAN Hao 1 SUN Jun 2 REN Chaohui 1 ZHOU Anwei 1*(1. Zunyi Acada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Zunyi 536000, China; 2.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Wuchuan County , Wuchuan 564399,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the pepper industry in Wuchuan County were analyz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and the problems, suggestions for accelerating the breeding of new varieties, improving the cultivation level, cultivating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consolidat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were put forwarded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epper industry in Wuchuan County.Key words pepper ;development ;suggestions近年来,务川县辣椒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促进了务川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椒农持续稳定增收。
目前,务川县辣椒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科技含量不足、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制约了辣椒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如何立足当下,看清发展前景,抓住发展优势,解决存在问题,真抓实干,对于稳步推进务川县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 产业优势1.1 政策支撑优势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辣椒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1年)》,以遵义为中心着力打造黔北辣椒产业带,全省规划种植辣椒面积33.33万hm 2(500万亩),遵义市种植面积要达到16.67万hm 2(250万亩)以上,其中规模种植6.67收稿日期:2019-01-27基金项目: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遵市科合人(2016)19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新蒲辣椒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205号];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抗土传病害朝天椒新品种选育”[黔科合支撑(2018)2373-1号];遵义市科技计划项目“遵义朝天椒三系杂交新组合的选育”[遵市科合(2016)51号];遵义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适应机械采收朝天椒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遵市科合(2018)32号]。
作者简介:田浩(1982-),男,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辣椒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E-mail :625494876@ *通信作者:周安韦(1984-),女,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辣椒绿色防控技术研究;E-mail :38957030@2019.1JOURNAL OF CHINA CAPSICUM产业论坛万hm2(100万亩),鲜椒产量300万t以上。
遵义市出台了《关于建设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的实施意见》,重点打造国家研发高地、标准示范基地、世界加工集群、世界贸易中心,以黔北为核心规划建设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
务川县出台了《务川县辣椒产业发展三年规划方案(2019—2021年)》,对辣椒产业发展进行了集约化育苗、规模化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等全方位的安排部署。
当前,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给务川县辣椒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1.2 种植环境优势务川县全年无霜期287天,年均降雨量1 284.4mm,平均气温15.6 ℃,境内以中、低山丘为主,海拔多在650~1 000 m之间,是辣椒的适宜生长区域。
此外,务川境内山地、丘陵、河谷、盆地交错分布,生态条件优越,天然隔离条件好,辣椒病虫害较少发生,加上以农家肥为主的传统施肥方式,农业生产污染较少,有利于辣椒制品的质量保障。
1.3 种植规模优势2019年务川县辣椒种植面积8 000 hm2(12万亩),涉及5.1万户椒农,预计全县鲜椒产量达14万t以上,农民生产总收入约4.3亿元,是全国种植辣椒规模较大的县份。
主要栽培种有指型椒、珠子椒、线椒等。
全县零散种植较多,连片规模基地有800 hm2(1.2万余亩)。
辣椒产业给椒农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为劳务投入,每667 m2种植辣椒比种植玉米增收1 050元左右。
1.4 企业带动优势务川县有辣椒制品加工、烘干企业13家,主要生产辣椒干、油辣椒、泡椒、煳辣椒面、辣椒酱等产品,全县企业年收购量0.2万t干椒,2.4万t鲜椒,销售产值1亿元以上,中间经销商40余人,产品主要销往重庆、四川等地用于火锅底料。
据统计,2019年务川县辣椒企业吸纳约3 000余人就业。
1.5 市场销售优势一是遵义市在虾子镇建成了中国辣椒城,形成以虾子为中心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
务川县地处虾子市场周边,作为市场的产品生产基地,优势明显。
二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将国际辣椒博览会定点在遵义市召开,为务川县提供了更多的招商引资、科技合作、信息交流的机会。
三是遵义市辣椒生产量不能满足自身加工和外销需求,据统计尚差20万t,个别加工厂需从河南、新疆等地远程购进辣椒原料,而务川辣椒可就近供应遵义市场。
2 存在问题2.1 地方特色品种资源退化严重务川辣椒在长期栽培中,都是椒农自留种,不注重品种更新与提纯复壮,品种退化严重,抗性减弱,产量不高,品质降低,导致经济效益偏低。
此外部分种子企业和经销商引进韩国、泰国品种到务川县推广应用,这些品种应用导致务川辣椒丧失了传统品质的特性[1]。
2.2 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一是椒农固步自封,对新的种植技术接受意识不强,在辣椒种植方面仍沿用自己的种植经验。
没有按照品种特性进行种植栽培,定植密度过稀,施肥不科学,病虫防治意识差,辣椒炭疽病、病毒病、疫病为害比较严重。
二是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设施简陋,机械化程度低,辣椒制品质量不能保障,且辣椒产业加工链短,同质化竞争严重。
三是受地理地势的影响,务川属于山地范畴,坡地较多,规模化种植较少,机械化程度较低,不利于标准化管理[2]。
四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较少,特别是乡镇农技干部,参与其他综合事务性工作较多,单独进行辣椒技术推广的时间较少,辣椒种植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的推广力度不够。
2.3 市场体系建设欠缺一是市场杂、乱、小,大多是乡村集散市场,服务功能较弱,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
二是由于零散种植户较多,收购和生产信息不对称,产品交易缺乏组织协调,导致价格波动大,椒农收益受损。
三是多数加工企业没有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企业与农户间只是传统而简单的买卖关系,订单收购较少,未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利益链接机制,给原料生产、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社会和谐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3]。
目前与务川县签订辣椒订单的企业有14个,辣椒基地面积3 333 hm2(5万亩),占辣椒总面积的41.67%。
四是品牌建设结构不合理。
务川县内生产加工企业规模较为薄弱,对产业带动力2019.1JOURNAL OF CHINA CAPSICUM产业论坛不强,辣椒商品的品牌效应不明显,没有较高的品牌比较效益,很难得到大市场认可。
2.4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是育苗设施不完善。
没有足够的育苗设施,集中育苗实施难度大,特别是传统种植散户,大部分依然是传统的营养块育苗和撒播育苗。
二是烘干设备分布不合理,全县只有7条烘干线,主要集中在镇南、汾水等乡镇,远远不能满足椒农的需求。
在辣椒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的前提下,如果遇到盛产期滞销问题,老百姓将面临严重的损失。
如果有充足的烘干设备和冷链设备,椒农可以选择烘干或者冷链存储,可以延缓销售时间,减少销售压力。
此外,务川县除了几个较大的坝区外,主要的辣椒基地均没有田间机耕道和灌溉设施。
2.5 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经营主体小、散,种植户大多是散户,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经营较为原始,各自为阵,未形成规模和集团优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务川县有辣椒种植企业和专业合作社20余家,有辣椒制品加工企业10家,建设规模基地800 hm 2(1.2万亩),占务川县种植面积的10%,在以山地为主的贵州省,务川县辣椒种植规模发展走到了前列,但相对于农业较为发达的河南、山东等地,规模化比重太小。
3 发展建议3.1 贯彻落实相关政策贵州省市县都出台了支持辣椒发展的意见,有了总体的战略思路。
对此,各乡镇和农业部门应出台具体的操作方案,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主体、责任内容、完成时限,并按时调度,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3.2 提升生产种植水平生产中要提高科学技术对辣椒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加大辣椒传统特色新品种的换种,并针对不同的加工产品类型如泡椒、糟辣椒、油辣椒、辣椒酱和辣椒粉等,加强良种的更新换代[4]。
要进一步依托技术培训、科技下乡、观摩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以资料、电视、报纸、横幅、宣传画等为媒介,结合群众会、院坝会等强化辣椒种植技术的培训和宣传[5]。
要加快辣椒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通过建设核心示范点、标准示范区等办法,结合换种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推广,逐步解决当前本地辣椒品种退化、生产技术落后的问题。
进一步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特别是为乡镇推广人员提供良好的技术推广、职称评定、工作经费的政策环境,保障其能安心、真心地进行技术推广和服务。
3.3 培养产业经营主体培养产业经营主体,培育生产大户和专业合作社。
在继续稳定散户种植辣椒的基础上,积极扶持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同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解决椒农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
加强龙头企业的培育,重点培育加工龙头企业。
要加大企业与经销商、种植户之间合作力度,通过强强联手、强弱合并等方式,整合成具有较强经济实力、技术管理水平、科学研究水平的联合体,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