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件第三章测试系统特性3-动态特性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件第三章测试系统特性3-动态特性


传递函数是系统对输入是正弦信号,而输出是正弦 叠加瞬态信号传递关系的描述。它反映了系统包括 稳态和瞬态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动态特性数学描述的几点结论: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如只研究稳态过程的信号,则用频响函数来分析系 统。如研究稳态和瞬态全过程信号,则用传递函数 来分析系统。
位,得到幅值比Ai、相位差φi。
频率响应函数是描述系统的简谐输入和其稳态 输出的关系,在求解系统频率响应函数时,必须在 系统响应达到稳态阶段时才测量。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从系统最低测量频率fmin到最高测量频率fmax,逐步 增加正弦激励信号频率f,记录下各频率对应的幅值 比和相位差,绘图就得到系统幅频和相频特性。
则传递函数
H (s)Y X ((ss))b a m ns sm n a bn m 1 1 ssn m 11 a b 1 1 ss a b 0 0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传递函数的特点:
➢H(s)与输入信号x(t)及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系统 的动态特性完全由H(s) 决定。
下,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幅值比随频率的变化, 称为系统的幅频特性;
幅角()反映了稳态输出与输入的相位差随频
率的变化,称为系统的相频特性。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频率响应特性的图形描述:
直观地反映了测试系统对不同频率成分输入信号 的扭曲情况——输出与输入的差异。
A
幅频特性曲线
相频特性曲线
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 1)微分方程 2)传递函数 3)频率响应函数 4)阶跃响应函数等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1、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
1)线性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是最基本的数学模型,求解微分方程, 就可得到系统的动态特性。
对于一个复杂的测试系统和复杂的测试信号, 求解微分方程比较困难,甚至成为不可能。为此, 根据数学理论,不求解微分方程,而应用拉普拉斯 变换求出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等来描述动态特 性。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幅频特性A(ω)和相频特性(ω)表示输入和输出之 间的差异,称为稳态响应动态误差。
实际应用中常限定幅值误差
A()A(0)10% 0 A()110% 0 某 个 给 定
A(0)
一阶系统的特性: -低通性质:幅值比A(ω)随输入频率ω的增大而减小。
-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取决于时间常数 。当ω 较小 时,幅值和相位的失真都较小。当ω 一定时, 越 小,测试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越宽。
则 y (t) Y sin t( ) Yj( te )
将输入、输出的各阶导数代入线性微分方程,可得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H(jω)为复变量函数,有相应的模和相角
频率响应特性
H( j) A()ej()
幅频特性A() Y ~
X
相频特性 () ~
模A()反映了线性时不变系统在正弦信号激励
A()max2
1
12
(0 0.707)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频率响应与固有频率ω0有关:固有频率越高,保 持动态误差在一定范围内的工作频率范围越宽,反之
越窄。
对二阶系统通常推荐采用阻尼比ξ=0.7左 右,且可用频率在0~0.6ω0范围内变化,测试 系统可获得较好的动态特性,其幅值误差不超 过5%,同时相频特性接近于直线,即测试系统 的动态特性误差较小。
H (j)Y(j)/X (j)或 H()Y()/X()
当系统的初始条件为零时,对微分方程进行傅 立叶变换,可得频率响应函数为
H (j) Y X ( (jj) ) b a m n ( (j j) )m n a b n m 1 1 ( (jj) ) n m 1 1 a b 1 1 ( (jj) ) a b 0 0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一阶系统适用于测量缓变或低频被测量;为了减小系统
的动态误差,增大工作频率范围,应尽可能采用时间常数 小的测试系统。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例1】设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τ=0.1s,问:输入信号 频率ω为多大时其输出信号的幅值误差不超过6%?
将s=jω代入传递函数公式具有同样的形式,因此, 频率响应函数是传递函数的特例。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H(jω)实际上就等于用 虚数指数函数表示的正弦输出与正弦输入之比,因 此也将频率响应函数称为正弦传递函数。
依据:频率保持性
若 x(t)Xsi ntXj et
Y(S)=H(S),则y(t)=F-1[H(S)]=h(t) h(t)称为冲击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
H(S)
傅立叶 变换
固有频率、阻尼等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动态特性数学描述的几点结论: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在复频域用传递函数H(s)来描述;
➢在频域用频率响应函数H(ω)描述;
➢在时域可用微分方程、阶跃响应函数和脉冲响应 函数h(t)。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二阶系统的特性: -低通特性
-频率响应与阻尼比ξ有关
1)当0.70时 7,A() 1, 无谐振 A(, )随 增加而单调 2)当0.70时 7,在0 1处(谐振频率 谐处 振A) ( , ) 产有 生峰 3)当0,在 r 0处, A()
由 dA() 0 d
得谐振频 r 率 0 122
其中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三者 之间存在着—一对应的关系。h (t)和传递函数H(s)
是一对拉普拉斯变换对;h(t)和频率响应函数H(ω)
又是一对博里叶变换对。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动态特性数学描述的几点结论: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频率响应函数的含义是一系统对输入与输出皆为正 弦信号传递关系的描述。它反映了系统稳态输出与 输入之间的关系,也称为正弦传递函数。
测试系统通常是由若干个环节所组成,系统的传递 函数、频率响应函数与各环节的传递函数、频率响 应函数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各环节之间结构形式。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串联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当串联环节间无能量交换时,串联后系统的传递函数:
频率响应函数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并联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2)传递函数
定义:系统的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y(t)的拉氏变 换Y(s)和输入x(t)的拉氏变换X(s)之比称为系统的 传递函数,记为H(s)。
H (s)Y(s)/X(s) sj称为拉氏变换算子
当系统的初始条件为零时,对微分方程进行拉 氏变换,可得
( a n s n a n 1 s n 1 a 1 s a 0 ) Y ( s ) ( b m s m b m 1 s m 1 b 1 s b 0 ) X ( s )
由其傅里叶变换X(ω)和Y(ω)求得频率响应函数 H(ω)=Y(ω)/X(ω)。
2)传递函数法
在初始条件为零时,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H(s), 将s=jω代入即得。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3)实验法——正弦激励法
依次用不同频率fi的简谐信号去激励被测系 统,同时测出激励和系统的稳态输出的幅值、相
解: A() 1 1
1()2
A()110 % 0 6%
A()0.94
将τ=0.1带入A(ω)中得到 3.6r3a/sd
结论:一阶系统τ确定后,若规定一个允许的幅值误差 ε,则可确定其测试的最高信号频率ωh ,该系统的可 用频率范围为0~ωh 。
反之,若要选择一阶系统,必须了解被测信号的幅 值变化范围和频率范围,根据其最高频率ωh和允许的幅 值误差去选择或设计一阶系统。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一篇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1.建立测试系统的概念 2.掌握描述测试系统静态特性的方法 3.掌握描述测试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 4.掌握实现系统不失真测试的条件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3.3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 而且与输入信号有关。研究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实 质就是建立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系统结构参数三 者之间的关系——数学建模。
➢H(s)只反映系统传输特性,而和系统具体物理结构
无关。即同一形式的传递函数可表征具有相同传输特 性的不同物理系统。
➢ H(s)的分母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分母中s的幂次n
代表系统微分方程的阶数),分子则和系统与外界之 间的关系,如输入(激励)点的位置、输入方式、被 测量及测点布置情况有关。
➢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完全等价,可以相F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称重(应变片)
压电式传感器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d2y(t) d(ty) a2 d2ta1 dta0y(t)b0x(t)
0
a0 a2
a1
2 a0a2
S b0 a0
d2 d y2 (tt)2 0 dd (ty )t0 2y(t)S 0 2x(t)
航海学院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第3章 测试系统的特性
实际作图时,常对自变量取对数标尺,幅值坐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