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C.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
D.由于地球是一个大球体,所以重力的方向是无法确定的。
3.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B.g=9.8N/kg表示重力是9.8N的物体的质量是1kg。
C.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比在平面上受的重力小。
D.在地面附近,物体静止时与运动时,其重力大小是不变的。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由下落的石块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B.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C.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D.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落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5.一个物体重2N,那么,在下列情况下它受的重力还是2N的是 ( )A.将它竖直向上抛起B.将它放到水里,它被浮起C.将它放到月球上或木星上D.将它放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6.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就是其几何中心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物体的重心位置由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决定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可以不在物体上7.如图2-5所示,已知各物体的质量都相等且都静止不动,试在图上分别画出它们所受重力的示意图.8.质量分布均匀,形状是中心对称的物体,其重心就在它的点上.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情况有关.9.用手将质量为3kg的小球竖直向空中抛起,小球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同时也受到小球对它的作用力.10.一根粗细均匀的铁棒左端截去20cm后,其重心向端移动 cm,若使重心向左移动4cm,则需要在端截去 cm长度.第三小节弹力一、知识结构:1、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在一定形变范围内,物体形变后要恢复原状,叫做弹性形变。
形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拉伸形变(或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
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3、弹力是否存在的判断方法:我们通常用眼看到一些物体发生形变,还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
所以,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
下面的物体之间是否存在拉、挤、压(接触面光滑)判断的依据:假设法,可取走接触物,看另一个物体是否会动4、弹力的方向 :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或与形变方向相反几种弹力的方向:(1)轻绳的弹力:沿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拉力沿线的方向.如图1一10右图所示,T 1和T 2分别表示两细线对O 点的拉力。
(2)支撑面的弹力:①当两物体为“面与面”或“面与点”接触时,如图1-9所示,弹力N 1和N 2方向垂直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②当两物体是“点与点”,接触时,如图1-10左图所示,弹力N 1和N 2的方向过接触点且垂直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3轻杆产生的弹力: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平衡条件或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决定其方向可能沿着杆也可能不沿杆(4)轻弹簧的弹力:胡克定律 F=kx 弹簧两端均受力F小结: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不是作用在自身上,而是A B作用在与它接触的迫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身上。
二、弹力衔接训练1.关于弹性形变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
B.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C.一根铁杆用力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
D.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2.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看不出有形变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弹力。
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
D发生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弹力3.关于弹力方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斜面给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B.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将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绳受物体给的弹力方向是向上的。
D.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线而指向受力物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因为水杯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拿一细竹杆拨动水中漂浮的木块,木块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5.用弹簧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B.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C.小球拉弹簧的力和弹簧拉小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小球对弹簧的拉力数值上等于小球的重力6.如图3-7,画出小球或杆受到的支持力和方向.7.汽车停在马路上,轮胎对地面产生的压力是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地面对轮船的支持力是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8.在一根弹簧下端悬挂重15N的重物,静止时弹簧长20cm,由此你能求得这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吗?当这根弹簧下端悬挂重21N的重物静止时,弹簧长度为22cm,则此弹簧原长为 cm,劲度系数为N/m 。
(均在弹性限度内)9.如图所示,两根原长都是10cm 的弹簧,劲度系数都是100N/m ,小球A 、B 的质量相等,均为100g ,若不计弹簧质量,而且两小球的直径不计,则悬点O 到B 之间的弹簧总长度是 cm 。
(g 取10N/kg)10.如图示,一个重600N 的人用300N 的力通过绳子和定滑轮拉一个静止在地面上重1 000N 的物体M ,则人受到_______力、________力和重力的作用,其大小分别为______N 、______N 、______ N 。
M 对地面的正压力大小为_______N 。
11.两长度相同的轻弹簧,其劲度系数分别为k1=1500N/m ,k2=2000N/m ,在它们下面挂上同样重物时,它们的伸长量之比x1:x2=________;当它们伸长同样长度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之比G1:G2=__________。
第四小节 摩擦力一、几个概念: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趋势 摩擦力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二、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不光滑;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接处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分析物体A 所受摩擦力方向。
(v 表示物体A 的运动)分析得出:“相对”是指相对接触的物体,而不能相对别的物体。
四、摩擦力的大小:1、滑动摩擦力:两个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F 与正压力N F 成正比,即N f F F μ=例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重为N 20G A =的木块,木块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4.0A =μ,使这个木块沿桌面做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 为多少?如果再在木块A 上加一块重为N 10G B =的木块B ,B 与A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B =μ,那么当A ,B 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运动时,对A 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少?此时B 所受的摩擦力多大?2、静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而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滑动趋势......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滑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静摩擦力。
(2)大小:据外力及运动状态决定 故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max F F 0≤≤五、注意的问题:1、充分理解“相对”含义;2、摩擦力可充当动力和阻力;3、静止物体可受静或动摩擦力,运动物体也可受静或动摩擦力;4、摩擦力方向总是阻碍相对运动(趋势)与物体所受外力有无及方向无关;5、N 为正压力,可与重力无关;6、静摩擦力是被动力。
大小方向随外界条件即物体受力情况的变化而变化;7、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任何夹角例2下列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C.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D. 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定为零变式2:运动员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上F 和下F ,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
A. 上F 向上,下F 向下,上F =下FB. 上F 向下,下F 向上,上F >下FC. 上F 向上,下F 向上,上F =下FD. 上F 向上,下F 向下,上F >下F小结: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例3: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瓶中油越多,手必须握得越紧B. 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 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D. 以上说法都正确例4:如图所示,用外力F 水平压在质量为m 的物体上(设受力F 的面绝对光滑),恰好使物体静止,此时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__;如将F 增大为3F ,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为______。
【同步练习】1、用手握住竖直的瓶子,瓶子静止在手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手对瓶子的压力恰好等于瓶子的重力B. 手对瓶子的摩擦力恰好等于瓶子的重力C. 手握得越紧,手对瓶子的摩擦力越大D. 手对瓶子的摩擦力一定大于瓶子的重力2、 关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动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滑动摩擦力总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C.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D. 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3、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木块重5N ,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测力计读数为1N 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N ,方向________。
(2)当弹簧测力计读数为2.1N 时,木块就要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
(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为2N ,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N ,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4)若使弹簧测力计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 ,木块受到的是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N 。
(5)木块离开弹簧测力计继续滑动,这时受到的是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