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个题3分,共36分)1.在﹣6、0、﹣2、4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2 B.0 C.﹣6 D.4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其近地点距离地球约3663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66300的结果是()千米.A.0.3663×106B.3.663×105C.36.63×104D.3.663×1043.若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分别是m、n,则()A.m=,n=3 B.m=﹣,n=4 C.m=π,n=3 D.m=﹣,n=3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将它折成正方体后与“美”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A.我B.丽C.汇D.川5.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2与|﹣2| B.+(+2)与﹣(﹣2)C.+(﹣2)与﹣|+2| D.﹣|﹣2|与﹣(﹣2)6.如果关于x的方程3x﹣5m=3与方程2x+10=2的解相同,那么m=()A.﹣2 B.﹣3 C.3 D.17.已知点A、B、P在一条直线上,下列等式:①AP=BP;②BP=AB;③AB=2AP;④AP+PB =AB.能判断点P是线段AB的中点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8.下列各式运算中正确的是()A.3x+2y=5xy B.3x+5x=8x2C.10xy2﹣5y2x=5xy2D.10x2﹣3x2=79.在数轴上a,b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0 B.b﹣a<0 C.a•b>0 D.|b|<0 10.给出下列判断:①若|m|>0,则m>0;②若m>n,则|m|>|n|;③若|m|>|n|,则m>n;④若|m|=|n|,则m=n,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A.0 B.1 C.2 D.311.按照如图所示的计算机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2,第一次得到的结果为1,第二次得到的结果为4,…第2018次得到的结果为()A.1 B.2 C.3 D.412.一个由小四边形组成的装饰链,断去了一部分,剩下部分如图所示,则断去部分的小四边形的个数可能是()A.16 B.4 C.17 D.21二、填空题:(共6个题,每个题4分,共24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3.(4分)若∠α=25°42′,则它余角的度数是.14.(4分)若﹣a3b n+2与3a m+4b3是同类项,则m﹣n=.15.(4分)如图,点B、O、D在同一直线上,且OB平分∠AOC,若∠COD=150°,则∠AOC的度数是.16.(4分)一件衣服的进价为a元,商家按进价提高30%标价,再按九折销售,则商家的利润是元.17.(4分)已知一个三位数,十位数字为x,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1,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这个三位数可表示为.18.(4分)为备战中考体育考试,小明与同学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若从同一起点出发,同向而行10分钟后首次相遇;若从同一起点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后首次相遇.已知小明的速度比同学的速度快,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跑米.三、解答题:(共9个题,共90分,请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写出必要的解答步骤或证明过程)19.(6分)按要求作图(1)作直线AB,射线CB;(2)取线段AB的中点E,连接DE并延长与射线CB交于点O;(3)连接AD并延长至点F,使得DF=AD.20.(10分)解方程:(1)2(x﹣1)﹣5(2x﹣3)=0(2)﹣1=21.(10分)计算:(1)﹣14+(﹣)×12+|﹣6|(2)(﹣6)×﹣8÷(2﹣4)22.(8分)先化简,再求值:3a2b﹣[2ab2﹣2(﹣a2b+ab2)],其中a=﹣2,b=.23.(8分)如图,已知线段AB=36,点C、D分别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满足AC:CD:DB=2:3:4,点K是线段CD的中点,求线段KB的长.24.(10分)如图1,三角尺是比较常用的数学工具,一副三角尺由两个含特殊角的直角三角板组成.(1)如图2,借助三角尺的角,可以画出15°、75°的角,请你试一试,可以画出哪些钝角,直接列举在后面的横线上(写4个即可)(2)如图3,爱动脑筋的小明将两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B重合放在桌面上,用△BDE绕B点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小明发现∠ABE与∠DBC的和不变,请问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选择图3﹣1或3﹣2说明理由.25.(12分)观察猜想: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说明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许多重要的计算转化成图形后,非常巧妙而简单.如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图形中的数字表示对应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观察下图,解决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的数值是;(2)根据你的观察,猜想:+++=1﹣=;(3)计算:+++…++.26.(12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会产生近3亿吨的塑料垃圾(例如平时用的矿泉水瓶子等)和约5亿吨的废钢铁(例如平时扔掉的易拉罐等),某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了“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七(2)班同学在活动中积极响应,在甲小区设立了回收塑料瓶和易拉罐的两个垃圾桶,班长小明对2个周的收集情况进行了统计,根据下列统计表和废品收购站的价格表,解决下列问题:周次类别第一周第二周塑料瓶(个)96 104易拉罐(个)64 80(1)全班2个周共收集了斤塑料瓶,收集了斤易拉罐.(2)班委会决定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赠一套价值43.8元的励志丛书,你认为按照这样的收集速度,需要收集几个周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写出计算过程来支持你的答案.(3)七(1)班在乙小区也设立了塑料瓶和易拉罐的回收点,两周收集塑料瓶和易拉罐共计440个,按相同价格出售后,所得金额比七(2)班两个周的废品回收金额多1.8元,求七(1)班同学两周收集的塑料瓶和易拉罐各多少个?27.(14分)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2,B点示数5,C点表示数10.(1)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C点重合,则B点与D点重合,则D点表示的数是.(2)点B、C在数轴上同时向左运动,点B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C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A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①对照表一,完成表二表一两点的位置关系AB的表达式点B在点A的右侧(t<7)7﹣t点B在点A的左侧(t>7)t﹣7表二两点的位置关系AC的表达式点C在点A的右侧(t<6)点C在点A的左侧(t>6)②在B、C两点运动过程中,当AC=3AB时,求t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在﹣6、0、﹣2、4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2 B.0 C.﹣6 D.4【分析】先计算|﹣6|=6,|﹣2|=2,根据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小得到﹣6<﹣2,则四个数的大小关系为﹣6<﹣2<0<4.解:∵|﹣6|=6,|﹣2|=2,∴﹣6<﹣2,∴﹣6、0、﹣2、4这四个数中的大小关系为﹣6<﹣2<0<4,最小的数是﹣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负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小.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其近地点距离地球约3663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66300的结果是()千米.A.0.3663×106B.3.663×105C.36.63×104D.3.663×104【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66300的结果是3.663×105千米.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若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分别是m、n,则()A.m=,n=3 B.m=﹣,n=4 C.m=π,n=3 D.m=﹣,n=3【分析】直接利用单项式的次数与系数的确定方法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解: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分别是m、n,则m=﹣π,n=3.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正确把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将它折成正方体后与“美”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A.我B.丽C.汇D.川【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与“美”字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川”.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从实物出发,结合具体的问题,辨析几何体的展开图,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化,建立空间观念,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5.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2与|﹣2| B.+(+2)与﹣(﹣2)C.+(﹣2)与﹣|+2| D.﹣|﹣2|与﹣(﹣2)【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进行选择即可.解:A、+2=|﹣2|=2,B、+(+2)=﹣(﹣2)=2,C、+(﹣2)=﹣|+2|=﹣2,D、﹣|﹣2|=﹣2,﹣(﹣2)=2,互为相反数,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相反数,掌握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6.如果关于x的方程3x﹣5m=3与方程2x+10=2的解相同,那么m=()A.﹣2 B.﹣3 C.3 D.1【分析】先求出方程2x+10=2的解,再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3x﹣5m=3中,求出m.解:方程2x+10=2的解为x=﹣4,∵方程3x﹣5m=3与方程2x+10=2的解相同,∴方程3x﹣5m=3的解为x=﹣4当x=﹣4时,﹣12﹣5m=3解得m=﹣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方程的同解的含义.理解同解方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已知点A、B、P在一条直线上,下列等式:①AP=BP;②BP=AB;③AB=2AP;④AP+PB =AB.能判断点P是线段AB的中点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中点的特点即可得出结论.解:如图所示:①∵AP=BP,∴点P是线段AB的中点,故本小题正确;②点P可能在AB的延长线上时不成立,故本小题错误;③P可能在BA的延长线上时不成立,故本小题错误;④∵AP+PB=AB,∴点P在线段AB上,不能说明点P是中点,故本小题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中点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下列各式运算中正确的是()A.3x+2y=5xy B.3x+5x=8x2C.10xy2﹣5y2x=5xy2D.10x2﹣3x2=7【分析】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解:A、3x+2y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B、3x+5x=8x,故此选项错误;C、10xy2﹣5y2x=5xy2,故此选项正确;D、10x2﹣3x2=7x2,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正确把握合并同类项法则是解题关键.9.在数轴上a,b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0 B.b﹣a<0 C.a•b>0 D.|b|<0【分析】根据数轴可以判断a、b的正负和它们的绝对值的大小,从而可以判断各个选项是否正确.解:由数轴可得,b<﹣2<0<a<2,∴a+b<0,故选项A错误,b﹣a<0,故选项B正确,a•b<0,故选项C错误,|b|>0,故选项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数轴、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10.给出下列判断:①若|m|>0,则m>0;②若m>n,则|m|>|n|;③若|m|>|n|,则m>n;④若|m|=|n|,则m=n,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A.0 B.1 C.2 D.3【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①若|m|>0,则m≠0,故①错误;②若m>n,如m=﹣1,n=﹣2,则|m|<|n|,故②错误;③若|m|>|n|,如|﹣2|>|﹣1|,则m<n,故③错误;④若|m|=|n|,如m=2,n=﹣2,则m≠n,故④错误;正确共有0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按照如图所示的计算机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值为2,第一次得到的结果为1,第二次得到的结果为4,…第2018次得到的结果为()A.1 B.2 C.3 D.4【分析】将x=2代入,然后依据程序进行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得到其中的规律,然后依据规律求解即可.解:当x=2时,第一次输出结果=×2=1;第二次输出结果=1+3=4;第三次输出结果=4×=2,;第四次输出结果=×2=1,…2018÷3=672…2.所以第2018次得到的结果为4.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求代数式的值,熟练掌握相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2.一个由小四边形组成的装饰链,断去了一部分,剩下部分如图所示,则断去部分的小四边形的个数可能是()A.16 B.4 C.17 D.21【分析】由图形知小四边形的总个数为3n+1,依然存在的小四边形有14个,知断去的小四边形有3n+1﹣14=3n﹣13(个),再求出n=5,6,9,10,11,12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由图形知小四边形的总个数为3n+1,依然存在的小四边形有14个,所以断去的小四边形有3n+1﹣14=3n﹣13(个),当n=5时,3n﹣13=2,当n=6时,3n﹣13=5,当n=9时,3n﹣13=14,当n=10时,3n﹣13=17,当n=11时,3n﹣13=20,当n=12时,3n﹣13=23,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到小四边形的总个数为3n+1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个题,每个题4分,共24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3.(4分)若∠α=25°42′,则它余角的度数是64°18′.【分析】两角互为余角和为90°,据此可解此题.解:根据余角的定义得,25°42′的余角度数是90°﹣25°42′=64°18′.故答案为:64°18′.【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余角的性质,两角互余和为90°,互补和为180°.14.(4分)若﹣a3b n+2与3a m+4b3是同类项,则m﹣n=﹣2 .【分析】直接利用同类项的定义分析得出m,n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解:∵﹣a3b n+2与3a m+4b3是同类项,∴m+4=3,n+2=3,解得:m=﹣1,n=1,则m﹣n=﹣1﹣1=﹣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类项,正确把握同类项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5.(4分)如图,点B、O、D在同一直线上,且OB平分∠AOC,若∠COD=150°,则∠AOC的度数是60°.【分析】根据互补得出∠COB,进而得出∠AOC的度数.解:∵点B、O、D在同一直线上,∠COD=150°,∴∠COB=180°﹣150°=30°,∵OB平分∠AOC,∴∠AOC=2×30°=60°,故答案为:6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关键是根据互补得出∠COB.16.(4分)一件衣服的进价为a元,商家按进价提高30%标价,再按九折销售,则商家的利润是0.17a元.【分析】根据每件进价为a元,提高30%得出标价的价格,再根据按标价的9折出售,继而减去进价可得答案.解:根据题意知商家的利润是(1+30%)•a•﹣a=0.17a(元),故答案为:0.17a.【点评】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关系,列出代数式.17.(4分)已知一个三位数,十位数字为x,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1,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2倍,这个三位数可表示为112x+100 .【分析】直接利用百位、十位、个位数字关系进而得出答案.解:由题意可得:100(x+1)+10x+2x=112x+100.故答案为:112x+1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正确表示出三位数是解题关键.18.(4分)为备战中考体育考试,小明与同学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若从同一起点出发,同向而行10分钟后首次相遇;若从同一起点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后首次相遇.已知小明的速度比同学的速度快,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跑220 米.【分析】设小明的平均速度为x米/分钟,则同学的速度为(400﹣x)米/分钟,根据二者速度之差×时间=跑道一圈的长度,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设小明的平均速度为x米/分钟,则同学的速度为(400﹣x)米/分钟,根据题意得:[x﹣(400﹣x)]×10=400,解得:x=220.答:小明的平均速度为220米/分钟.故答案为:22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9个题,共90分,请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写出必要的解答步骤或证明过程)19.(6分)按要求作图(1)作直线AB,射线CB;(2)取线段AB的中点E,连接DE并延长与射线CB交于点O;(3)连接AD并延长至点F,使得DF=AD.【分析】(1)根据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射线是向一方无限延伸的画图即可;(2)找出线段AB的中点E,画射线DE与射线CB交于点O;(3)画线段AD,然后从A向D延长使DF=AD.解:如图所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射线和线段,关键是掌握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射线是向一方无限延伸的,线段不能向任何一方无限延伸.20.(10分)解方程:(1)2(x﹣1)﹣5(2x﹣3)=0(2)﹣1=【分析】(1)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解:(1)去括号得:2x﹣2﹣10x+15=0,移项合并得:﹣8x=﹣13,解得:x=;(2)去分母得:6x+3﹣6=2x﹣2,移项合并得:4x=1,解得:x=.【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1.(10分)计算:(1)﹣14+(﹣)×12+|﹣6|(2)(﹣6)×﹣8÷(2﹣4)【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可得.解:(1)原式=﹣1+3﹣4+6=4;(2)原式=﹣×﹣8÷(﹣2)=﹣2+4=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与运算法则、运算律.22.(8分)先化简,再求值:3a2b﹣[2ab2﹣2(﹣a2b+ab2)],其中a=﹣2,b=.【分析】直接去括号进而合并同类项,再把已知代入求出答案.解:原式=3a2b﹣2ab2+2(﹣a2b+ab2)=3a2b﹣2ab2﹣2a2b+2ab2=a2b,把a=﹣2,b=代入上式可得:原式=(﹣2)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运算,正确合并同类项是解题关键.23.(8分)如图,已知线段AB=36,点C、D分别是线段AB上的两点,且满足AC:CD:DB=2:3:4,点K是线段CD的中点,求线段KB的长.【分析】设AC=2x,则CD=3x,DB=4x,根据AB=AC+CD+DB列方程9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36求得x=4,根据点K是线段CD的中点得到KD=CD即可得到结论.解:设AC=2x,则CD=3x,DB=4x,∵AB=AC+CD+DB,∴AB=9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36,∴x=4,∵点K是线段CD的中点,∴KD=CD=6,∴KB=KD+DB=2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10分)如图1,三角尺是比较常用的数学工具,一副三角尺由两个含特殊角的直角三角板组成.(1)如图2,借助三角尺的角,可以画出15°、75°的角,请你试一试,可以画出哪些钝角,直接列举在后面的横线上105°、120°、135°、150°、165°.(写4个即可)(2)如图3,爱动脑筋的小明将两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B重合放在桌面上,用△BDE绕B 点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小明发现∠ABE与∠DBC的和不变,请问这两个角的和是多少?选择图3﹣1或3﹣2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三角板原有的30°、45°、60°、90°四种角分可以直接画出的角和利用和或差画出的两种情况找出.(2)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1)解:①可以直接画出的有:30°、45°、60°、90°;②通过和或差画出的有:45°﹣30°=15°;45°+30°=75°;45°+60°=105°;45°+90°=135°;60°+60°=120°;90°+30°+45°=165°;90°+90°=180°;60°+90°=150°;钝角有:105°、120°、135°、150°、165°.故答案为:105°、120°、135°、150°、165°.(2)①如图3﹣1中,结论:∠ABE+∠DBC=180°.理由:∵∠ABE+∠DBC=∠ABE+∠DAB+∠ABC=∠DBE+∠ABC,∠ABC=∠DBE=90°,∴∠ABE+∠DBC=180°.②如图3﹣2中,结论:∠ABE+∠DBC=180°.理由:∵∠ABE+∠DBC=360°﹣∠ABC﹣∠DBE=180°,∠ABC=∠DBE=90°,∴∠ABE+∠DBC=180°.综上所述,∠ABE+∠DBC=180°.【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旋转变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12分)观察猜想: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说明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许多重要的计算转化成图形后,非常巧妙而简单.如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图形中的数字表示对应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观察下图,解决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的数值是;(2)根据你的观察,猜想:+++=1﹣=;(3)计算:+++…++.(2)根据图形面积得出这些数的和即为1与A的面积差;(3)根据(2)中所求得出规律答案即可.解:(1)图中A 表示的数值是,故答案为:;(2)+++=1﹣=,故答案为:、;(3)+++…++=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正确根据图形面积得出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26.(12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会产生近3亿吨的塑料垃圾(例如平时用的矿泉水瓶子等)和约5亿吨的废钢铁(例如平时扔掉的易拉罐等),某中学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展了“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七(2)班同学在活动中积极响应,在甲小区设立了回收塑料瓶和易拉罐的两个垃圾桶,班长小明对2个周的收集情况进行了统计,根据下列统计表和废品收购站的价格表,解决下列问题:周次第一周第二周类别塑料瓶(个)96 104易拉罐(个)64 80(1)全班2个周共收集了 5 斤塑料瓶,收集了7.2 斤易拉罐.(2)班委会决定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赠一套价值43.8元的励志丛书,你认为按照这样的收集速度,需要收集几个周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写出计算过程来支持你的答案.(3)七(1)班在乙小区也设立了塑料瓶和易拉罐的回收点,两周收集塑料瓶和易拉罐共计440个,按相同价格出售后,所得金额比七(2)班两个周的废品回收金额多1.8元,求七(1)班同学两周收集的塑料瓶和易拉罐各多少个?【分析】(1)根据图表可以求出塑料瓶和易拉罐的个数,根据塑料瓶的斤数=塑料瓶个数÷40个/斤,即可求出塑料瓶的斤数,根据易拉罐的斤数=易拉罐个数÷20个/斤,即可求出易拉罐的斤数,(2)根据图表计算出平均每周全班可通过卖废品挣的钱数,再根据周数=丛书价格÷每周全班可通过卖废品挣的钱数,解之即可,(3)设七(1)班同学两周收集的塑料瓶x个和易拉罐(440﹣x)个,根据图表和两周收集塑料瓶和易拉罐共计440个,按相同价格出售后,所得金额比七(2)班两个周的废品回收金额多1.8元,结合(1)的答案,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解:(1)由图表可知:96+104=200(个),全班2个周收集了塑料瓶200个,200÷40=5(斤),即全班2个周收集了5斤塑料瓶,64+80=144(个),全班2个周收集了易拉罐144个,144÷20=7.2(斤),即全班2个周收集了7.2斤易拉罐,故答案为:5,7.2,(2)由(1)可知:全班每2周收集塑料瓶5斤,易拉罐7.2斤,1.2×5+1.5×7.2=16.8(元),即每2周全班可通过卖废品挣16.8元,16.8÷2=8.4(元),即平均每周全班可通过卖废品挣8.4元,43.8÷8.4≈5.2(周),即需要收集6个周才能实现这个愿望,(3)设七(1)班同学两周收集的塑料瓶x个和易拉罐(440﹣x)个,1.2×+1.5×=16.8+1.8,解得:x=320,440﹣320=120(个),答:七(1)班同学两周收集的塑料瓶320个和易拉罐120个.【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7.(14分)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2,B点示数5,C点表示数10.(1)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C点重合,则B点与D点重合,则D点表示的数是 3 .(2)点B、C在数轴上同时向左运动,点B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C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A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①对照表一,完成表二表一两点的位置关系AB的表达式点B在点A的右侧(t<7)7﹣t点B在点A的左侧(t>7)t﹣7表二两点的位置关系AC的表达式点C在点A的右侧(t<6)12﹣2t点C在点A的左侧(t>6)2t﹣12②在B、C两点运动过程中,当AC=3AB时,求t的值.【分析】(1)根据对称性可求;(2)①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以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②分t<6,6≤t≤7,t>7三种情况,根据AC=3AB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1)∵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C点重合,B点与D点重合,∴(A+C)÷2=(﹣2+10)÷2=4,∴D点表示的数是3.故答案为:3;(2)①填表如下:两点的位置关系AC的表达式点C在点A的右侧(t<6)12﹣2t点C在点A的左侧(t>6)2t﹣12故答案为:12﹣2t;2t﹣12;②t<6时,12﹣2t=3(7﹣t),解得t=9(舍去);6≤t≤7时,2t﹣12=3(7﹣t),解得t=6.6;t>7时,2t﹣12=3(t﹣7),解得t=9.综上所述,t的值为6.6或9.【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利用数轴让学生体会“数”与“形”的结合是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