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资心理学简要分析

投资心理学简要分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锚定与调整
Tversky和Kahneman(1975)指出,当个体评估不确定事件的 数量时,其起始值的设定,即锚定会因为问题陈述时所提到的任何 数量而受到影响,而且常常是不当地被影响。Slovic和 Lichtenstein(1971)认为,在对不确定量进行估计时,对偏离 初始估计的调整是非常不够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认知偏差
1、代表性启示偏差 2、保守性偏差 3、过度自信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代表性启示偏差
1、基率忽略 2、样本容量忽略 3、可得性偏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保守性偏差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面对新信息时,并非总是系统性地看重新信 息,忽视基率。有些情况下,个体会看轻新信息,在信念转变上过 于保守且过于看重基率的影响(Edwards, 1968; Slovic, 1972 )。这种情形就是认知上的保守性偏差。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损失厌恶
价值函数在损失域的斜率比盈利域的斜率陡。这意味着面对相同数 量的盈利和损失,个体对损失的厌恶超过了同等数量的盈利对他的 吸引。价值函数的这一性质又被称为损失厌恶。损失厌恶系数,反 映投资者对盈利和损失的相对敏感性。其估计值约在2.25倍左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框架效应的例子(存活率框架)
给予受试者治疗肺癌的两种方法的疗效统计信息。同样的信息以死 亡率的形式告知一些受试者,而以存活率的形式告知其它受试者, 然后,受试者指出他们的偏好方式。 外科手术:手术后不久100人中存活90人,其后第一年末有68人 存活,五年末有34人存活。 放疗:在整个治疗期间100人全部存活,其后第一年末有77人存活 ,五年末有22人存活。
目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偏好偏差 二、认知偏差 三、个体投资者买卖行为心理分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偏好偏差
1、预期理论 2、价值函数 3、权值函数 4、框架效应与心理会计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预期理论中的价值函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参考点依赖
价值函数是定义在相对于某个参考点的盈利和损失之上,而不是一 般传统理论所说的期末财富或消费之上。参考点的决定通常是以目 前的财富水平为基准,但是有时参考点也可能会因为投资者对未来 财富水平预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设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风险态度逆转
价值函数为S型函数。这表明投资者每增加一单位盈利,相应增加 的效用低于前一单位带来的效用,而每增加一单位损失,相应失去 的效用也低于前一单位失去的效用。个体在接近参考水平时感受的 福利边际变化比远离参考水平时要大得多,这意味着个体对获盈利 是风险厌恶的,同时对损失却是风险偏好的。
私房钱效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首先,在同一账户中,前期盈利能刺激人们从事高风险的活动,这 一现象被Thaler和Johnson称为私房钱效应。人们把前期赚的钱财 和目前的钱财,放在了不同的口袋里,每个口袋被视为一个独立的 心理账户。其次,前期的损失并没有刺激人们从事高风险的活动, 除非博彩能够提供诱人的扳本机会。在金融市场中,个体对风险的 态度典型地依赖于前期的结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会计与自我控制的影响
心理会计和自我控制对个体的理财方式有强烈的影响。行为生命周 期假说认为,财富积累要求个体进行自我控制和推迟现时消费,用 心理会计来克服自我控制难题,他们按照“优序策略” 行事,从现 时收入账户为消费第一提供资金,只有当现时收入账户耗尽时,才 转而动用资产收入账户和未来收入账户。个体有意培养不动用资产 收入账户和未来收入账户的习惯和准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会计
心理会计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是如何感知和体验结果,即如何做决策并对决策进行评估; 第二,是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间的分配; 第三,是对账户的评估频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收户中的财富是 可替代的,即个体动用现时收入账户与未来收入账户中的财富是无 差异的。从心理会计的角度,Shefrin和Thaler认为可将个体的收 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账户:1、现时收入账户;2、资产收入账户; 3、未来收入账户。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框架效应的例子(死亡率框架)
外科手术:手术期间及手术后不久100人中死亡10人,其后第一年 末死亡32人,五年末死亡66人。 放疗:在治疗期间无人死亡,其后第一年末死亡23人,五年末死亡 78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不同框架带来的效果
形式上的非本质差异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在存活率框架中选择放疗 的受试者10%而在死亡率框架中上升到了44%。显然用手术后马 上死亡的风险由10%降到0的说法,比用存活率由90%上升到 100%的说法更能彰显放疗的优势。在有经验的内科医生或者精通 统计的商科学生身上体现的框架效应并不比病人群体所体现的小。
不同理论中的价值函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个体风险态度的四种模式
高概率 低概率
损失 风险偏好 风险厌恶
盈利 风险厌恶 风险偏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框架效应与心理会计
个体经常缺乏一种稳定的偏好顺序,即个体对揭示这些偏好的不同 方式的反应缺乏哪怕最起码的稳定性。因为个体对损失的反应比对 盈利更加强烈,如果一个框架突出某个选择中的损失部分,将会使 得该选择的吸引力降低。类似地,如果一个利用了敏感性递减的框 架使得损失相对而言显得很小的话,那么该选择的吸引力会大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安全第一”投资组合理论
一个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投资者“将会尽可能减少灾难发生的概率 ”。个体的冒险意愿受两种情绪的影响:恐惧和希望。由于恐惧使 个体过度看重最坏的结果,会变得过度悲观,因而,个体就会针对 最坏的结果设置一个财富底线以避免破产;由于希望使个体过度看 重最好的结果,会变得过度乐观,因而,个体就会渴望自己变得非 常富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