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PPT


四、及时训练:
1.人与人之间的称呼看似平常,其实称呼反映 了社会的变迁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阅读 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宣布:“任 何人不得再保留亲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 男爵、骑士等贵族头衔。” 材料二 提倡“自由平等博爱为纲”的公 民道 德.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 蓄辫、缠足和赌博等陋习。(南京临时政府的措 施)
(1)依据材料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姻较旧式的进步 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不同:观念:男女婚姻自主,平等;礼仪: 由繁琐到相对简单,逐步走向法制性和契约性。 (2)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西方民主思 想的传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 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
3、1881年,中国人在唐山和胥各庄之间自主修筑 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以便将河北开平矿务 局出产的烟煤运出。但清末的中国官府却视这种先 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 动了距离唐山不远的东陵。为了保护陵寝的风水不 被破坏,他们弃用冒白汽、拉长笛的蒸汽火车头, 而让骡马充当火车头。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胥铁路”修筑的背景是什么? 铁路上的“马拉火车”说明什么问题?
材料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大” 党纲 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 实的党员,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 都可以接 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从此互称 同志在党内 成为习惯,并扩大到党员和非党员之间。 到了新中 国成立后,“同志”成为全国人民最流行 最亲切的称 呼。1959年8月3日,毛泽东建议党内一 律用同志 称呼,不要以职务相称。 材料四 时代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 悄悄跟着变化。从“同志”到“师傅”,从“先 生”“小姐”到以职位相称,再到上级都被叫做老板, 这些变化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 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 中国的垄断局面。 3、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4、近代以来交通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 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5、近代以来通讯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 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 生活。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衣 1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长袍马褂与西服 革履并行不悖。 2、中山装和旗袍:中西合璧的产物。 二、食: 1、晚清和民国:19世纪40年代,西餐传入中国。 2、新中国成立后: 三、住: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地区。安居工程 四、社会习俗的变化: 1、婚姻:婚姻自主,婚礼删繁就简。 2、葬礼:趋于简化。 3、其他: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中的措施反映了两 国社会有什么相同之处?
两国革命前都处在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之下,等级森严。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在称呼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体现了平等的思想, (3)材料四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称呼出现了多样化的 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称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现在社会上 的称呼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等。
2.
旧式婚姻情况 新式婚姻情况
1.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2.问名(互问庚贴卜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假(男家备糕点、请 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 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 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 、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 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 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 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 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电影《定军山》 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 电视业的诞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网络媒介诞生了。它被 称为“第四媒介”。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 联网。特点:P75
4、报刊业走向繁荣
二、了解中圉人民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思考: 1、谈谈你对下列现象的认识。 (1)社会习俗的变革如“断发易服” 婚姻制度 社交礼仪 称呼等 (2)票证供应的存废 (3)休闭娱乐的出现 (4)报刊、影视、网络的出现
2.近代以来影响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1)列强的侵略,西方生活方式和习俗(文化影响)的 传入和影响 (根本原因在于近代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2) 进步人士的鼓吹与提倡 (3)政府的政策: a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 b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 奋斗目标。 (3)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受西方影响明显。 ②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最典型的特征。 ③发展不均衡, 空间范围 主体上 ④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 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4、思考:影响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的重大事件 有哪些?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
第五单元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课程标准: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 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 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 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 背景: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旗号, 举办一批民用工业,河北开平矿务局是其 中之一,为了将它所产的煤炭运出而修建 了唐胥铁路。 • 铁路上的“马拉火车”说明:受中国封建 制度和思想观念的束缚,西方先进科技并 不能充分发挥其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