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景及其世界影响

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景及其世界影响

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景及其世界影响王海运• 2011-03-09 12:53:59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1期【内容提要】俄罗斯重新崛起势头强劲, 很快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但仍不是“世界强国”。

俄罗斯具有重新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巨大潜力, 但受多种因素制约, 要重新跻身于“世界强国”的行列任重道远。

俄罗斯和平崛起总体上有利于世界, 有利于中国。

中俄应紧密协作、相互支持, 共同发展、共同崛起。

【关键词】俄罗斯重新崛起世界大国世界强国【作者简介】王海运, 1945 年生,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高级顾问。

(北京100011)近年来, 俄罗斯发展势头强劲, 引起举世热议, 不少国际问题专家断言“俄罗斯正在崛起为世界强国”。

俄罗斯人更是满怀豪情, 声言“俄罗斯必定成为世界强国”。

俄罗斯财长库德林甚至誓言要在“10 年内赶超美国”[1]。

要判断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景及其影响, 需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

笔者的结论是俄罗斯具有重新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前景, 但崛起的道路相当漫长; 俄罗斯和平崛起总体上有利于世界, 有利于中国。

一俄罗斯重新崛起势头强劲(一) 俄罗斯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苏联解体, 俄罗斯连续多年动荡, 本世纪初其经济规模下降至立国之初的50% , 财政收入大幅萎缩, 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为了维持经济运行, 国家不得不竭力举债。

到1998 年年底, 外债和内债总额高达2 208 亿美元[2], 加上金融风暴的破坏, 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经过普京总统第一任期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第二任期的“可控市场经济”改革, 俄罗斯摆脱了经济危机, 走出了困境, 实现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000 年以来, 俄罗斯GDP 增速年均在6 %以上, 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美国高盛公司将俄罗斯与中国、印度、巴西并列, 誉为“金砖四国”。

俄罗斯从上到下踌躇满志, 急欲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经济翻番的口号叫得十分响亮, 中长期发展规划雄心勃勃, 利用油气优势打造“能源超级大国”的动作震动世界。

从当前经济形势看, 俄罗斯的发展势头的确良好。

2005 年GDP 增长6. 4% , 达到7 658 亿美元, 重新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

2006 年上半年GDP 增长6. 3% , 预计全年可达8 600 亿美元, 进入人均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俄罗斯财长库德林宣布,“90 年代下降的GDP 和工业潜力将在2007年彻底恢复”[3]。

俄罗斯中央银行副行长透露,2006 年6 月俄罗斯外汇黄金储备已达2 440 亿美元, 年底可达到2 860 亿美元, 成为世界第三大外汇储备国。

另据俄罗斯财政部新闻处官员透露, 迄2006 年8 月1 日, 俄罗斯稳定基金已达645 亿美元, 与此同时提前还清了借欠巴黎俱乐部的巨额债务[4]。

资本流入已经超过流出, 外国直接投资以较大幅度增长。

投资结构也发生积极变化, 投向资源开发以外的加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资金明显增多。

从多项经济指标看, 2007 年俄罗斯有望成为GDP 超过万亿美元的世界经济大国。

(二) 俄罗斯军事实力正在恢复原苏联是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军事强国。

俄罗斯继承了原苏联的主要军事遗产, 军事力量成为俄罗斯支撑大国地位的主要柱石。

20 世纪90 年代的政局动荡和经济衰退给俄罗斯军事机器造成严重创伤。

国防预算十分拮据, 拨款最少的1999 年仅为47 亿美元, 连维持日常开支都捉襟见肘。

由于军费匮乏, 武器装备多年未见更新, 大部分接近报废。

多数舰艇无法出海, 飞机不能上天, 军队训练陷入半停顿状态。

受“雪崩式”军转民及经费短缺的影响, 国防科研和军工生产能力急剧下降。

军队、军人的社会地位大幅降低, 导致军心不稳、军队无吸引力。

众多将军和社会精英疾呼,“俄罗斯将不再拥有自己的军队”。

普京执政后, 高度重视武装力量建设, 将其作为重振大国地位的重要保证。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 从2004 年开始, 俄罗斯加大军队建设的投入。

至2006 年, 年军费增长高达16%~ 30% [5]。

武器装备更新逐年加快, 2005 年国防订货比上年增长26% , 2006 年又比上年增长25% , 其中新式装备采购费增加50%。

到2005 年年底, 俄军已组建起40 支常备部队, 2006 年还要组建20 支[6]。

军事训练基本恢复正常, 各种规模的演习接连不断。

战略核潜艇恢复各大洋巡航, 海军编队重返地中海。

正在加紧进行“武装力量统一信息空间”建设。

军工企业结构改造进展顺利, 贯彻“大量研制、适量生产、扩大出口、以售养研”的方针取得成效, 军事技术储备日益雄厚。

2005~ 2004 年, 武器装备出口总额达到269 亿美元, 超过美国10 亿美元; 2005年更是高达61. 3 亿美元[7]。

军人的工资待遇大幅提高, 今后3 年还要增加67%。

军队士气有较大提升, 军队稳定不断增强。

今天的俄罗斯武装力量虽然尚处恢复期, 但从战斗力主要指标看, 仍是一支仅次于美军的现代化军队。

目前, 俄高层在军事力量建设方面正在酝酿大的动作。

2007 年财政预算所列国防经费将比2006 年增加20%。

俄罗斯还酝酿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和《中导条约》, 准备甩开膀子建设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尽快恢复军事强国地位。

(三) 俄罗斯的国际影响迅速扩大20 世纪90 年代的俄罗斯给国际社会的印象是积贫积弱, 虽然贵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但美国等西方大国根本不把俄罗斯当回事。

由于实力不济, 俄罗斯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 对国际重大问题采取“有选择地参与”政策。

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国际地位严重下降。

用普京的话来说,“近二三百年来, 俄罗斯首次面临沦为世界二流或三流国家的危险”[8]。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 近年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日趋活跃, 对国际事务的参与日趋主动, 在维护国家重大利益问题上多了几分强硬。

特别是2005 年下半年以来, 俄罗斯在防范“颜色革命”、恢复中亚势力范围问题上转守为攻, 在运用“能源武器”制裁背俄西靠的“小兄弟”问题上果断出手,在伊朗核问题上突显大国影响力, 在哈马斯、黎以冲突等问题上展现大国外交的独立性, 在“民主”、“人权”问题上也越来越敢于同西方叫板。

俄还藉担任“八国集团”轮值主席国的机会, 强化其大国地位。

如今的俄罗斯, 已经成为国际社会, 特别是西方国家不得不予更多重视的重要力量。

(四) 俄罗斯人重振大国地位的信心倍增综合国力的增强、发展势头的强劲, 令俄罗斯人重振大国地位的信心倍增。

俄高层有关“俄罗斯必须而且一定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言论明显增多。

普京总统每年国情咨文必谈“富国强兵”, 强调俄罗斯是个“拥有核武器及强大军事政治影响的世界大国”。

国防部长伊万诺夫2006 年1 月在美国《华尔街日报》撰文, 题目就是《俄罗斯必须强大》;同年7 月伊万诺夫再次发表文章宣称,“俄罗斯已经完全恢复对世界形势和人类文明负起责任的大国地位”, 俄罗斯人“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伟大国家的公民”[9]。

媒体上、研讨会上, 俄罗斯政治、经济精英有关俄一定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论述不绝于耳。

就连俄罗斯普通百姓也对国家的重新崛起满怀信心和期待, 并且愿意为此牺牲一些自由和民主。

各方面情况表明, 俄罗斯正在满怀信心地沿着重新崛起为世界强国的道路加速前进。

国际媒体评论称,“俄罗斯已经结束衰退”,“俄罗斯开始恢复活力”,“俄罗斯正在重新成为超级大国”。

可以说, 俄罗斯已经走出“后苏联时代”, 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已经基本恢复, 一两年内完全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

只是“大国”不等于“强国”,俄罗斯还远不是“世界强国”。

二俄罗斯重新崛起的潜力巨大俄罗斯重新崛起为世界强国的雄心不乏依据, 俄罗斯拥有成为世界强国的巨大潜力。

据俄罗斯专家列举, 这些潜力主要包括“政治地位、软实力、对世界事务的影响、地缘政治条件、在核武器领域第二超级大国的现实、国家规模、技术潜力、人力资源以及各种原料和资源”等等[10]。

从国土面积和自然资源看, 俄罗斯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数倍于欧盟25 国的总面积。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上和地下资源。

已探明资源储量占世界资源总储量的21% , 全球排名第一, 总价值高达30 万亿美元, 为美国的3 倍、中国的6 倍和西欧的12 倍[11]。

其中, 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3% 和45%; 铁、煤、黄金和铀藏量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七位; 森林覆盖面积8. 67 亿公顷, 居世界第一[12]。

极为丰富的水资源(仅贝加尔湖就占世界淡水总量的1?5 ) 也是一笔巨大财富, 随着淡水短缺时代的到来, 很可能成为换取外汇的重要来源。

得天独厚的资源蕴藏成为俄罗斯建设强大国家的有力支撑。

特别是丰富的能源资源,“在客观上决定了俄罗斯作为能源超级大国的新地位”[13]。

美国人很形象地戏称:“俄罗斯前兜装着大量石油, 后兜装着核弹, 可以很轻松地走进新世纪高级俱乐部”[14]。

从科技潜力看, 俄罗斯立国之初的10 年动荡虽然导致人才大量流失、科研基础设施严重破损,但并未伤筋动骨: 主要科研骨干得以保留, 主要领域的科研项目仍在继续, 特别是国防、航天、微电子和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仍然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 俄罗斯人才资源雄厚, 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多达37 人, 与美国相当。

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部分高科技领域(例如软件) 的研发水平迅速跃升。

教育指数高于“八国集团”的所有伙伴, 受高等教育者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居于世界前列, 可为重新崛起提供充足的后备人才。

从军事力量看, 俄罗斯历来有着尚武的传统,普京卸任后不论何人当政都会高度重视武装力量建设。

俄罗斯军队已经渡过困难时期, 今后几年军队建设投入有望持续大幅增长。

战略核力量将重点装备“白杨- M ”战略导弹, 确保有能力突破美国战略反导系统, 对对手形成可靠战略威慑, 逐步恢复与美国的军事战略平衡。

海军将目光投向远洋作战, 重点发展潜艇兵力, 并计划新建造1~ 2艘航母。

空军重点采购第四代作战飞机, 同时大力研制第五代多功能战机。

俄罗斯有独立、完整和发达的军事工业体系, 有大量军事科技储备, 一旦资金到位, 完全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生产, 并在较短时间里给部队换装先进武器。

俄罗斯军队有着进行大规模战略性战役的丰富经验, 虽然“非接触战争”理论研究逊于美国, 但以保卫本土安全为目标的“接触战争”理论研究远比美国发达。

另外, 俄罗斯主导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军事一体化建设有望进一步加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