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寄生虫病学(表格归纳)

动物寄生虫病学(表格归纳)

成虫(胆管中)一卵一外界一陆地螺一毛 蚴一抱蚴一尾蚴一离螺一植物一蚂蚁一 囊蚴一牛羊一十二指肠一胆总管一胆囊
成虫(小肠)一卵一外界一毛蚴一扁卷螺 —抱蚴一雷蚴一子雷蚴一尾蚴一离螺一 水生植物形成囊蚴一猪、人吞食一小肠脱 囊一童虫逸出吸附肠粘膜发育成虫
终末宿主
牛、羊、鹿、骆驼、猪、马属动物、兔、 一些野生动物
药:敌百虫,别丁,吡喹酮,血防846,
硝硫氰胺
防:驱虫,粪便处理,杀死扁卷螺,人猪 不食水生植物
种类 特征、
吸虫
阔盘吸虫(胰:长 8〜16宽5〜5.8)(腔:长7.48〜8.05宽
2.73〜4.76)(枝睾:长4.49〜7.99宽2.17〜3.07)
血吸虫(日本分体吸虫)(雄:长10~20宽0.5〜0.55)(雌: 长 15~26 宽0.3)
生活史
成虫(胆管)一卵一外界(水)一毛蚴一 椎实螺一抱蚴一雷蚴(子雷蚴)一尾蚴一 离螺一囊蚴一终末宿主吞食一十二指肠
(童虫)一1.肠壁V —门V —肝脏一胆管
2.(腹腔)穿透肠壁一腹腔一肝一胆 管
3.从十二指肠胆管开口一肝脏胆管
成虫(胆管,胆囊)一卵一外界一淡水螺 —毛蚴一雷蚴一尾蚴一离螺一水中一补 充宿主(鱼、虾)肌肉中囊蚴一终末宿主 吞食一消化道一胆管、胆囊
2、腔〜短椭圆形,口吸盘小于或等于腹吸盘,虫体后 部中央有明显尾突,睾丸大都为圆形或椭圆形,位 于腹吸盘后方两侧,卵巢大多为圆形
3、前端尖后端钝,瓜子形,口吸盘明显小于腹吸盘,
睾丸大而分支,位于腹吸盘后方两侧,卵巢分叶5~6 瓣,是三种虫中最小者
寄生于哺乳动物和人的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内雌雄异体 虫体呈线状,雄虫短粗,雌虫细长虫卵淡黄色, 椭圆形, 壳薄,一侧有一小棘,无退下 痢,浮肿,腹水,消瘦,贫血,肝区有痛 感。人消化障碍,食欲不振,腹痛,肝肿 大,肝区疼痛,轻度浮肿,肝硬化
可视粘膜黄疸,逐渐消瘦,下痢,颌下水 肿,贫血,最后陷于恶病质而死亡
人:儿童多发,消化功能紊乱,腹胀,腹 痛逐渐消瘦,贫血,浮肿
猪:3〜6月架子猪,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消瘦,腹痛,下泻,贫血,浮肿可视粘膜 苍白
人、猪、犬、猫(南方多)
反刍兽,猪,马,驴,兔
人,猪
中间宿主 (补充、转 续)
椎实螺
中间宿主:淡水螺(纹沼螺、赤豆螺) 补充宿主:淡水鱼、虾
中间宿主:陆地螺(蜗牛) 补充宿主:蚂蚁
扁卷螺
发病症状
急:体温升高,食欲减退,肝区扩大,疼 痛,贫血,可视粘膜苍白,黄染,严重几 日死亡,红细胞 300~400万仅见于秋季。 慢:贫血,粘膜苍白,异嗜,消瘦,腹泻, 下颌胸下水肿,妊娠羊流产,牛易岀现周 期性瘤胃鼓气,前胃弛缓,冬春多见
雄:乳白色,口吸盘在虫体前端腹面,腹吸盘如杯状, 有柄突出,稍大于口吸盘,两吸盘相距很近自腹吸盘向 后虫体扁平,两侧向腹面卷曲折成抱雌沟,雌虫常位于 沟内,睾丸七个,圆形串珠状,排列于虫体背侧,腹吸 盘后方,生殖孔在腹吸盘后方。
种类
特征、^
吸虫
肝片吸虫(长:20〜35mm宽:5〜13mm)
华支睾吸虫(长:10〜25mm宽:3~5mm)
岐腔吸虫(长:5〜15mm宽:1.5〜2.5mm)
姜片吸虫(长:20~25mm宽:8~20mm)
形态特征 寄生部位 虫卵特征
背腹扁平,成榆树叶状,虫体前端小呈圆 锥状叫头锥,头锥底部较宽称为肩,以后 逐渐变窄,体表有小棘或刺,口吸盘位于 头锥前端,腹吸盘在腹面肩部水平线稍后 方,生殖孔在口腹吸盘之间, 新鲜虫体棕 红色,固定后灰白色,有两个高度分支的 睾丸,一个鹿角装分支卵巢。虫卵长卵圆 形卵课薄而光滑,一端有不明显卵盖,金 黄色,成虫在胆管内寄生。
同盘吸虫(前后盘吸虫)
形态特征 寄生部位 虫卵特征
背腹弯平呈叶状,新鲜为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寄生 于胰管中,有时也寄生于胆管与十二指肠卵椭圆形棕褐 色,两端稍对称,卵壳厚,一端有卵盖。
1、胰〜:长椭圆形,口吸盘大于腹吸盘,两睾丸有缺
刻,并列位于腹吸盘稍后方,卵巢分叶3~6瓣,位
于睾丸之后,中线附近,受精囊呈圆形
背腹扁平,椭圆形,肥厚宽大似姜片,腹 吸盘是口吸盘3~4倍,相距近,咽小,食 道短,左右两盲肠直达虫体后端,两个分
支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后部中央,生殖孔 开口于腹吸盘前方,卵巢分支位于睾丸前 方子宫弯曲位于卵巢与腹吸盘间。虫卵椭
圆形,淡黄色,一端有不明显卵盖。寄生 于人、猪小肠内,十二指肠最多,多分布 于长江以南各省
背腹扁平,狭长,葵花籽状,前端较细, 后端钝圆,口吸盘大于腹吸盘,咽成球状, 食道短,两条盲肠直达虫体后端, 两个大 呈树枝状睾丸,前后排列于虫体后1/3处, 分叶状卵巢位于睾丸之前,子宫呈管状, 盘绕与卵巢之前直至腹吸盘前端生殖孔, 充满虫卵,受精囊发达,位于睾丸和卵巢 之间。虫卵黄褐色,似灯泡,顶端有卵盖, 盖两旁可见肩峰样小突起,底端有一小突 起寄生于胆管及胆囊。
肠粘膜脱落,呈糜烂状,肠壁变薄,有岀 血点,有的有脓肿眼皮与腹部水肿
诊断
急:剖检,发病时童虫所致,秋季 慢:1•临床2•沉淀法粪检3•剖检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粪检与剖检相互结 合,以离心浮卵法检查
粪检,剖检,将肝脏在水中撕碎用连续洗 涤法检查虫体
用流行病学,临诊,剖检,用直接涂片法 或反复沉淀粪检法检查
剖检变化
急:急性肝炎,贫血,肝肿大,包膜有纤 维素沉积,有虫道和小童虫,腹腔有血色 积液,腹膜炎
慢:慢性增生性肝炎,肝组织有淡灰白色 条素,实质萎缩变硬,胆管肥厚内壁粗糙 坚实,内含大量虫体
胆囊肿大,胆管变粗,胆汁浓稠,草绿色, 胆管胆囊内有许多虫体与虫卵,肝表面结 缔组织增生
胆管管壁增厚,肝肿大,肝被膜肥厚
防治
药:硫双二氯酚、三氯苯唑、四氯化碳、 硝氯酚、丙硫咪唑
防:驱虫、消灭中间宿主、粪便生物热、 肝脏处理、环境
药:丙硫咪唑,吡喹酮,别丁(硫双二氯 酚),海涛林(三氯苯丙酰嗪)
防:驱虫:粪便生物热,人和动物不食生 鱼虾
药:海涛林,血防846,丙硫咪唑,吡喹 酮
防:驱虫,杀灭中间宿主,粪便处理,注 意放牧
矛形:虫体狭长呈矛形,背腹扁平,腹吸 盘大于口吸盘,两个圆形边缘有缺刻睾丸 纵列或斜列于腹吸盘后方,雄茎囊位于肠 分叉与腹吸盘之间,卵巢位于睾丸后方偏 右。
中华:虫体扁宽气候两侧呈肩样突起,两 睾丸呈圆形,边缘不整左右排列于腹吸盘 后方卵巢靠近体中线,虫卵褐色,卵壳厚 一端有卵盖,左右不对称,寄生于胆管及 胆囊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