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392B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4
学分:2
适用对象:广告学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标
艺术概论是广告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能为今后专业课程教育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目标1:通过学习艺术概论课程,学生能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还能熟悉各种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

目标2:能初步按照各门类艺术的特点与规律进行艺术欣赏,并能从传统与当代两个文化角度,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知识,了解和认识艺术现象与艺术接受。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艺术概论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讲述关于艺术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论与观点;第二部分是分别介绍各种艺术门类特殊的功能、手段与表现技巧;第三部分从艺术接受角度对艺术进行总体分析。

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主要是艺术概论原理讲授、艺术样式具体案例介绍和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课程讲授过程中将组织学生自己选择艺术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并在课堂上作PPT演示。

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要求学生能进行较好的艺术作品分析与鉴赏,有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

对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要求学生按时按质完成课后作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应有美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学生务必在上课之前认真阅读本周任课老师委托本班学委转发的相关文章和资料链接,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学生在完成课程作业时应能运用课堂讲授原理,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可自学介绍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书刊及优秀案例。

该课程从哪方面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本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认知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文化分析能力、综合表达能力有一定的促进,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有深度地思考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问题,并提高学生从综合角度结合时代背景考察艺术作品价值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处理好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课堂讲授与主题讨论之间的关系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艺术总论(绪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概论的学科属性与学科任务
第二节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介绍什么是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对艺术概论的基本框架进行梳理。

课程的考核要求:深入浅出地解释第一章的基本概念,并在讲解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量以形象(图表等)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进而在头脑中建立起艺术理论的基本框架。

复习思考题:
1、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2、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的起源学说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艺术
第二节艺术的起源
第三节希尔恩的综合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对艺术基本概念的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的关系、五种艺术起源的基本学说介绍;难点是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课程的考核要求:明确艺术的基本内涵,了解艺术的多种起源学说和观点。

1、你是如何看待关于艺术起源的各种学说的?
2、艺术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
第三章艺术的分类与特征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内容是艺术的样式和分类,及艺术的基本特征。

本章的教学组织和设计:
第一节艺术的分类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艺术作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而所有艺术作品都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特征,是主客观的高度统一。

复习思考题:
1、艺术有哪些分类标准?
2、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形象性、主体性和审美性特点?
第四章艺术的功能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第二节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内容是艺术的三种基本功能,难点是如何理解艺术功能的具体实现。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但在分析时又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研究。

从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赏析来了解艺术功能的三个层次。

1、为什么说艺术的认知、教育和娱乐功能都是审美性的?
2、艺术是如何实现自身多种功能的?
第五章艺术的类型与风格
教学内容:
第一节美术的主要种类和审美特征(绘画、书法、雕塑、建筑)
第二节舞蹈的主要种类和审美特征
第三节音乐的主要种类和审美特征
第四节戏剧和戏曲的主要种类和审美特征
第五节电影和电视的主要种类和审美特征
第六节文学艺术的主要种类和审美特征(诗歌、散文、小说)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艺术作品的类型,难点是掌握各种艺术创作样式的方式与表现风格。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艺术作品的类型,对各种艺术门类基本特征有初步了解,能从专业角度去分析各种艺术样式的创作风格,培养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复习思考题:
1、戏剧与影视剧的表达手法有什么样的差异?
2、文学艺术的表述方式有什么独特之处?
第六章艺术作品、艺术创作与艺术家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艺术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艺术作品的层次,对典型和意境的准确把握,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

本章的教学组织和设计:
第一节艺术作品与艺术风格
第二节艺术创作
第三节艺术家
课程的考核要求: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艺术家与生活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了解艺术创作的几个阶段。

复习思考题:
1、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如何理解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
第七章艺术接受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鉴赏
第二节艺术批评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艺术接受的重要意义。

难点是掌握培养与提高艺术鉴赏力的五个要点,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和特征。

课程的考核要求:理解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掌握艺术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

了解艺术批评的作用,理解艺术批评的特征和主要形态,掌握撰写艺术批评文章的基本方法。

复习思考题:
1、艺术鉴赏过程的三个阶段是怎样的?
2、艺术批评的社会学意义体现在哪里?
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
课程考试采取考查的方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艺术作品专业分析的能力。

课程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成绩构成:平时作业两次,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

六、主要参考书及其他内容
(一)指定教材
张同道《艺术理论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二)学习参考书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李泽厚《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执笔人:教研室主任:系教学主任审核签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