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在线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的一项
活动。
对于在线教育来说,计算机是工具,互联网是支撑,二者
缺一不可,计算机和互联网发展的成熟度,直接决定了在线教育发展的程度。
一发展历程
互联网在中国的起步始于1994年,同年4月,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工程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1995年3月,中国科学院完成了上海、合肥、武汉、南京四个分院的远程连接,开始了将
Internet向全国扩展的第一步。
邮电系统的互联网接入业务开
始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X.25网等方式向社会开放,瀛海威、瑞得在线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开始创立。
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
因此,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较大规模的运用是在1996年。
中国的在线教育在20世纪末开始了缓慢起步。
从发展历程
来看,中国在线教育经历了从远程教育平台、培训机构转战线上到目前的互联网公司涉足在线教育三个阶段。
早期的在线教育发展受限于外部环境,主要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网络带宽的限制)和家用电脑的使用;另一方面,用户
尚未养成接受线上教育的习惯,更谈不上付费接受线上教育。
2000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出现了“三分屏”形
式的网络视频课件,在线教育进入多媒体阶段;二是教育部批准了68所高校为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准许开设网络教育
学院,颁发网络教育文凭,其总体规模占据了当时中国在线教育90%以上的市场总量;三是新东方网校于2000年上线运行,标志着传统培训学校开始角逐在线教育市场。
之后,由于没有找到盈利模式,在线教育进入徘徊期,整个行业在摸索前进,市场容量
虽然也逐年升高,但与迅猛发展的门户网站、网络游戏、电子商
务相比,在线教育只能算是一个增长比较缓慢的行业。
2010年前后,美国可汗学院的运营模式开始影响世界,而
此时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对于投资者而言,如电子商务、网络游
戏机会已经不多,而在线教育成为“新宠”。
2012年,美国三大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的大规模融资强烈冲击着
人们的心理预期,导致国内在线教育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在线教育作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细分行业,开始受到互联网巨头(腾讯、网易、百度、新浪)的重视,数以百计的新兴互联网教育企
业进入这个市场,仅2013年全年就新增近千家在线教育机构。
二现状
在线教育吸引了大量投资,2013年有数十亿资金进入在线
教育行业。
根据德勤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至2014年一季度,国内外有超过30家在线教育企业获得投资。
虽然发展迅
速,但其市场规模仍远远低于实际需求规模。
据统计,目前在线
教育市场规模为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美国2012年的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则为910亿美元,这一方面显示中国的在线教育市场
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的在线教育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和国家教
育政策的不断扶持,在线教育行业必将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艾瑞咨询分析预测,中国的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在2017年增长到1700亿元。
现阶段,涉足国内在线教育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四大领域,即学前教育、K12教育(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高中阶段)、高等教
育以及职业培训。
其中,份额最大的是高等教育市场,一般指网
络学历教育市场,即教育部批准的可以开展网络教育的68所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的招生市场。
这个市场目前每年招生40万人左右,每年产生的市场规模在30亿元人民币左右。
代表性的企
业有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弘成教育集团以及TCL集团和中央电大的合资企业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等。
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4〕5号),随着“利用互联网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校”审批的取消,在线学历教育市场可能全面放开,这意味着除了原来批准试点的68所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还可能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其中。
MOOC的发展为互联网企业介入在线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
从国外MOOC课程受益的互联网教育公司中,较有影响的有果壳
网和网易公司,国内高校自建中文慕课平台的需求,受益的如清华控股公司北京慕华教育科技XX公司、上海卓越智慧树等。
除
这些企业外,在线高等教育对精品资源的需求也为传统出版企业
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可能的内容提供商,传统出版企业有互联网巨头和新兴互联网教育企业所不能比拟的资源优势。
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都加强了对数字出版、在线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出版社积极参与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
课程建设项目”(包括中国大学MOOC、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
资源共享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则与科大讯飞合作,从事
数字化教育。
职业培训在线教育是仅次于网络学历教育的又一大市场。
其中代表性企业如中华会计网校(美国上市企业);英语培训企业
沪江网校等。
此外,公务员考试培训企业华图教育和英语培训企
业新东方在线,也都有网上培训部分,但它们还是以线下面授为主,线上的课程只是补充K12教育位列第三大市场,主要是中小学的线上课外辅导市场,目前主要的企业有101网校、四中网校和学而思网校等。
其中,101网校和四中网校是最早的一批网校,依托好学校的资源和品牌进行运作。
而学而思网校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力量,依托线下学校的资源,发展较快。
虽然K12教育位列第三,但K12领域更为复杂,市场潜力更大,也成为初创企业
最渴望争夺的在线教育细分市场。
与强调个人自主学习的职业培训不同,K12领域涉及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多个关系方,因此要
求产品能完成基于上述三方需求出发的学习闭环。
无论哪一方的需求没有被充分考虑或适当满足,都会降低用户黏性。
学前在线教育市场目前在中国还很小,开展得不多。
按照所提供内容的不同,现阶段的在线教育服务提供者可以
分为六个类别:(1)学校:如提供网络学历教育、MOOC在线课程等的各高校;(2)培训机构:如学大教育、新东方在线、华
图教育、弘成教育等;(3)学习工具提供方:如、有道词典、
猿题库等;(4)设备提供方:如科大讯飞、诺亚教育平台、方
直科技、启明科技等;(5)B2C平台:如淘宝同学、各种网校等;(6)C2C平台:如传课网、YY教育等。
在线教育有集教育、互联网、技术等诸多元素于一体的特点,可能打破原有的教育产业链条,产业之间跨行业联姻将成为普遍
现象。
对于在线教育企业来说,如何获利,抑或盈利模式如何?从
已有的实践看,目前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五种:(1)内容收费:主要指对提供的课程和资料进行收费。
(2)增值服务:如对基本学习内容免费,而对更高级的内容,如考试服务、
就业咨询来说,则进行有偿服务。
(3)一次性收费或包月服务:主要指学习软件。
(4)平台使用费:主要指一些B2C平台或C2C 平台,对进驻平台的教育机构或个人收取费用,进而允许教育机构在平台上提供课程和资料。
(5)广告模式:向在网站上投放
的广告收费。
目前能够依靠广告盈利的只有少数具备品牌优势,
可带来大量流量、点击量的网站。
三结束语
在线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将会带来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对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尽管如此,虽然在线教育市场庞大,但用户的在线学习行
为和消费习惯的培养以及网上精品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均需假
以时日。
目前,在线教育尚处于“烧钱”阶段,对于在线行业来说,最终的胜出者将是有资金、有创新、能坚持者,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