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的折射说课及讲课ppt

光的折射说课及讲课ppt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生活中的透镜 透镜成像的规律 眼睛和眼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学重点:认识折射现象及探 究折射规律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质量 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学生障碍: 1.反射知识干扰学生理解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已 2. 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经初步学习过有关光的相 关知识,对于光的初步的 3.对规律的总结归纳能力不强 心里特征:具有好奇心, 强烈的活动探究欲望,浓 了解。学生已经具有一定 厚的学习情趣和兴趣 实验探究能力,掌握了基 本的物理研究方法。学生 :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 有关光的折射的错误感性 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过程及总结 认识
说课内容
1. 2. 说教材 说学情
3.
4. 5.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6.
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第四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第五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究 关 射 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 折 物 的 学习 射 理 定 介 量 质规 义 律
类比思维
联系实际
猜想假设
发散思维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2.4 一、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 偏折 二、规律 斜射
光的折射
另一种介质
(1)三线共面,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2) 空 气 其他介质 折射角<入射角 其他介质 垂直入射 三、光路可逆 空气 折射角>入射角 折射角=入射角
教学难点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 线和折射角,光的折射规律及在 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能够用光 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通过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现 象,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规律,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引 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 能力及通过实验研究问题的习惯。
小熊贝贝的烦恼
一、定义
光的折射:光从Biblioteka 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 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
空气
玻璃
空气
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折射
海市蜃楼
三 维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通过对日常光现象的分析,破除 迷信,热爱科学,进行唯物主义 教育。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1.实验演示法
2.对比启发
与光的反射对比学习
3.引导法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 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 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 为基础掌握知识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教师为主导
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联系实际 课堂小结 讲授新课
引入新课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教法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光:从空气射入水 井底之蛙之蛙反应了人们的目 实 明 得 为贝贝解决烦恼 光短浅,视野很狭小,怎样使 验 确 出 从空气到玻璃,从玻璃 井底之蛙视野变宽阔? 到空气 探 相 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