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及药膳ppt课件

中医及药膳ppt课件

不化的腹泻) ,奉藏者少 (降低了适应冬天的能力)。
秋季调养
精神:神志安宁,收敛神气。 起居:“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饮食:少辛增酸。
冬季养生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 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奉生者少 (降低了适应春天的能力)。
势严重。
健康状况
西方白领:透支金钱,储蓄健康。 中国白领:透支健康,储蓄金钱。40岁前用命换钱, 40岁后用钱买命。“财富富翁”“健康负翁” 中国亚健康7亿人,占总人口60%~70%。知识分子、 企业管理者、机关干部70%以上。 “黄灯”——“黄牌警告”
对财富的贪婪远远超过对健康的需求 度;管理决策中非理性思维,健康管理 的不理性漠视。
健康管理师中医养生基础知识
健康的定义
健-体壮曰健 康-心怡曰康 WHO1948年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 于完全的完满状态。” 健康——是从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均正常的理想状态。
1990年,WHO增加了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 指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
心理疾病
社会重大转型期,最易导致心理疾病 卫生部:中国人群第四大死因。预测2020年升至第二 位。 每年28.7万人 2005年,28届国际心理学会,20%儿童存在抑郁症状, 其中40%为临床抑郁。
WHO组成健康四要素
父母遗传15% 社会自然环境17% 个人生活方式60%(我做主)
医疗条件8%
父母遗传 环境 生活方式 医疗条件
一天之中的子时 (夜晚23至1点) 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
而一天之中的午时 (11至13点) 、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
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长。就是说: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到了极点
就会开始向阳转化,阳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向阴转化。阴极之后,进入阳 长阴消阶段;阳极之后,则又进入阴长阳消时期。卯时是一天中的5至7 时,是一年之中的春分;酉时是一天中的17至19时,是一年之中的秋分。
就会降低适应夏天的能力。
春季调养
精神:心胸开阔,情绪乐观。 起居:“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饮食:宜酸、甘、温之品,忌辛、涩;
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之物。
夏季养生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夏天主长,万物茂盛,心气内应,养生应以养 心为主。要使气得泄 (当汗出就汗出),因为夏天属阳,阳主外,所 以汗多。逆之则伤心,秋天就会得痰证 (呼吸方面的病),那么就会
反之,如因种种原因削弱正气,以致正气不足,不能抗御或及时消除邪 气的侵袭和影响时,就有可能使正常生理功能受到破坏而发病。
后天养生
养 生:提高正气抗病能力,避免病邪侵袭。
主要有以下措施:
1. 顺时调养
5. 药物调养
2 .饮食调养
6 .针灸调养
3. 中药药膳调养 7.运动调养
4. 精神调养
1 顺时调养
中医学的认识
三种状态:“未病” “欲病” “已病” (孙思邈)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上医:维护健康养生医学。未雨绸缪,防病于先 中医;早期干预的预防医学。防微杜渐,欲病救萌 下医;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后天养生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遗篇刺法论》
(8)双耳聪敏 (9)腰腿灵便 (10)声音洪亮 (11)须发润泽 (12)食欲正常 (13)情绪稳定 (14)记忆良好
精充、气足、神爽
健康现状分析
卫生部2010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前十位:恶性 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损伤及中毒、 内分泌代谢病、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神经系统、
精神障碍,占死亡总数90.6% 青年老化:《“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 “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 肿瘤高发年龄段已从五、六十岁提前到四十岁,而 且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WHO对1万名年轻心梗最 低年龄20岁,80%低于30岁,“30岁的身体60岁的 血管”。上海5年间脂肪肝增加了50倍,低龄化趋
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 维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的 能力。
2000年WHO提出促进健康新准则:
合理膳食,戒烟,心理健康, 克服紧张压力,体育锻炼。
中医——健康人的生理特征
(1)眼睛有神 (2)呼吸从容 (3)二便正常 (4)脉象缓匀 (5)形体壮实 (6)面色红润 (7)牙齿坚固
简要言之,从子到午为阳时,从午到子为阴时。
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 相通的,具体是:
春 (风) 气通于肝。 夏 (火) 气通于心。 长夏 (湿) 气通于脾。 秋 (燥) 气通于肺。 冬 (寒) 气通于肾。
春季养生
春天是阳长阴消的开始,所以应该养阳。春天主生发,万物生发,肝气 内应,养生之道在于以养肝为主,原则是:生而勿杀,以使志生。养神 志以欣欣向荣。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意思是伤了肝气,
中医把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御和清除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总称为“正 气”,简称为“正”。
“邪”是指那些足以破坏人体内部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相对平衡状态的各 种有害因素,即致病因素。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人体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机体正气的盛衰。 只要体内正气旺盛,虽有病邪侵犯,也能抵抗,而使机体免于生病。
根据四时季节特点,调节人体精神、起居和饮食,以养生防病。 春季调养 夏季调养 秋季调养 冬季调养
四季养生的秘诀
顺应阴阳气化
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
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___ 天人相应 什么是相应?
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 律。
பைடு நூலகம்
日、月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气的变化叫阴阳气化。阴阳 气化产生寒、热、温、凉四季变化及昼夜温差。
降低了适应秋天的能力,所谓奉收者少。
夏季调养
精神:神清气和,快乐欢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心神得养。 起居:“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饮食:清热消暑,健脾益气。宜清淡爽口,少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适 当选取有酸味的、辛香的食物。 多辛温,少苦寒,节冷饮。
秋季养生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 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收敛神气,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 (完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