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网络游戏企业盈利模式研究一、前言部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的快速的增长,中国网络游戏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规模较大的网络游戏公司。
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各个国家、各个行业都受到冲击,然而中国的网络游戏行业依然生气勃勃,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的用户已经达到了8200万,比2007年增长了34.3%,预计在2011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的用户的数量将超过创纪录的1.75亿,与用户数量的几何增长相同,中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在2008年达到了183亿并且将在2011年快速增长到356亿。
但是中国的网络游戏公司在盈利能力与国外知名的网络游戏公司相比仍然处于较大差距,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网络游戏公司的盈利模式的单一性,这将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影响企业的做大做强,应该受到企业的重视。
盈利模式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企业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简单的说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钱的渠道,通过怎样的模式和渠道来赚钱盈利模式可分为自发的盈利模式和自觉的盈利模式,一般在市场竞争的初期和企业成长的不成熟阶段,企业所采取的盈利模式多为自发,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的不断成熟,企业开始研究自觉的盈利模式。
本文在分析国内网络游戏企业发展状况及盈利模式的设计运营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网络游戏企业盈利模式的对策措施,为国内各网络游戏企业提高盈利水平,促进网络游戏行业的良性健康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献综述也主要围绕上述问题展开。
二、主体部分(一)国外关于盈利模式的研究及实践盈利模式问题的研究在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比较早,这得益于国外的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企业发展的阶段长已经建立起相对完整、健全的企业体制。
当前国外对盈利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使得盈利模式与企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相适应,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大卫·J·莫里森(2001)认为: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每一个行业都在无时无刻地发生着变化,市场变得越来越难以预测,如何让企业保持持续,显著地盈利,这给企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造成很大的困难。
因此在企业的战略制定过程中引入“模式”思想,在市场中快速准确地帮助企业找到自己的定位,而准确的定位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盈利的能力。
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2003)指出:企业盈利模式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如何选择客户群,如何获取利润,如何实施战略控制,如何确定业务范围这四方面因素,而其中的任意方面构成要素都与其他方面要素紧密相联,利润如何获取取决于公司的业务范围,采取何种利润控制手段取决于客户是谁以及企业有能力提供的业务范围,而业务范围的确定又与客户紧密相连。
因此一个好的盈利模式要求企业经营者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始终处于利润区之内。
2、国内关于盈利模式的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盈利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与保证。
从资本运营角度看,企业的持续经营的前提投入—产出不断循环且产出大于投入的过程。
(1)关于盈利模式的定义林凡(2007)指出,盈利模式在互联网经济领域是一个新兴的术语,它与商业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存在着不少的区别。
商业模式是在于解决企业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的具体方法,比如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终端提供商应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手段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而盈利模式是要解决怎么样赚钱的问题是企业获得收益的最终方法和途径。
但是一个好的盈利模式容易被模仿,在互联网经济中成熟的信息服务可代替性强的用户的选择范围广因此为了保持持续的盈利必须通过不断深度挖掘已有的盈利点。
培养新的盈利点来避免盈利模式的同质化现象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应楠殊(2008)指出,盈利模式是企业从思考收入来源问题开始,围绕价值创造、传递、实现而形成的一种逻辑。
这种逻辑体现为企业对自身战略、结构和能力上的选择,为客户提供一种特定的价值,从而获得利润。
(2)关于盈利模式的设计研究。
陶一山(2006)指出,面对现代企业的激烈竞争,建立以“保本收入、产品经营毛利率、四项费用率、产品结构率、销售折扣折让率”等五条财务生命线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着对于迅速建立企业的运营模式、盈利模式会起到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首先保本收入是企业实现盈利的基础,找到盈亏平衡点才能使企业走上盈利的良性发展轨道。
产品经营毛利率则是实现利润的前提,在经营中获得利润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高产品价格。
四项费用率,产品结构率和销售折扣则是影响利润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一个合格的财务经理在建立企业的盈利模式时应将这五种因素充分结合起来以此才能保持企业长久的盈利水平。
李梅(2007)指出,创造利润是所有企业的职责所在,持续盈利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必备条件。
企业想要盈利就必须找到企业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的企业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与之对应的业务结构。
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由利润源、利润点、业务结构、组织构成。
成功的盈利模式是需要能够为企业提供独特价值,企业通过确立自己与众不同,突出企业的独特性,从而吸引客户创造利润,保证自己的利润来源不受侵犯。
王山红(2006)指出,企业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再生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性,形成的盈利模式也各有特色。
在创业期可以分为客户模式、业务模式、经营模式。
成长期可以分为产品模式、渠道倍增模式、地区领先模式。
成熟期可以分为技能转移模式、基石建设模式、行业标准模式、新产品利润模式。
再生期可以分为价值链重新整合模式、客户重新定位模式、创业家模式、从组织金字塔到网络模式。
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盈利模式能够有效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许前(2009)指出,企业盈利模式的设计失误将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企业战略、盈利模式和日常的运营时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不同的战略就应该有不同的盈利模式,不同的盈利模式就有不同的运营方法。
企业盈利模式中的任一方面的构成要素都与其他方面密不可分,设计盈利模式就像产品设计一样,它需要企业经营者的远见卓识和战略想象力的结合。
但正如产品一样可能会过时一样企业的盈利模式也需要在经营过程中定期进行创新。
吴旻(2009)指出,2006年度巨人网络公司所推出的《征途》游戏,作为国内首款免费的网络游戏,受到众多玩家的追捧而获得巨大的成功,也开启了网络游戏盈利的新模式。
巨人网络公司免费网络游戏模式的成功,在于其将融资模式、经营模式联合起来,它的成功不在于免费本身,而在于增加玩家价值,强化市场营销以及合理的资本运作。
依靠免费网络游戏进行转移性质的定价盈利模式,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盈利。
三、总结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制度的不断探索与完善,关于企业盈利模式的研究也出现了相当多的著作,这说明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以及企业对此问题的重视。
每个人都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论证与判断,且各类思想之间都有所渗透,相互印证。
本综述从相关文献中提取精华,阐述了盈利模式的定义,联系国内企业的当前情况做出阐述,使我们对在企业盈利模式这领域的国内外成果有了大概的了解,为之后更加深刻地分析此问题做好了准备。
尽管在企业盈利模式的问题上国内外学者都做了许多研究,企业也通过自身的不断探求摸索对盈利模式进行了实践改进,但纵观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这些问题:(1)国内的研究大都建立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上,但是由于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过国外的国家制度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并且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总体时间不长,在竞争机制、企业制度、诚信制度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国内学者在进行研究的时候结合的国内企业较少,不能普遍的适用于国内企业。
(2)对企业盈利模式的分析没有进行内部详细的比较分析,大都比较笼统、宏观。
基于以上几点问题,笔者写了该论文,在阐述盈利模式定义、分析总结网络游戏企业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网络游戏行业中的具体企业,研究企业盈利模式设计及运行,为加强中国网络游戏行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促进网络游戏行业的良性健康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1] 林凡.我国互联网经济盈利模式探析.硕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70901:P4-P8.[2] 应楠殊.国内网络公司的盈利模式及其构建研究.硕士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8:P27-35.[3] 陶一山.基于财务生命线的企业盈利模式.商业时代.2006:P41.[4] 李梅.打造企业独特的盈利模式.科技和产业.2007:P36-38.[5] 王山红.多元化经营企业盈利模式构建研究---以常州苏源集团为例.硕士论文.东南大学,2006:P13-18.[6] 许前.浅析企业盈利及其设计.经济管理.2009:P69.[7] 吴旻.免费网游商业模式及未来趋势分析以巨人网络公司为例.消费导刊.2009(6):P10.[8] 杜尔升.浅谈网络游戏盈利模式.广东科技,2008(8):P29.[9] 司晓磊. 网络公司盈利模式分析及研究.硕士论文.兰州大学,2007:P26-27.[10] 周欣. 网络游戏生命力的影响因素.中国科技信息,2007(7):P129-130.[11] 张赛花. 网络游戏现状及盈利模式探析-以《魔兽世界》为例.实证分析,2007:P119.[12] 郭艳. 网络游戏盈利模式研究.企业家天地,2007(10):P107.[13] 李亚斌. 网络游戏盈利新方式-内置广告.昆明大学学报,2008(19):P26.[14] 梁菲明. 网络游戏运营模式研究.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P6-15.[15] 孙超. 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策略分析.硕士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6:P6-8.[16] 任乐毅. 主要网络游戏类型及盈利模式的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6:P174.[17] 吴媛媛.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盈利模式探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P145-146.[18] 沈剑虹. 网络游戏在金融危机蔓延下的逆势飞扬.出版发行研究,2009(5):P49-50.[19]崔小楠. 对A酒店盈利模式的分析研究.硕士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09:P14-22.[20] 冯飞.中国B2C旅游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比较研究——以携程旅行网和春秋旅游网为例.旅游学刊,2003(4):P70-75.[21] 闵大洪.网络媒体赢利模式探析.现代电视技术,2003(7):P106-109.[22] Adrian .J .Slywotzky, 2003“The Profit Zone”. Times Business.pp.13-24.[23] David .J. Morrison, 2001. “Profit Patterns”. Times Business.pp.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