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接触网修程修制改革新检修模式研究及应用

基于接触网修程修制改革新检修模式研究及应用

逐步形成“管理模式科学、风险研判准确、检修组 织高效、隐患整治及时、修程修制适用”的供电设 备检修维护体系。

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及供电段积极 探索,在修程修制改革中率先取得突破,提升了供 电管理水平。

1机构设置及调整1.1整合现有资源供电段(以下简称“案例单元”)深入研判原 有检修模式弊端,针对接触网原有检修模式周期设 置不合理,设备检修中存在重复修、过度修、年度 检修计划兑现率低等问题,积极探索接触网运检修 新模式,不断夯实专业管理基础,提升接触网专业 化管理质量。

经过调研,借鉴全路改革试点单位经 验,整合现有技术、管理资源,提出接触网修程修 制改革中有关的机构设置与职责、检测分析与诊作者简介:韩晓峰.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运行检测维修图1新检修模式组织结构1.2整合后的机构职能及作用(1)成立检测车间。

负责6C 系统综合数据处理、检测装置维护、运用及检测数据分析、供电 测量仪器仪表管理等业务,下设6C 检测、音像分 析和工器具管理工区。

(2)成立维修车间。

负责接触网综合修(二级修)和设备整治工作,将原大修车间大修班划归 维修车间管理,下设接触网维修一一三工区、车辆 运输班。

DOI : 10.19587/jxnki .l 007-936x .2019.02.020基于接触网修程修制改革新检修模式研究及应用韩晓峰摘要:通过对目前全路接触网系统推行修程修制改革的探索及供电新装备上线运用情况的研宄,以一个供电段实施案例为单元,探究高铁接触网新检修模式内在规律性,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提升接触网设 备运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支持,对相关单位及从业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接触网;修程修制;新模式:研宄Abstract : The purpose of exploration on reformation of repair process and repair system for O C S in the wholerailway and the researches of application status of power supply equipment on the railway line, being implemented with a power supply section as an unit,is to illustrate inner regularities of a n e w inspection and repair mod e for O C S of high speed railway, find the existed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o as to offer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a practical support for improving of operational quality of O C S equipment, providing certain references for relative entities and relative participators.Key words : OCS; repair process and repair system; n e w mode; study 中图分类号: U 22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936X (2019)02-0081-04断、质量评价与鉴定、设备状态界定、维修等管理 和技术标准,初步建立了修程修制改革新模式。

新 检修模式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供电段供电车间 检测车间维修车间0引言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运行多年的接触网检修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在充分消化吸收国内 外及其他行业管理成果,总结近年来我国高铁供电 运营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牵引供电“母法”体系建 设,编制了《高速/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贝!J 》 等规章,组织试点运、检、修分离工作模式;在部 分区段开展接触网精测精修先导试验段示范工作,接触网维修工区接触网维修工区接触网维修工区车辆运输班6C检测工区音像分析工区工器具管理工区电力H 区变电所接触网工区81(3)配备机械化作业机具。

按照铁路总公司 采购计划,配备了接触网检修车列JJC (图2)。

接 触网检修车列由2台牵引车和多节车厢组成,顶部 安装有贯通升降作业平台,集平台作业、双向牵引、弓网取电、自主发电以及料具存储、人员食宿、现 场办公等多项功能为一体。

检修车列上设置办公 车、料具车、餐车和宿营车等,一次整备可满足一 周作业、生活的需要,大幅压缩天窗准备等非作业 时间,增加作业人员的休息时间,尤其是解决了不 同天窗点之间作业人员的就餐和休息问题,降低了 劳动强度。

图2 j j c型接触网检修车列配备了 D PT接触网多平台作业车并组织试运 用,多平台作业车负责附加悬挂、隔离开关、避雷 器检修,绝缘子检查更换,补偿装置检查调整,各 种标识的检修以及受力较大设备的调整更换。

配备 了 3个可左右伸出、独立升降的平台,能够将作业 人员直接送达附加悬挂、软横跨及硬横梁等处,2 个线索抬拨器用于受力较大设备检修,提高了检修 效率,如图3所示。

图3 D PT接触网多平台作业车2运用及实施2.1总体推进情况案例单元自2017年6月开始启动接触网修程 修制改革工作,推进干线接触网修程修制改革示范 线创建,大力推进检修车列及多平台作业车运用,尽快积累新装备实施经验。

接触网修程修制改革阶段实施检修作业及出车情况统计见表1。

表1接触网检修作业及出车情况统计线别作业次数模式1模式2上行592930下行593128合计1186058注:模式1为2台接触网检修车列+1台多平台作业车连挂出车作业模式;模式2为检修车列单独出车作业模式。

2.2完成的主要任务二级修全面检査96.818条公里,完成计划任务的78.4%,处理二级缺陷469条,检测非绝缘铺段关节49组、绝缘锚段关节4组、补偿装置101组、线岔40组,检査避雷器12台、分段绝缘器13组,清扫绝缘子1 840支/I588片。

2.3发现的典型问题(1)零部件锈蚀。

进行二级修全面检查作业时,发现接触网平腕臂与棒式绝缘子铁帽压板连接处锈蚀严重,凹陷变形,存在折断塌网的髙安全风险,如图4所示。

图4接触网铁帽压板连接处锈蚀严重(2)线夹未入槽。

定位线夹未入槽、吊弦线 夹出槽、软横跨吊弦由于线面偏斜造成非支吊弦线夹螺栓一角已经磨损掉,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3)零部件断裂。

发现2处U形环断裂且定 位线夹未入槽、软横跨非支吊弦锈蚀断裂、导线接头处吊弦隐藏断股、定位器电气连接线磨断、线岔定位器两侧断裂、吊弦导线夹板存在裂纹等较为典型的设备安全隐患。

3运用新检修模式取得的效果3.1检修质量得到提升新的检修模式实施以来,整治了大量设备隐患。

固定人员进行设备检修克服了不同人员作业标准不同现象,确保了检修后的设备质量。

通过逐单元滚动推进接触网集中修,检修效率较以往有了极大提髙,消灭了开口销缺失、吊弦止动垫片安装不规范等问题,实现人力资源、维修机具、天窗时间82的最佳匹配。

按照新检修模式完成检修区段设备优 良率达100%,实现了动态检测“零缺陷”目标。

3.2降低运行安全风险应用检修车列便于集中采取安全措施,控制违 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改变了“零敲碎打”的作 业模式,减小了传统作业进出场、停送电、转线连 挂等安全风险。

3.3改善检修作业条件应用检修车列和D P T 多平台作业车等开展的 新检修模式,实现了到点上平台作业,下平台即休 息,消除了作业人员奔波等时。

检修车列随车生活 设施齐全,生活条件大为改观。

4检修车列运用中存在的问题(1)平台升起后高度不足无法满足作业需要。

针对该问题,检修单位为每个作业平台配备了专用 梯発,并实施了定制管理。

(2) JJC 状态不稳定影响现场使用效率。

a . 电路系统:发电机组并联运行时易出现问 题,独立运行时又无法满足作业平台正常升降;整 车电路由厂家集成,随车电气负荷较大,容易造成 三相不平衡导致发电机跳闸。

b . 制动系统:案例单元在改造JJC 检修车风管 后发现有漏风现象以及11号车制动阀失效现象。

c . 平台控制系统:传感器无法保证正常使用状态,护栏升降功能极不稳定,影响现场使用。

d .供水系统:1车、12车车顶水箱容积为1 200 L , 5、8、9、10车均为1 800 L ,各水箱间不能连 通造成用水不平衡。

e . 燃油系统:1、12车油箱容积均为1 500 L ,但随车发电机燃油需从1车燃油箱供应,2台发电 机油箱容积为760 L ,影响1车运行里程。

(3)手动应急装置无法满足复线应急使用。

JJC 检修车列整列作业平台手动应急装置全部安装 于车体下部的右侧(按1号车方向),当车列在复 线区段下行线作业,作业平台发生故障需手动应急 操作时,因上行线未封锁,上下行线路间距无法保 证人员手动应急操作的安全距离和空间,影响作业 平台应急复位操作,即作业平台手动应急装置安装 位置无法满足复线区段应急使用。

(4)在低净空隧道区段使用受限。

开通时间 较早的山区铁路接触线高度一般为5 250 mm , JJC 作业平台底面高度为4 210 mm ,平台护栏升起后高度为1 100 mm ,护栏升起后总髙度为5 310 mm , 超过了接触线高度,在护栏升起时车辆无法移动, 如将护栏放下又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5)管理层面需要明确车辆停放。

J J C 大多 首次在运营区段投入使用,外形尺寸(长X 宽X 高) 220 000X 3 150X 4 600 mm ,因车辆整体较长,作 业期间停放需占用到发线,但由于运输繁忙等诸多 原因造成检修车列停放困难。

5新模式有关问题及解决方案对于检修车列运用中发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原总公司供电部曾组织厂家、集成商及运行管理单位 召开技术协调会议,专题研宄解决系列问题,并形 成会议纪要下发执行。

结合案例单元实施运用情况 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宄制订相应解决方案。

5.1受天窗时间限制生产效率低修程修制改革后,检修模式大多采用2台接触 网检修车列+1台多平台作业车连挂出车和检修车 列单独出车作业2种模式的组织形式。

因检修车列解列、连挂及运行时间较长,平均占用时间约60min ,复线区段天窗时间为120 min 、单线区段天窗 时间为90 min ,剩余的实际作业时间较短,使天窗利用率较低。

针对该问题,应明确检修车列维修区段复线天窗时间不少于170 min ,单线天窗时间不少于150 min ,提高维修质量及效率,进一步释放现代化装 备的生产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