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级管理学第九章:中外管理比较.pptx
高级管理学第九章:中外管理比较.pptx
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兽的区别:人能群,彼 不能群也。群则多力,多力 则强,强则胜物;离则弱,
弱则不能胜物。
人内心世界 的自我和谐
富贵,人之所欲也,欲而不 贪,思不出其位,不求不可
求之物。 养心莫过于寡欲。
二、“天人合一” 法 则
天人相通 天人相类
天道与人道贯穿着同一发展规律
天道:风雷雨雪;人道:喜怒哀乐
追求 卓越
组织 程序 条例
以效率为中心 专业化程度强
严格考核 有效激励 人员流动快
规范 管理
创新管理
市场 变化
管理模式图
独立 人格
科学主义
平等 关系
契约 社会
契约 资本
法制 社会
法规 条例
法人 资本
公司 治理
制度 效应
原罪意识
第五节:日本企业管理特色
山鹿素行:神造国家、君主神权。
各藩国:不仅在武力上竞争,而且在文治上竞争,
第九章: 中外管理比较
引言
对中国人影响较深的古代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 道家思想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洋为中用还是古为今用?
第一节:中国传统道德法则
整体和谐法则 社会人本法则 天人合一法则 循环发展法则 中庸守常法则
一、整体和谐法则
人与自然的和谐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 并行而不相悖。
藩主:大地主 农夫:农奴 武士:护卫、侍者 武士道:奴道------封建制度下的食绿报恩主义 士道(儒)+武道
一、武士道精神成为维新主要动力的渊源
制度论的武士道
武
士
道德论的武士道
道
信仰论的武士道
能忍耐一切苦难 为主义牺牲开始
轻生死、重然诺、当意气 “仇讨”、“切腹” 赤穗事件
上而公卿大名
血 泪
下而百姓町人
三、美国企业管理的特色
1.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的终极目标----唯实 2.奉行个人主义和能力主义-------英雄主义 3.重视法律和契约----质量意识与顾客意识 4.信奉权威主义 5.在具体管理中倾向于硬性管理----法制意识
个人 主义
后发社会 移民社会
英雄 主义
理性 主义
定额 指令 指标
儒家管理哲学简图
正本清源说儒学
与
物
胞
大同
经 乐 治平 礼 民
信
恕
忠义
易乾
不变 三省 天不变 九思 道亦不变
诚
仁
格物
自颂
致知
明辨 笃行
齐家 慎独 修身
育
化
伦
家孝
庭 骨
肉弟
诚 意 正 心
修
格
行为方法
身
物
齐
致
家
知
组织行为
治 国 平 天 下
大同
理想的远大目标
数量方法 原始点
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 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止善。
(美)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
生石物
恒如赤子
道
变反弱动用 无成势来自常无名归真返朴易
虑
清
寂
静
虚无、自然、死生无动于衷
第三节:具体表现
一、政治价值取向 二、人伦组织观念 三、法制观念 四、平均思想 五、中庸意识
第四节:美国企业管理特色
今日美国的成功源于什么? 美国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美国实用主义与中国实用主义的 区别在哪里?
西方强调生物人,个体人,强调个体利益 不可侵犯(法律)
四、循环发展法则
“中国文化是一个封闭的、自我 完善的过程”——冯友兰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物及必反
五、中庸守常法则
地缘(理)经济学说 农耕民族:四大文明古国 渔猎(游牧)民族:岛国
堆出于坡,水必湍之;木秀于 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 必非之。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静 而后能安,安而 后能虑,虑而后 能得。
物有本末,事 有终始,知所先 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三纲领、八条目
无因知卑持和昏微微知 知应白弱愚光昏妙明足 无变守自守同闷玄玄知 欲化黑守拙尘闷通同止
无为
大同
道家哲学分析简图
因应变化道道家
吝物、两思、爱乐不拢于怀
因循因变 无常形
第一次文化反思-----第二次反思
美国的大学:混乱无章、界限模糊、程序简单、 实用、具体:教士、律师、医生, 学校商业气息浓厚,滥发文凭。
1642年哈佛擅自授学位。 18世纪:美国少有诗人、数学家、艺术或科学中的 天才,爱迪生、福特。
改革:引进德国专家和方式。1876年霍普斯金大学 (美国的柏林大学)。
一、清教徒开拓的北美大陆
1620年11月,五月花号抵达北美大陆, 满载(102位)的是英国的清教徒。
以履行上帝的天职为幸福, 以赚钱创业为神圣, 以奢侈浪费为耻辱。
不吸烟、不喝洒、 不看戏、不跳舞
二、美国实用主义精神
清教徒:禁欲主义者 英国----注重神学 美国----注重神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演讲) 这奠定了美国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础。 韦伯:“对财富的贪欲,根本就不等同于资本主义, 更不是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二、日本文化的基本精神
1.日本文化的基础----神道教:为达到一种最高境界的程序、方式 等级制度、工作狂、花道、书道、茶道.....
2.日本的道德观:报恩 报恩义务 报恩义理
3.双重性格: 好斗---和善;尚武---爱美; 蛮横---文雅;刻板---灵活; 勇敢---胆怯;保守---求新;
吉野号
戴季陶:日本人的特质有两点: 一是战斗的精神、超生死的力量-----好战国民生活的结晶 一是优美闲静的意态,精巧细致的形体----温带岛国之美丽使然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道德原则
一、重公益而抑私利 二、重名份而抑熸越 三、重均平而抑分化 四、重利他而抑利已 五、重礼让而抑侵争
民本、均平、稳定
太富易为暴、太穷易为盗 损有余而补不足,调均之 兼相爱、交相利
强调主体对客体的义务
主张:君对臣仁,臣对君忠; 父对子慈,子对父孝; 夫对妇义,妇对夫顺; 兄对弟良,弟对兄悌。
阴阳五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 金、金克木
阴阳五行
火
木
土
水
金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之配
生青春东 木
夏赤 长 南 火
土
黄化
水 北 冬 黑藏
金 西 秋白收
三、“社会人”本法 则
以人为本
东方:群体人 西方:生物人
中国强调社会人,群体人,步调统一。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 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一种投桃 报李的关系(孔融让梨)
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冠仇。
夫!自益者损,自损者益。
总结:
内倾 克已 忍耐 闻 任劳任怨
默默无
道德规范: 取予有度、生财有道、用财有制、 交往有信、劳作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