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如何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公正、公平、合理地广泛分享的基础上。

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和借鉴发展的经验,加强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对推动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放开技术出口限制,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

要通过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建设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如何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2008-1-2 15:22提问者:jiang08002|浏览次数:4337次推荐答案2008-1-2 15:27实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大课题,既关乎世界各国当前的发展进程,也关乎全人类的发展未来。

世界各国有远见的政治家和负责任的企业家,都应该为此而共同努力。

从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看,一些重要的特点和趋势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主要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把握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能力,为人类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强大支持;国际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各国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各国实现经济合作共赢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世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发展中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外部经济环境仍在恶化,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新的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不断出现,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面临困难;能源、资源消耗大幅度增长,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包括地区冲突、恐怖主义在内的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因此,可以说,人类的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正确选择只能是推进合作共赢,我们的共同目标只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从自己的发展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今天的发展既是昨天发展的继续,又是明天发展的基础。

要实现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在制定发展规划、选择发展战略、确定发展道路和实施发展举措时,必须既考虑眼前的发展要求,又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既着力改善民众的现实生活,又重视发展的长远利益。

为了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支持和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发展,努力保持全球经济稳定增长。

发展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各种问题的根本之策,也是解决全球各种问题的基础条件。

要推进合作共赢、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积极推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发达国家应该更多地关注和考虑广大贫穷国家的需求,尤其要下气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步伐,尽快缩小日益拉大的南北发展差距。

这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促进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应该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发达国家应切实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增加对他们的不附加条件的官方援助;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增强科技发展能力,挖掘市场潜力,使发展中国家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

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改革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制,消除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在平等的基础上推进南北对话,同时广泛开展南南合作,加强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减少经济全球化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风险,推动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目标。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

在当今新的时代条件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第三,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

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

否则,将使人们付出沉重代价,最终也会危及发展本身。

发展要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

要注重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抓好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要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重要基础。

要尊重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强对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和促进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

第四,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努力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

世界的持久和平和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公正、公平、合理地广泛分享的基础上。

世界各国相互学习和借鉴发展的经验,加强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对推动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开放市场,放开技术出口限制,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消除各种贸易壁垒。

要通过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建设开放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

亚太经合组织应该继续推进茂物目标的实现,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亚太经合组织原则,积极开展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安排,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共同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

要加强各国企业界的交流,支持企业更加主动地开拓对方市场,积极探索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扩大相互投资。

要扩大国际经济决策的基础,使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决策和合作。

论制约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谢威原创 | 2006-03-22 00:56 | 获1票投票投票人标签: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制约后代人当代人可持续发展是指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会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有:1.科学技术的制约科学发展不足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自然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复杂关系认识不全面,限制了人类做出正确的决策和确定正确的行动方向,使生产和生活处于盲目的状态;(2)由于现有科技主要是只能一次性地利用资源的单程式技术,缺乏循环式的生态利用技术,从而使整个发展过程处于不持续的发展状态,这不仅增强了资源开发强度,而且也增加了污染排放度。

2.经济水平的制约可持续性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平衡,正确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需要在一定范围内牺牲部分当代人的利益或当代人的部分利益,需要将一部分收入用于支付环境和生态破坏的代价。

但是,事实上由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当然就更无能力为后代人的利益作出安排。

3.经济制度的制约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完善的世界市场制度,当今世界的经济制度主要是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追逐利润和个人财富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特别是追求短期效益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

同时,在这种制度下存在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包括国际社会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公平和各国内部各阶层间的不公平,受到不公平损害的国家和阶层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4.时空制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空间与自然环境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空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不能实现有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化,许多生态系统将在不远的将来被破坏怠尽。

人口爆炸和地球狭小空间的矛盾,不仅表明没有更多的空间来容纳过多的人口,而且表明没有时间为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实现社会经济制度转轨提供缓冲。

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与解决途径2011-06-21 09:50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把世界各国的命运联系到了一起,共同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即便各国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和面对共同的问题。

全人类所面临的挑战带有明显的历史特征。

当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识到的全球性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人口与自然资源、坏境污染与流行疾病等。

这些全球性问题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威胁着所有国家的幸福和安康。

首先,世界经济不平衡和不公平。

世界经济学家采用一些定量的方法来确定贫富之间的差距。

其中最典型的包括:人均GDP:人均GDP是世界经济中贫富格局的一个最直观的反映。

在北美和西欧的几乎所有国家、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年均GDP超过1、5万美元。

而在其他国家,年均GDP 一般在1000美元和7000美元之间。

人均GDP最高的国家(卢森堡7073美元)和最低的国家(布隆迪100美元)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个人收入测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综合性的人类发展指数。

在2003年,拥有4、6亿人口的18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低于1990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逆转。

预期寿命的差距是所有不平等指标中最基本的因素。

今天,一个生活在赞比亚的人活到30岁的机会甚至低于1840年的英国人,并且这一差距在不断扩大。

这一基本局面存在于其他人类发展指数中。

性别人类发展指数:人类发展指数对性别不平等的测量包括女性的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收入。

1、0代表完美无缺的国家,0代表最差的国家。

性别是世界上最能带来区别对待的标志。

尤其是在南亚,性别弱势开始于出生之际。

在印度,1~5岁女婴的死亡率比男婴高50%;在巴基斯坦,如果性别平等可以给2000多万女性带来受教育的平等的就业机会。

地区不平等和基尼系数:先天因素是地区发展的决定因素。

资源稀缺、历史的遗忘、、投资的匮乏、大量低技术人员等共同构成了某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因素。

有些地区先天条件的落后限制了在当地生活的人的机会。

基尼系数最高的地区是贫富差距巨大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而最平等的国家在欧洲。

中国基尼系数超过40%,介于相对平等的社会和不平等的社会之间。

第二,世界人口挑战与自然资源。

到2006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0亿,联合国人口基金预计世界人口将在本世纪初以每年9000万的速度增长。

这意味着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到达80亿左右。

当代人口数量的激增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担忧,应为这意味着对有限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对世界经济的消耗。

人口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指人口中那些具有和保持着正常劳动力的人。

发展中国家日益膨胀的人口为人力资源的发展提供了资源。

但人口规模庞大并不意味人力资源丰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