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城市交通规划新理念_王云玲

生态城市交通规划新理念_王云玲


2008 年第 8 期( 总第 180 期)
交通标准化 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
交通发展战略与规划
现, 人们理解的所谓“交通规划”, 实际上就是道路 市均有质的不同。作为城市规划一部分的交通规划
网 规 划 。 而 这 种 状 况 在 中 国 一 直 延 续 到70年 代 末 也必须转变传统规划观念, 摒弃传统的规划方法,
的定义, 他指出, 生态交通是指贯彻以自然为本的
笔者认为, 对生态交通可以定义为: 生态交通
设计理念, 通过将现存及创新科技所发展出来的方 是生态城市下的交通, 是与生态城市融为一体并与
法与成果对交通系统做统一的整体评估, 并对交通 其协调发展, 具有超前性、进化式、适应性和自组
网络、交通工具、交通对象和交通环境进行规划、 织的生态型复合交通系统。生态交通首先应满足交
2 生态交通的内涵
影响要满足生态极限的约束。其实不然, 真正的生
对生态交通内涵的把握是研究生态交通的首要 态交通强调的是一种生态化的理念— ——一种和谐共
问题, 到现在为止, 对生态交通还没有统一的定 生的关系。交通环境的生态化只是这种关系下的一
义。项贻强[1]在其研究论文中曾经给出了生态交通 种表现。
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与城市学科的交 具、交通环境、交通对象组成的生态型复合交通系
叉应用, 由此而诞生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国内外 统。李晓燕认为, 生态交通是在以生态学为理论基
众多学者对 “生态城市”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 础 , 考 虑 生 态 极 限 的 约 束 和 满 足 交 通 需 求 的 前 提
Key wor ds: eco- city; eco- transportation; traffic planning; planning idea
!!!!!!!!!!!!!!!!!!!!!!!!!!!!!!!!!!!!!!!!!!!!!!
济带动影响或为其服务的, 可供 开发并发挥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的相关产业。服务区功能定 位应统一于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的 整体发展战略, 服务于高速公路 收费经营主业。科学合理的服务 区功能定位可以带动高速公路车 流量的增加, 对高速公路收费业 务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因 此 , 在进行服务区功能定位时需要以 服务高速公路收费经营主业为主 要判断思路, 从而确保服务区功 能定位的科学性, 为全面推动高 速公路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提供 理论支持与理论保证。
内容片面; 二是交通规划理念不足、规划观念滞 种新的生态城市交通规划理念。规划的最终目标是 后。专家学者一直着眼于对交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 通过实现三维层面的完整结合, 使得交通系统不仅 219
研究, 却很少想到交通规划理念的转变。很多交通 能够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 又是具有生态特性的有
问题都起源于规划思想理念的不同。规划理念是对 机体。
建设和管理, 以确保生物基因的自由交流和生态系 通的基本要求, 同时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8 统的完整, 借以维系交通与环境的协调、交通与资 它从生态学的基础出发, 把生态的原理应用到交通
源的协调、交通与社会的协调、交通与发展的协 系统规划设计中, 强调了一种理念的转变。它不是
调。张亚平认为, 生态交通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 传统的交通概念, 也不仅是追求环境的保护和交通
类生存空间结构的重组, 这使得交通规划具有了未
近二十年来, 交通学术界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 来学的意义, 也是对未来居住区的主动性、预测性
上述方法的研究与完善, 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 的把握。
同济大学在城市交通规划方面一枝独秀; 交通部公 4.2 交通生态整体规划
路 规 划 研 究 院 和 原 长 沙 交 通 学 院 形 成 了OD流 派 ;
服务区功能定位确立的目的 是促使服务区向着正确的方向高 速、健康地协调发展。因此, 在 服务区功能定位的判断中要以服 务区利益为重, 以大局为重, 妥
善处理好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之 间的层次协调关系, 基于服务区 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来对服务区 进行定位。此外, 服务区产业协 调还包括服务区产业与其他区域 产业的协调关系。要把服务区的 备选产业放到其他区域产业的发 展中来观察, 去分析服务区的地 位以及备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 一个服务区的发展优势应该是比 较优势, 是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 后得出的优势。如果仅仅站在自 己的立场上, 就难以看到自己的 劣势, 那样定位就会不准确。
补和完善, 最终还是与实际需求相差很远。城市交 地域和部门以及有关的一切因素结合成一个整体来
通问题不断上演, 分析其原因可概括为两点: 一是 考虑[10]。
城市交通规划本身的规划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缺陷和
生态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生态整体规划是以
不足, 如规划过程的死板、僵化、假设条件过多、 整体规划方法论为理论基础, 遵循生态价值观的一
城市格局的形成和转变, 对城市形态、生态环境以
由上述可知, 对于生态交通的定义大都侧重于
及社会经济发展模式都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探求 交通环境、资源和交通的高效率。现在很多人一提
生态城市下的交通规划理念对生态城市建设具有极 起生态交通, 首先想到的就是交通环境, 认为生态
其重要的作用。
交通就是交通环境的生态化, 交通对环境的各方面
3. 从 获 取 服 务 区 经 济 效 益 出
发进行服务区功能定位 服务区功能定位的实施要以
获取服务区经济效益为目的, 通 过科学的规划, 合理的产业选择 及产业布局, 在投入相同的情况 下, 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兼顾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使服 务区保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的良好态势。
4. 从 服 务 区 产 业 协 调 发 展 出 发进行功能定位
城市交通内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动态协调。王如松 3 传统交通规划的反思
认为, 生态交通是按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和经济生
20世纪50 年代以前, “交通规划”这一词还未出
!!!!!!!!!!!!!!!!!!!!!!!!!!!!!!!!!!!!!!!!!!!!!!
定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 还有待于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 [4] 高 速 公 路 丛 书 编 委 会 . 高 速
期。1979 年, 随着美籍华人交 通 专 家 来 访 , 国 人 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 创立着眼于生态城市下
对美国城市交通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才有了初步的了 的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生态城市是在未来生
解和认识。“做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是进行交通调查 态文明时代形成的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全新的人
与需求预测”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识。
很有价值的研究和阐述。交通系统作为城市系统中 下, 在城市交通规划与建设中, 最大程度地降低因
的一个复杂部分, 在建设生态城市中起着关键作 交通系统正常运转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用。现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统一的交通系统的 形成向生态化演化的城市交通系统, 即生态化的城
发展, 城市交通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或促进着 市交通系统。
传统交通规划截然不同的三维层面结合的规划方法。
关键词: 生态城市; 生态交通; 交通规划; 规划理念
中图分类号: U49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 4786( 2008) 08- 0217- 04
New Idea of Eco- city Tr affic Planning
WANG Yun- ling, DING Wei- dong
生态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不是全盘否定或
长安大学提出了总量控制的布局优化理论[3]; 东南 抛 弃 近 、 现 代 规 划 的 理 论 与 方 法 , 而 是 批 判 的 继
大学在规划理论预测模型和计算机分析软件的开发 承, 并引入新的思想和手段, 注入新的观点和内

方面也取得了一大批成果[4]; 吉林大学、哈尔滨工 容, 这就是基于生态价值观和整体规划方法论的交
是服务区产业开发与发展的方向 文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公路规划与设计[M]. 北京: 人民
标, 是对服务区发展规划的高度 参考文献
交通出版社, 1999.
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也是 [1] 朱 军 . 中 国 高 速 公 路 管 理 的 [5] 郗恩崇. 高速公路管理学[M].
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规划的一种 现 状 及 思 考 [J/OL]www.cnki.net,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整个交通规划方向的整体性把握, 只有具有科学的
交通生态整体规划三维层面的结合包括: 功能
规划理念, 才能够促使传统交通规划过程发生质的 上的结合、空间层次上的结合、时间上的结合。
(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nology, Wuhan 430081, China)
Abstr a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traditionl traffic planning, a new idea of eco - transportation pla - nning— —— EITP ( Ecologically Integrated Traffic Planning) is presented on the basic of ecological value. 217 EITP is a planning methodology integrated by three- dimensional layer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completely.
作者简介: 张全胜( 1980- ) , 男, 长安 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左 庆乐( 1963- ) , 男,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 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 2007- 11- 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