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高房价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论高房价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论房价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摘要:住房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房价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居民居住权的落实。

然而过高的房价严重影响着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同时也影响着其他消费。

关键词:高房价,影响,政策,“居者有其屋”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房价是否合理,关系到居民住房消费和居住权的落实。

当前高房价严重影响了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重要因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2009年我国商品房竣工面积57694万平方米,销售面积85294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长136.4%,414.7%,房地产业发展对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城镇居民消费条件,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间,房价呈持续上涨势头。

2000——2009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分别比上年上涨1.1%,1.8%,3.7%,4.8%,9.7%,7.6%,5.5%,7.6%,6.5%,1.5%。

一、形成高房价的原因形成高房价的原因主要有三点:1、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恶化的投资环境受经济危机影响,政府加大信贷和直接投资促进实体经济,但是由于外部环境恶化,各个产业基本进入产能过剩的境地,实体经济的恶化使得扩大生产,加大投资危险性增大,于是很多资金进入周期短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来套利,于是出现高房价和股市高涨的现象。

2、地方或是国家严重依赖房地产业的体制性因素中国的经济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和出口,现在出口萎靡,连续数月下降,国内市场严重的产能够过剩,消费市场狭小,于是导致国家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带动水泥,钢铁,建材,冶金都行业的发展,解决大量人口就业。

而地方政府,由于长期的依赖于房地产业的发展,政府的收入也严重依赖土地出让,土地出让金几乎占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大半,于是即使政府有意调整房地产业,也是徒劳。

地方政府从信贷和土地招投标,购房补贴上扶持“摇钱树”房地产业,而其自身通过减少土地拍卖数量和速度,从而牟利。

3、各商业银行公然违抗央行的放贷政策中国特殊的经济结构,导致银行一方面放松放贷政策为房地产伤提供购房贷款,另一方面由于暴利,银行乐于向房地产商贷款,于是房地产商即使面临世界性的房价衰退,也能使中国房价屹立不倒。

二、高房价对居民生活的影响2009年,房市上演了大逆转。

房价从2008年底触底反弹,持续飙升,在一些城市尤其是京、沪、杭、深等大都市的房价已经超过了2007年的峰值。

随着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不断膨胀,“买不起房”再度成为民生的焦点。

房价上涨的情势正趋于严峻,房价的飙升一方面源于投资好投机行为,另一方面也源于地价的不断上涨,地价在房价中已经占据较重的比重。

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不仅连接着上下游产业的投资与生产,还关乎着居民的需求和消费。

过犹不及,快速上涨的房价,损害的是需要买房的普通大众利益。

从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实际看,高房价是弊大于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房价易滋生资产泡沫。

而且,高房价至少会在两个方面抑制消费,一是高房价让许多人沦为房奴,经常是“三代”甚至“四代”人才能买得起一套房。

在沉重的房贷压力下,人们不敢消费,不敢换工作,甚至不敢结婚,不敢生育子女;而是高房价改变了人们的预期,增加了预防性储蓄需求,人们不敢消费。

高房价还会带来盲目和过度投资,使得人们在教育和医疗等方面的资金减少,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从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形看,房价虚高已经形成,房地产存在泡沫毋庸置疑,这要求政策层面上必须有所行动和控制,重点在于打压地产泡沫和投机,改革土地拍卖制度,防患于未然,否则一旦泡沫继续膨胀并破灭,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目前,应该将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在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重点加强中低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在财政、金融和土地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真正使广大工薪阶层买得起房,住房问题解决了,国家经济才能长期保持稳定发展。

三、政府干预叫停降价不能持久由于房价的过快上涨,许多人将房价的稳定与下跌寄希望于政府。

然而,根据《经济观察报》对“在一些城市,房价下跌的过程中,出现政府干预的情况,譬如一些城市,政府叫停开发商降价。

”此问题的采访中我们可以得出“政府干预叫停降价不能持久”这一观点。

陈功:政府干预完全是胡闹,完全是在没有搞清楚状况条件下的乱作为。

这种干预是不可持续的。

大家想一想政府能有多少钱可用于干这个?又能坚持多长时间?这种带有盲目色彩的市场干预有损政府的权威形象。

其实我们的政府必须承认,随着三中全会的召开,我们已经正式开始进入后土地经济时代,地方政府必须在这方面加强学习,寻求新的增长之道。

饶及人:市场就应该由市场来决定。

任何行政政策的干预也许短期有用,但是事后都会适得其反,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政府必须做裁判而不是球员。

一些主动叫停开发商降价的城市将失去开发商的信心,反而会影响日后去开发的意愿,我认为这些城市的政府官员如此做会对日后的招商造成不好的影响,尤其是外资不敢轻易进入这个市场,因为难预测政府何时会干预房价。

倪鹏飞:政府基本出发点是想让房地产的销售不停顿,产业保持合理的增长。

现在受影响的不单是价格,而是销售。

政府在税收等方面有一些补贴优惠,也是允许的。

这几年,一些地方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炒高土地价格,拿了不合理的一部分。

现在居民承担不了这样的价格,政府为了促进增长,将一部分不合理的利益转让,也是合理的。

政府只要不是行政干预,是以市场为基础的,税收货币上的间接调控,都是允许的。

张琦:政府叫停降价是一种很少有的情况,市场变化不让降也不可能。

目前政府关心的主要是整个经济发展稳定,防止大起大落,是为了整个经济火起来,不是为了房地产。

正常的房价涨跌是正常的市场波动规律,目前的下跌是正常的变化。

政府现在发展廉租房,调整地产供应结构,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陈杰:政府不应该干预房价。

出发点就不对。

一些政府出台政策,是害怕房价下跌,导致土地收入下跌。

这是短视的、自私的行为。

政府应该做的是促进房地产开发,让交易活跃起来。

因为房地产是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很多产业有重要关联度。

如果房地产停滞了,绝对对国民经济有损害。

政府应该积极促进交易行为和房地产开发。

政府出台的保障性住房等十项措施,就是正确的方向。

前一段时间,鼓励人们消费,保房价却是不合理的。

房价该跌还是会跌,应该让市场自己去纠正。

政府能做的是鼓励房地产开发,降低税费等。

房地产开发的意义在于过程。

保经济应该是保投资,而不是保房价。

从宏观上来看,房地产经济占到了我国经济的很大的一个比重,可以说四分之一的GDP都来自房地产。

房地产的兴起造就了很多的富人,解决了很多的就业岗位,改善了很多人的生活质量。

随着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房价一路走高,也套住了很多的中产阶级,制造了很大的泡沫经济。

现在物价的飞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都与房价的走势有很大的关系。

老百姓买不起房子了,但是还得买,可以贷款,导致了老百姓对其他产业的消费能力急剧下降,老百姓的生活生活的紧巴巴的,无法享受到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便利生活。

四、经济生活潜藏遏制房价的因素虽然人们对政府通过出台政策干预房价并不乐观,但是在我们日常经济生活中就潜藏着遏制房价上涨的因素。

然而这些因素要发挥影响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发育不健全,人们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对养老的担忧,对通货贬值的担忧,对子女未来命运的担忧等等。

在这种社会条件下,人们会采取一些投资方式以降低生活的风险,而比较可靠的办法是购买不动产。

这样一来,不动产的所有权价格往往很高,而不动产的使用权价格却可能很低。

在我国的许多城市,考虑到租房的管理成本,这个倍数还要高些。

这说明,社会因素进入了房子价格;人们为社会风险的存在支付了货币。

我们的百姓担忧太多,解除忧虑的重要办法是勒紧裤带买房子,而他们一旦进入房产市场,就加剧房子价格上升,而房价上升更使得他们越发想买房。

很多人预测房子的价格还要上升,房地产商人更喜欢这样说。

他们的理由主要是说人口在增长,而土地资源却不增长。

这个理由有点似是而非。

日本、香港和台湾地区都有过地产价格上升的时期,但后来也出现过下跌的时期。

中国新划定的城市规划区面积其实是很大的。

在圈地高峰期,全国划定的开发区面积甚至超过了现有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后来做了整顿治理,多半开发区面积被取消了,但真正恢复为农田的是少数。

还有一个因素是农村的空置房屋,现在房地产商正在打这个主意,通过一些办法会“置换”出许多建设用地,造成土地供应的增加。

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已经接近更替水平,一些城市人口的出生率在明显下降,如果不考虑机械移民,许多城市的人口是负增长。

而农村人口向城市移民是产生土地节约的移民。

农民在农村的宅基地平均在0.5亩以上,进城以后的住宅用地大大减少了。

如果国家政策做一些改善,农民在农村的宅基地的相当一部分是可以置换出来的,这也会产生土地供应的增加。

这样,房子的价格也会相应的稳定和适当的下降。

五、房价下跌会给居民造成的影响想要买房的居民日夜盼着房价下跌,然而房价下跌真的好吗,又会给居民造成哪些影响?我们可以看看《经济观察报》对“房价下跌对居民的生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一问题向有关专家的采访。

陈功:房价是一种资产价格。

房价的下跌意味着资产价格的下跌,而资产性收入也是居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同时也是居民收入的下降。

当然会有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严重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什么刺激消费之类的基本都是经济学家的空谈。

饶及人:好的影响是一些要置业的老百姓能够买得起自己的房子,而且房价下跌,经济调整,造成优胜劣汰,对后来的开发商有着警惕的作用,会促进房地产产品质量与设计的革新,是健康的。

不好的影响是财政收入,一些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一些市政建设可能停顿。

不过,总的来说,房子是商品,只要需求有变化,价格有升有跌是正常的。

倪鹏飞:对于自己购房的居民,基本生活没有改变,房子是自住的,使用价值没有变化。

对于没有买房的人,价格下降,更少的钱买相应的使用价值。

获利提高,对生活有积极的改善。

而对于投资或者投资目的的人,价格下跌有一定的影响。

而从整个社会福利看,对居民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张琦:房价下跌对居民生活没有影响。

影响大的主要是投资和投机房产者。

房价越低,居民越能够买得起。

陈杰:房价下跌,直接影响不大。

主要是心理的影响。

净资产下跌,会影响消费行为。

房价与宏观经济不是独立的,有这种信号存在。

房价下跌会对预期疲软。

房价涨,大家觉得经济也会持续上涨,自己的收入也会增加。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房价的下跌对居民并没有什么实质影响,反而是对投资和投机房产者的影响较大。

六、结束语房子是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房价的高低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居民对这一需求的实现程度。

然而,想要解决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仅仅调控房价的高低是不够的,也是暂时的。

相关主题